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思想品德学科中的应用

2015-02-27 08:10高春侠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学困生活动

高春侠

(汽车区一中 吉林长春 130011)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思想品德学科中的应用

高春侠

(汽车区一中 吉林长春 130011)

目前,随着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已经被大多数教师认同和应用。但是在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有时并不灵验,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出现了一系列的不当现象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不够科学、合理,导致了小组间的不均衡,严重地挫伤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合作学习小组内部的分工不明确,导致小组活动出现部分学生“滥竽充数”和“混水摸鱼”的现象;忽视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学生的自主学习,致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够深入;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缺乏必要的课堂调控技能和技巧,使小组合作学习收效甚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个别优生的“一枝独秀”,严重地挫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个体才能的发挥,也使合作学习丧失了“合作”的精髓和“团队”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笔者认为,要搞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应树立起以下正确的观念:

一、“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教师简单地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的学习活动,它要求教师要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分组的原则,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概括,科学分组,均衡分组

科学均衡的“合作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前,老师对学生的性别、性格、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合作意识与能力等要素进行充分的分析,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班级学生以4人为一组分成若干均衡的小组。在每个小组中兼顾各个层次、各种能力的学生,然后给每位学生编号,每组的一号是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强的组长,负责小组学习的组织工作;二号和三号是较好或一般的学生,有着较大的潜力;四号是成绩不够理想或不善于发言的性格内向的学生,这是需要多加帮助和锻炼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同学要承担一定的角色,如资料员、记录员、总结人、发言人,这些角色由组内同学轮流担任,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体验、锻炼和提高。这样均衡建立起来的合作学习小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增强合作意识,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竞争意识。

二、“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学生的随意的天马行空似的讨论,它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引导下有目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

从讨论主题的设置到小组内任务的分配,从个人的独立学习到组内资源的整合,从活动时间的安排到活动结果的展示,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每个活动前全面设计,在活动中进行有效调控小组合作学习要真正地发挥作用,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要把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特点、情感态度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起来,进行充分地判断和分析:(1)该教学内容是否有必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2)合作学习将采取什么样的具体形式?(3)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开展,怎样安排合作学习之前小组各成员的独立学习?(4)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哪些问题?(5)合作学习时各个组员如何分配任务?(6)合作学习的时间如何安排?(7)教师如何在活动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等问题,从而使教师能在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精心组织和安排,得心应手得地引导和调控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避免了合作学习活动中出现合作学习的泛滥、合作学习的形式化和自由化的现象。

三、“小组合作学习”不只是优等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是学困生展示个性提升自信的契机,要求各个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彰显帮助学困生时集体的力量

如果把“木桶原理”应用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小组活动的效果往往取决于在活动中表现最差的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能只图自己省力,让个别优生频频发言,形成“一鸟入林,百鸟压声”的场面,而要 调动大部分同学发言的热情,更不能忽视少数的“游离人”——学困生。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困生主要存在着三大问题:纪律性差、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差、合作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不强。针对学困生的纪律问题,提出了组长监督制,要求组长在活动中观察和调控四号(学困生)的活动情况,课后及时汇报,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四号个人加分也对扰乱活动的四号必要的惩罚;针对学困生的基础知识较差的现象,教师反复告诫,合作学习时,既要“合”更要“作”,“合”不能做表面文章,要让学困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和技巧

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保证。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们要学会合作,采取多种形式例如:话题讨论、小组辩论、有奖抢答等,让小组成员之间加强了解,经常进行有效的沟通,产生信任;还让组员们明确每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对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只有大家相互帮助和支持、团结协作,才能成功,基于这个思想,老师创作了“一号四号手拉手,二号三号加油走;一二三四齐努力,小组合作有成绩。”的口号,以此鼓励同学们积极合作;在小组活动中,还要求组员们学会把个人的思想与他人的思想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彰显集体的力量。

五、“小组合作学习”不只是适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在课外合作学习活动中也应显示出它的巨大魅力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思想品德课的课外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也可以发挥出它的积极作用。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类型的课外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课外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和团队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起和发展在国内时间短暂,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但是高效率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不仅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也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反思、改进、提高。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学困生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