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安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一点思考

2015-02-28 04:30杨茜,孔祥俊,冯华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西安文化产业文化遗产

摘 要:近年来,西安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西安的城市价值。但如何避免后劲儿不足,做到持续发展成为随之而来的大问题。西安文化事业的繁荣,必须依靠文化产业化的途径来实现。从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来看,必须打好“一半传统,一半当代”这张牌,以高科技和人才为代表的现代人文资源无疑是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坚持集团化、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发展目标的西安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应有更长远的目标规划,不仅要重视保护开发各种人文资源,更要将人文资源与城市价值有机结合。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5)17-0170-01

在古城西安这片无处不散发着浓浓文化味道的热土上,十三朝古都所留下的得天独厚文化资源一直被世人所瞩目,近几年来,西安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喜人,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西安的城市价值。但如何避免昙花一现、后劲儿不足,是个大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在文化产业市场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西安的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最为充分的开发和有效利用,资源众多,但是没有形成合力等各种制约我们后续发展的问题。在西安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气象中,我们应该在政府为我们创造的新平台下用新思路来进行不断的思考:

第一,作为身处腹地的内陆城市,西安文化艺术对外交流方面非常欠缺,作为古都的西安,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捧乃至膜拜使其陷入了某种形式上的僵化。举例来说,虽然拥有了西安美术馆、OCAT西安馆、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和西安当代美术馆等硬件设施,从总体形势来看,西安的艺术文化语境中仍旧弥漫着一种略带盲目的排外气息。从当代艺术群体来说,西安的艺术土壤发育严重不足,西安的艺术家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也就直接导致了艺术人才的外流状况,以及艺术资源的输入型困境。“一半传统,一半当代”的西安需要在建立新的文化样态、并且推广艺术的同时,也要兼顾市民的品位。先沉下心来接地气,站稳脚跟再努力把环境变好,应成为外来文化形式进入我们西安市场的重要切入点,在未来,一要继续空降优秀“大牌”。二要下大力气提携本地文化艺术圈、盘活当地的资源。应作为我们面对西安市场当前问题的解决之道。未来的几年里,努力使西安的受众市场培养起和其他国家或地区在当代文化上共振的频率,西安的文化艺术氛围必将会有整体的提升,在这一点上西安丰富的大学资源应成为我们格外关注的重点。从地理位置较偏远的贾平凹文化艺术馆的讲座和互动的艺术项目,得到了西安大学圈的关注,门口经常停着许多大学的大巴,有时参加人数可以达到上千这一现象可见一斑。

第二,西安文化事业的繁荣,必须依靠文化产业化的途径来实现。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王朝文化底蕴丰富是西安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少有城市拥有像西安这么丰富的人文资源,但相较于其他一些古都城市来,我们并没能脱颖而出,至多把唐文化打出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我们拥有的远不止如此,依托这独一无二的资源,我们应以历史文化促进现代文化发展,用现代手法去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在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表现形式之间找到契合点,不仅要让市民和游客看到传统文化,“看”只能让他们来一次,更要让他们体验到传统文化,享受到现代技术处理打造过的传统文化,带走高品质的西安文化产品,要将丰富的文化遗产转化为可视、可听、可读、可体会、可感知和可消费的文化产品。在这一点上,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非常重要。要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艺术表演、文化娱乐、影视作品、图书音像、网络软件等手段,发掘我们十三朝古都的文化精髓,生产文化精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也要采用现代化的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第三,坚持集团化、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十三朝古都可开发的项目很多,开发时要注意综合连片开发,集中财力、物力,形成规模效益,切忌在开发时乱撒芝麻。“长安无处不遗址”说明西安市拥有的历史文物数量多、范围广,这是西安的财富,却也容易分散我们发展的注意力。需注意具有开发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应是保存完好,脉络清晰,不受国家政策和开发条件的制约,具有开发的基础,最好是可持续发展的。

曲江新区是我们第一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把许多文化资源转变成旅游产品,使地域价值得到大幅提升,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在的曲江,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的首选之地,成为示范全省、引领西安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丰富了西安市民的文化生活。

以芙蓉园、曲江池等为代表的盛唐文化遗产,以秦二世陵为代表的秦文化遗产,以秦腔、长安鼓乐、皮影、农民画等为代表的陕西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因为有了载体得到了有效传承、保护和发展,成为展现西安的活态历史文化。

第四,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人才是关键。虽然曲江做得风生水起,但在其中,我们看到后期发展的秦文化遗产项目的操作明显不如芙蓉园、曲江池等为代表的盛唐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这也说明简单的同质化复制并不能满足市场。不同朝代之间文化的差异,需找准角度,把项目开发好,做出各自不同的特色,才会对市民和游客产生吸引力。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人才是关键。从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来看,要想打好“一半传统,一半当代”这张牌,以高科技和人才为代表的现代人文资源无疑是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应更多地在这方面下功夫。

第五,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发展目标的西安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应有更长远的目标规划,不仅要更加重视保护开发各种人文资源,而且要将人文资源与城市价值有机结合。集中打造涵盖会展、旅游、科技、商贸、居住等领域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拉升市民的幸福感,提升客商的投资意愿,以文化产业反哺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西安文化产业文化遗产
西安2021
Oh 西安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活态文化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