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清阳”词义训诂

2015-02-28 10:11肖煜薇
现代语文 2015年31期
关键词:李善通假洛神赋

○肖煜薇



《洛神赋》“清阳”词义训诂

○肖煜薇

摘要:“清阳”于《洛神赋》中没有确切统一的义释。文章结合不同版本的注释,讨论“扬”“阳”的通假关系,结合《诗经》注释,研究分析“清阳”词义。

关键词:清阳清扬通假训诂词义

“清阳”一词见于曹子建《洛神赋》:“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因版本差异,“清扬”与“清阳”同时存在。《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猗嗟》:“抑若扬兮,美目扬兮”“猗嗟名兮,美目清兮”“猗嗟娈兮,清扬婉兮”。以《诗经》对曹植的深远影响,《洛神赋》中“清阳”的意义和用法与《诗经》有所关联。

前人注释中对于“清阳”的解释有所差异,李善《文选集注》引《诗经》注:“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也因版本差异,后世注解主要有:眉目之间(翟蜕园《汉魏六朝赋选》,刘祯祥、李方晨《历代辞赋选》);眉目之间顾盼婉美的情状(李晖、于非《历代赋译释》);眉目婉美,清为眼,扬为眉(李景华《三曹诗文赏析集》)。各陈观点,未能确诂。以下通过讨论“清”与“阳(扬)”的源流和词义,探究“清阳”在《洛神赋》中的确切含义,略陈管见。

一、“清”字义释

《说文•水部》:“清,朗也,澄水之貌。”段玉裁注:“朗者,明也。澄而后明,故云澄水貌。”《玉篇•水部》:“清,澄也,洁也。”由此可见,“清”的本义可为“清澈,明净,光亮”。以“清”形容洛神眉眼之美是无可争议的,可以引申为眼神明亮秀美之意,结合眼睛的器官特征,当然也可以用来指代眼睛。

二、“扬”“阳”通假考证

(一)“阳”(扬)字来源

“昜”为“阳”的古字,《说文•勿部》:“昜,开也。从日,一,勿。一曰飞扬,一曰长也,一曰强者众貌。”本义指日出,可见阳字的本义为“飞扬、舒展、高显”。后来经过演变,引申为“明亮”(神光离合,乍阴乍阳)和“温暖”(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二)“阳”通“扬”

《说文》:“阳,高明也。”有明亮温暖之意。《诗经•七月》:“我朱孔阳。”其中有引申义,解释为“眸子”,借指美目。《方言》:“燕、代、朝鲜、洌水之间或好目为阳。”

李善《文选•舞赋》、王应麟《诗考》《韩氏外传》引都指出“阳”是“扬”的假借字。《汉语大字典》更提出,“阳”通“扬”,义为“发声清脆”,以王褒《洞箫赋》为证:“被淋洒其靡靡兮,时横溃以阳遂。”李善注:“阳遂,清通貌。”郑玄《周礼》注曰:“阳,清也。”

《韩诗》曰:“抑若阳兮,眉上曰阳。”《诗经•猗嗟》:“抑若扬兮。”这里很明显,“阳”为“扬”的假借字,并且孔颖达疏指出,扬是额之别名。

因此,“阳”通“扬”,有如下含义:声音清脆、额头,结合阳字的温暖明亮和美目之意,笔者认为,“阳”在上古时期有明亮、明媚、清亮明快的含义,因此能够借指眼睛的美好,相比“扬”字更能体现女子的眉眼之间令人赏心悦目。

(三)“扬”通“阳”

《说文》:“扬,飞举也。”《广雅》释诂一:“扬,举也。”《诗经•鄘风•君子偕老》:“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孔颖达疏:“眉上眉下皆曰扬。”《冬行三首》之三:“问我何所得,乐色填清扬。”因此,扬指眉目之间,但并没有体现明亮之意。

“扬”通“阳”,《礼记•玉藻》:“盛气颠实扬休。”郑玄注:“‘扬’读为‘阳’。”这里是读音注释。孔颖达疏:“使气息外出,如盛阳之气,生养万物也。”虽然使两个字的含义具有一定的联系,但说“阳气外出”就是阳,未免有些牵强,而且缺乏佐证。

笔者认为,“阳”与“扬”虽然互为通假,但是就汉字源流与词义本身而言,“阳”可以指眉眼的明媚动人,但“扬”仅仅表示额头或者眉毛及其上下部份,不能表示眉眼的美的状态,表明亮之意时是“阳”的假借字。

三、《诗经》“清扬”与《洛神赋》“清阳”辨析

(一)《诗经》“清扬”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有句:“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传》曰:“清扬,眉目之间婉然美也。”《毛诗传笺通释》解释为:“清、扬皆指眉目之美,扬为明”,显然有失偏颇。韩诗外传引作:“青阳宛兮。”《通释》认为都是假借字,阳是假借,此处当为“清扬”。这里将“清”与“扬”分开解释是不合适的,“扬”指眉之上下,“清扬”作为眉目之间更为合理,加上“婉”之美,就是指女子眉目之间的美好情态。

《诗经•齐风•猗嗟》:“抑若扬兮,美目扬兮。”《传》曰:“抑,美色。扬,广阳。”王引之:“抑通‘懿’。”正义曰:“扬是额之别名,抑为扬之貌,故知抑为美色。额贵阔,故言‘扬,广扬’。‘美目扬兮’,目扬俱美。”“美目扬兮”与下文中的“美目清兮”为互文关系,所以抑为美,清、扬指眉目之间。当然,由于清与扬本身的词义和“婉、美、抑”等的集合应用,更容易解释为“好目扬眉”。

于是在《诗经》中,“清扬婉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美目清兮”等句的“清”“扬”义为:“眉目之间”。

(二)《洛神赋》“清阳”

李晖释“清阳”为美目之间顾盼婉美的情状,显然是将“清阳”与“清扬婉兮”相类,又有一本讲“扬”与“阳”互为假借。总体而言,前人更看重《洛神赋》对《诗经》的继承关系。但是读曹植的其他作品,会发现他并不将“扬、阳”二字混用。因此确定“阳”在《洛神赋》中的词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阳”在上古时期有明亮、明媚、清亮、明快的含义,指眉目间的美丽,“清”为眼神明亮秀美之意。笔者认为“回清阳”的“阳”字并非“扬”的假借,而是延伸了“阳”字的本义。“清阳”本身就具有明丽之美,不同于“清扬”需要其他表示美好的词来修饰。

《洛神赋》有名句流传:“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可谓将洛神的耀眼身姿展现无遗。“纡素领,回清阳”写出洛神的绝美容貌。综观上下文的意境和语言含义不难发现,“清阳”的含义即是洛神眉目之间的明丽清爽,顾盼神飞,光彩照人。

参考文献:

[1][唐]李善.昭明文选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上、中、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清]段玉裁注,[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王海根编.古代汉语通假字大字典[Z].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6]古汉语大字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7]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Z].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8]徐复.广雅诂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9]翟蜕园.汉魏六朝赋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

[10]刘祯祥,李方晨.历代辞赋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11]李晖,于非.历代赋译释[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12]李景华.三曹诗文赏析集[M].成都:巴蜀书社,1988.

(肖煜薇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00387)

猜你喜欢
李善通假洛神赋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迁想”与“妙得”——顾恺之《洛神赋图》品鉴
衛伯考(下)
从班昭《幽通赋注》看《文选》五臣–李善注的价值
被忽视的孩子们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洛神赋》“清阳”词义训诂
浅说通假字
本家侄不敌邻家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