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伯考(下)

2019-12-16 16:34劉卓異
中华文史论丛 2019年1期
关键词:通假文獻古音

劉卓異

筆者以爲,“疐”(摯)當通假爲“質”。從讀音與用例上看,“疐”、“摯”二字,本均可與“質”通假。“質”、“疐”均爲端母質部字,古音極近;“摯”爲章母輯部字,與“質”古音也相近。“質”、“摯”通假之例,在傳世文獻中常見,如《左傳》昭公十七年載少皞名“摯”,《逸周書·嘗麥》載少昊名“質”;《周禮·考工記》“甲鍜不摯”,鄭衆注云:“摯謂質也。”而“疐”、“質”通假之例,在傳世文獻、傳世字書和出土文獻中都能找到明證: 在傳世文獻中,如《禮記·大學》“身有所忿懥”,鄭玄注“懥……或作懫,或爲疐”;又如《詩·豳風·狼跋》“載疐其尾”,《説文》卷二“躓”引《詩》作“載躓其尾”。在傳世字書中,如《一切經音義》云:“躓頓,古文、躓二形,今作疐,同。”在新見出土文獻中,如“上博簡”六《申公臣靈王》篇有“(斧)疐”(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頁251),即傳世文獻中常見的“斧質”,亦作“斧鑕”,如《吕氏春秋·貴直》有“吏陳斧質於東閭”,《戰國策·秦策一》有“白刃在前,斧質在後”,《韓非子·外儲説左下》有“請伏斧鑕之罪”。“疐”、“摯”不僅與“質”音近,更有諸多通假用例,且二字均可與“質”通假,更可互爲映證。

因此,“疐”、“摯”與“質”通假,當無問題。那麽,《史記·衛康叔世家》中的“衛疐伯”和《世本》中的“衛摯伯”,實際應當是“衛質伯”。“質”是中國古代常用的謚字,如東漢有“漢質帝”。《逸周書·謚法解》云“名實不爽曰質”。“質伯”這一謚號,置於衛國自考伯、嗣伯,到靖伯、貞伯、頃侯以降的世系中,非常和諧圓融。

猜你喜欢
通假文獻古音
新見王國維手鈔詞籍文獻三種考論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Cauchy不等式在高中数学中的简单应用
常德童谣里的古音浅析
成语别字成因刍议
落霞(外一首)
《洛神赋》“清阳”词义训诂
浅说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