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再冷清,也必须去的美国书展

2015-03-03 12:05谭光磊
上海采风月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书市书展经纪人

文/谭光磊

即便再冷清,也必须去的美国书展

文/谭光磊

不必感叹一年不如一年

今年的美国书展(BookExpo America,简称 BEA)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对比:书展本身的“国内导向”越来越明显,却又同时迎来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的“主题国”中国。这个对比在你走进占地广大却空荡荡的中国主题馆的时候尤其明显:主题馆外面是人声鼎沸的书展现场,来自美国各地的书店业者与出版社畅谈新书,排队找作者签名,抢拿各种纪念品和先读版样书(Advance Reader's Copy)。相距一个走道之遥的中国馆却静悄悄的,除了顾摊的中方代表,几乎看不到西方脸孔。

曾经,国际版权交易也是美国书展重要的一环,但是近十年来伦敦书展崛起,抢在四月初先举办,逐渐站稳“春季书展”的位子,与秋季的法兰克福书展相互辉映,成了大多数出版人一年必去的两大书展。参加美国书展的外国出版人越来越少,就算到了纽约,也都是去出版社或经纪公司开会,根本不会大老远跑到西边的 Javits Center 看展。展场里的版权中心,于是就一年比一年冷清了。以今年为例,百来张的会议桌,有半数是空的,那情景还真有点凄凉。

说穿了,美国书展到底是一个国内的活动,性质更近似于北京的图书订货会,外国人不远千里而来,也是因为美国是强势文化输出国,大家都要来这儿见见客户、谈谈新书,亲身体验一下美国书市吧。国际市场从来不是BEA 的关注焦点,与其说这个书展的国内导向日益明显,不如说是回归本质,所以我们也不必感叹什么一年不如一年了。

媒体不是说官方组织了一百多家出版社,组成了五百多人的代表团参加书展吗?可是在会场看不到太多的亚洲人。直到书展第二天,我走到会场下层参加一场座谈会,才发现大多数的中国主题国活动,都安排在这儿一间间的会议室里。原来这里才是中国人的“主场”。

我们摸着石头尚未过河

我出席的中美文学翻译论坛,上半场请来两位外国出版人、一位中国出版人和作家,每人轮流讲十分钟。下半场则由我和一位美国书探、一位专做翻译文学的出版人对谈。主持人艾瑞克(Eric Abrahamsen)是定居北京多年的资深译者,创办了“纸托邦”(Paper Republic)网站,整合中书英译资源,近年来中国文学外译的各种政府和民间活动,他几乎无役不与。他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中美文学翻译的现况,究竟有多少已经“制度化”,多少还规则尚未建立,还需要“中间人”(facilitator)穿针引线?

美国文学翻译到中文可说已经非常上轨道:游戏规则清楚,出版社知道上哪儿找信息、该跟哪些版权代理商联络,如何拿授权、翻译、宣传,一切都按照市场机制运行。反过来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中国作家普遍没有经纪人,也不知该如何和经纪人合作,多数人听到“独家代理”这词便心生疑虑,怕自己从此断了后路。中文书市的“经纪人”都是从代理外国图书起家的“次级代理人”(sub-agent),虽然有机会接触国际书市的第一手信息,但国外的联系窗口都是版权销售部门,当这些中文经纪人想要反向输出,第一个会面临的问题就是不认识外国编辑,得从头累积人脉。

比较现实地说,这终究是一个供需不平衡的问题。美国文学在中文书市有强大的需求,中国编辑都能直接读英文,译者资源也不缺,加上自身充沛的供给,当然就能够依照市场机制顺畅运行。中国文学在美国书市呢?一来几乎没有需求,二来没有编辑懂中文。为了让美国编辑知道一本中文书在讲啥,中国作家的经纪人必须准备详细的英文资料(英译稿、剧情梗概、审读报告等),而这些资料都得由经纪人自掏腰包——因为作家未必理解这些资料的重要性,更因为作家若出钱会觉得自贬身价(潜台词是:如果你是个好作家,应该是外国出版社主动来找你,怎么能自己花钱去求人?)。

这些技术性的环节,其实都容易解决,真正难的还是人脉。与我同台的资深翻译文学出版人查德·波斯特(Chad Post)就说,他出版的大部分书籍,都是因为某次到外国参加活动,认识了作者或翻译家,而后因缘际会买下版权。我自己操作中书外译的经验也是如此,每一本卖出版权的书,都是因为在某某书展与某个编辑认识,在某国际交流活动认识某个书探,这一次次的相遇如同播种,不知哪天会开花结果。身为作家的代理人,能做的就是多跑、多认识人,增加这样的碰撞机会。

是啊,增加碰撞机会就是跑国际书展最大的意义,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会在哪个场合遇到谁。你可能在版权中心门口等着和客户A开会,但是在等候过程中巧遇客户B,而B正好与一个你慕名已久的C并肩同行,顺便介绍你们两个认识,然后C就成了你的客户。又或者你去参加书探公司的25 周年庆祝酒会,巧遇之前联络了半天都联络不上的编辑A,聊到一半B走过来加入对话,B自我介绍是某出版社的编辑,正好他们出了你某些欧洲书客户的书,聊完回家你上网查资料,发现B就是某本超级畅销书的编辑。

明年美国书展将移师芝加哥,恢复过去每两年换一个城市,隔年再回到纽约的传统。BEA 过去七年都留在纽约,早已成为经纪人和编辑口中的鸡肋活动,现在要换地方举办,大家兴致都来了,纷纷说芝加哥物价便宜建筑美,好久没去了要不参展顺便玩玩。我初步计划还是去纽约,但我没去过芝加哥,说不定也该去瞧瞧,谁知道又能增加什么碰撞机会呢?

猜你喜欢
书市书展经纪人
跳蚤书市
薛贵生:产业振兴经纪人
“空场”书展
沈鹏《诗为同门七子书展》
《诗为同门七子书展》
第67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圆满落幕
自买自销
何谓“经纪人”
首都第二届社科书市全国第四届科技书市将在京举办
一百三十家出版社联合举办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