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调查与分析

2015-03-10 02:20曹科岩陈国梁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32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高等学校教师

曹科岩+陈国梁

摘 要 采用高校教师职业韧性问卷(UTCR)对512名高校教师进行职业韧性调查显示:性别、婚姻、年龄、职称等人口学变量对高校教师职业韧性有显著影响。其中,男教师职业韧性高于女教师,已婚教师职业韧性高于未婚教师,31~45岁教师的职业韧性高于46岁以上和30岁以下的教师,担任院/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等职务教师的职业韧性高于普通教师,高级职称的教师职业韧性高于中级和初级职称教师。

关键词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韧性;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32-0071-04

当前,高校教师普遍承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多重任务,不断攀升的职业压力,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导致许多教师工作缺乏激情、成就感低落、幸福感下降,职业发展遭遇困境或危机。这种状况会影响到教师个体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影响到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素质来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因而,教师的职业韧性日益受到关注。

一、概念界定

职业韧性(Career Resili-ence),又称职业弹性,它最早由London在其论文《职业动机理论》中提出。在London的职业动机理论中,职业韧性是一种个体特质,其含义为“在不乐观的环境中个体对职业破裂的反抗”[1]。Collard等认为职业韧性是职业自我依赖的结果,而职业自我依赖是指终身承诺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致力于积极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活和积极学习[2]。Ginny则认为,职业韧性是在持续变动的职业环境下保持可雇佣性的一种能力[3]。国内研究者李焕荣等认为,职业韧性是个体积极应对职业变更或职业变更倾向所带来的压力而拥有的一种心理特征和能力的总和[4]。职业韧性是一种动态、有延展性、可开发的心理能力或心理优势[5]。综合观点,本研究中将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界定为:教师在自身职业发展中面对各种职业压力或逆境时做出积极的调整和适应,且具有较强的从逆境中恢复并反弹至良好心理和工作状态的能力。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样本来自广东省6所普通高校中从事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任教师。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512份,有效回收率56.89%。在问卷发放过程中,考虑了学科专业的不同分布,以确保本次调查问卷数据的有效性。其中,男性290人,女性222人;已婚449人,未婚63人;学历结构为本科20人,硕士57人,博士及在读435人;职称分布为助教34人,讲师245人,副教授135人,教授98人;年龄构成为30岁以下101人,31~45岁269人,46岁以上142人;担任院/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等职务的86人,未担任任何职务的426人。

(二)研究工具

采用曹科岩等编制的《高校教师职业韧性问卷》对教师职业韧性进行测量。该问卷共计16个题目,包括职业愿景、持续学习、灵活应对、自我效能等4个因素,采用Likert5点量尺计分,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其中,职业愿景是指教师善于给自己设定有效的职业发展目标、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有着清晰的认识等;持续学习是指教师通过进修、访学或研讨等途径不断提高自我,更新知识技能等;灵活应对是指教师乐于接受新的任务、不会担心学校会对个人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等;自我效能是指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充满信心、对职业发展中带来的变化能够从容应对等。各因素及总问卷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5、0.79、0.76、0.72、0.86。背景变量问卷包括教师的性别、婚姻、年龄、学历、职称及职务等。

(三)施测程序

正式调查问卷由各高校人事部门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协助完成,主要采用现场调查、委托施测或电子邮件三种形式。在调查对象填答问卷之前,研究者分别对其进行施测程序和指导语的相关说明,同时告知被试,调查结果完全保密,仅用于科学研究。

(四)数据处理

全部调查问卷回收后,根据问卷填答质量进行废卷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

三、调查结果

(一)高校教师职业韧性总体状况

由表1可知,高校教师职业韧性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均在3分(中值)以上。其中,平均分最高的维度是持续学习,最低的维度是灵活应对,排序依次为:持续学习>职业愿景>自我效能>灵活应对。

(二)高校教师职业韧性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检验

性别对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影响。T检验的结果表明:男教师与女教师在职业韧性总体及职业愿景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见表2。

婚姻对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影响。T检验的结果表明:已婚教师与未婚教师在职业韧性总体及其各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见表3。

年龄对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影响。方差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教师,在职业韧性总体及各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见表4。经事后比较分析发现,31~45岁教师的职业韧性显著高于46岁以上的教师,而30岁以下教师的职业韧性最低,但其在职业愿景维度上得分却高于46岁以上的教师。

职务对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影响。T检验的结果表明:担任院/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等职务的教师,与普通教师在职业韧性总体及职业愿景、自我效能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且都达到显著水平,见表5。

职称对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影响。方差检验结果表明:不同职称教师在职业韧性总体以及灵活应对、自我效能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且都达到显著水平,见表6。经事后比较分析发现,高级职称教师的职业韧性显著高于中级和初级职称教师,而中级与初级职称教师之间差异不显著。

四、讨论分析

(一)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总体状况分析

研究发现,高校教师职业韧性发展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在持续学习维度上的得分最高。这主要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获得职业成功,高校教师不仅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要通过培训、进修等途径来不断地汲取新知,更新技能,以便于更好地应对内外环境对自身职业带来的危机感。而高校教师职业韧性在灵活应对维度上得分略高于3分,这可能是由教师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相对于企业员工、医务工作者、警察、公务员等群体,高校教师除有寒暑假外,在工作时间上实行非坐班制,薪酬待遇稳定,这些无不让其他行业从业者所羡慕,而这种宽松舒适的工作条件则会导致高校教师应对工作变化的韧性减弱。

(二)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男教师在职业韧性总分及职业愿景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教师,这验证了London等的推论[6]。从心理特征来看,男教师倾向于解决复杂的问题,具有果断、顽强、勇敢等心理品质,属于“理智型”;女教师倾向于解决简单的、规范化的问题,当面对困难或挫折时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属于“情感型”[7]。因此,男教师在工作中面对挫折和压力时的应对力要明显优于女教师。另外,男性在工作中通常会被期望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以及获取更高的职业成就。这使得男教师在工作中要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制定发展目标,以便实现职业成功。

已婚教师职业韧性显著高于未婚教师。该结果与Greeff等提出的观点遥相呼应,即家人的关爱、鼓励和帮助可以使个体在压力或挫折面前变得更加坚强[8]。良好的婚姻状况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韧性,当他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压力时,可以从家人那里获得心理上的慰藉,消极情绪和负面行为能够及时得到有效化解。

就年龄因素来看,31~45岁教师的职业韧性高于46岁以上的教师,而46岁以上教师的职业韧性则高于30岁以下的教师。根据著名职业管理学家萨伯的生涯发展理论,25~30岁为尝试期,31~45岁为建立期,46岁以上则为维持期。31~45岁的教师正处于晋升和职称评聘的关键时期,因此干劲十足,勇于挑战教学科研上的难题,经验日渐丰富,阅历业绩优良,这一阶段也是教师事业上的黄金时期。46岁以上的教师事业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该阶段主要任务是维持既有的成就与社会地位,但随着工龄的增加,其教学理念、工作方式等被固化,灵活性、适应性等逐渐被削弱。30岁以下的教师刚步入职场,工作或生活上的压力接踵而来,内心又倾向于寻求职业及生活上的稳定,因而其职业韧性亟待提高。

职务与教师职业韧性数据表明,担任院/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等职务教师的职业韧性显著高于普通教师。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职业愿景和自我效能维度上。这可能是由于担任院/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等职务的教师多是高校教师群体中的骨干或精英,他们有着扎实的教学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教育教学成绩显著,科研成果突出,自身职业发展路径清晰。同时,在院/系工作或学科建设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因而其职业自我效能感较好。

职称与教师职业韧性数据表明,高级职称教师职业韧性高于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教师,而中级职称与初级职称教师之间差异不显著。特别是在灵活应对和自我效能维度上。究其原因可能是,中级、初级职称教师大都处于成长的适应和发展阶段,平时主要从事一些教学或科研辅助工作,工作较单一且相对固定,解决的问题相对容易些[9];而高级职称教师经历多年的教学与研究实践,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的大多是前沿性和复杂性问题,其应对能力较强,因而,对于工作中的突发情况能从容应对,在困难面前呈现良好的职业韧性。

五、结论

高校教师职业韧性总体及其四个维度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男性教师职业韧性高于女性教师,已婚教师职业韧性高于未婚教师,31~45岁教师的职业韧性高于46岁以上和30岁以下的教师,担任院/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等职务教师的职业韧性高于普通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的职业韧性高于中级和初级职称教师。

参考文献:

[1]李霞,谢晋宇,张伶.职业韧性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7):1027-1036.

[2]Collard B, Epperheimer J W,Saign D. Career Resilience in a Changing Workplace[M]. Columbus, OH: ERIC Clearinghouse on Adult, Career,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1996.

[3]Ginny H. Building Career Resilience:Should Employers Get Involved?[J].Human Resource, 2007(12):14-15.

[4]李焕荣,曾华.职业弹性的研究现状述评及展望[J].经济管理,2010(5):172-179.

[5]Fred Luthans,著.心理资本[M].李超平,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6]London M, Noe R A. Londons Career Motivation Theory: An Update on Measurement and Research[J].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1997(1):61-80.

[7]李夏芳.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04-105.

[8]Greeff A P, Vander Merwe S.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Resilience in Divorced Families[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04(1):59-75.

[9]陈永平,郑洁.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的新视角[J].教育评论,2012(2):54-56.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高等学校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美育教师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