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对食品安全影响探讨

2015-03-13 22:52郝军勇张亚丽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

郝军勇 张亚丽

摘要:在对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并分析了国际上公认的且应用较广的几种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分别对两家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国外食品生产企业和两家并未执行正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本地食品企业所生产产品进行综合比对和分析,从而得出执行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必要性。

关键词:国内外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2004602

1前言

食品安全关系着国计民生,食品安全和监管问题现在已成为各国政府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但尽管如此,世界范围内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如日本的“0157大肠杆菌污染”、英国的“疯牛病”、中国的“苏丹红”、“三鹿奶粉”等事件的接连发生。引发了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空前关注,同时也将食品安全管理准则推到聚光灯前。这充分说明食品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与世界各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与社会和谐稳定和政府和国家的形象息息相关。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是国际上代表食品安全先进水平的国家,这些国家拥有高效协调的监管体系,完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体系,最先进完整的检测技术,强调农场到餐桌全过程管理及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保证食品安全的责任,实行了食品中农兽药残留物、环境和污染物、动物疾病、致病微生物的控制及第三国食品准入的管理和管制,企业实施HACCP,加强自我管理,如自愿产品召回等。我国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方面需要借鉴这些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

2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源头的污染

农产品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及残留是食品源头污染主要来源,这个方面给食品质量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和隐患。某些地区为确保收成,在种植养殖中滥用激素类农药,在养殖中为确保产量滥用激素和其它药物,这种做法使得农畜产品受到污染,这不仅对食用者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危害,还可能导致疫病的增加。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比如重金属的污染等新情况也出现在食品源头污染的领域中。

2.2加工过程的安全问题

恶劣、差原料以及食品添加剂的滥用造成了食品加工过程的主要污染来源,食品加工用的添加剂品种及用量,以及在产品中残留限量,这些都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超量使用势必对人体造成危害。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大量使用添加剂,甚至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化学添加剂会导致许多食品成为“毒药”。

2.3包装储运以及上市流通过程的安全问题

本过程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病原微生物控制不当造成的。对食品加工制造、包装储运过程要求必须非常严格,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可怕现象。我国发生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有很大部分是由微生物控制不当引起。

2.4假冒伪劣的食品的危害

假冒伪劣食品不单单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是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身心健康,同时对企业形象也是致命的打击。

2.5新技术潜在的危险

转基因食品早已摆上人们的餐桌,参考国内外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结果,转基因食品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危险:(1)损害人类的免疫系统;(2)产生过敏综合症;(3)对人类有毒性;(4)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有害;(5)对人类和人体存在未知的危害。

3食品监管的重要性

随着全世界范围内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广泛关注,确保食品安全质量,预防与控制从食品生产原料、加工到包装贮运、销售等全过程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已成为现代食品行业所追求的核心管理目标,也是各国政府致力于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行政监管力度的重要方向。

从目前情况看,根据各自国情,世界各国建立了不同类型但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第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由中央政府各部门按照各职能共同监管的模式,我国也大致相同,值得重点考察;第二种是以加拿大为代表的由中央政府的某一职能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负责协调其他部门来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监督;第三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由中央政府成立的专门独立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全权负责。王磊撰写的《对我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的思考》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探讨了当前食品安全监管方面要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和先进做法,在法律法规、监管体系等方面进行完善。杨辉撰写的《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介绍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的现状,从两方面分析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麦充志撰写的《美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介绍了美国有关食品安全监管工具的选择—“食品安全的立法与执法、政府与市场行为的双重结合”。徐楠轩撰写的《外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现状及借鉴》通过分析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体系的三种基本模式的现状,结合食品安全监管的历史进程,总结其发展趋势。

在食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可以说影响食品安全的不良因素贯穿于食品供应的全过程,无论是农畜产品还是加工食品,从生产(生长)、加工、包装、流通到销售,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损害,一些有害物质会进入动植物体内或直接进入食品,进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威胁人类健康。

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程度的了解不够以及鉴别能力差。因为食品是一种“经验产品”甚至是“后经验产品”,在未食用之前很难对其品质进行评价。因此,消费者只有购买并食用之后才能做出比较准确的评价,另外加上一些食品中存在的残留物的剂量和潜伏期较长,消费者在食用后仍不能立即对该食品的功效做出准确的评价。

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消除贸易壁垒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目前,各国都积极制定了严格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和标准,如欧盟在2004年就出台了6类有关食品生产、进口和市场投放的卫生管理条例,标志着其食品安全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自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率先提出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地区乃至国际组织相继制定与HACCP体系管理相关的技术法规或文件,作为对食品企业的强制性管理措施或实施指南。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2005,以HACCP体系为核心)的推行已成为当今国际食品行业安全质量管理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向与必然要求。

4研究过程

本研究采取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计划于2014年5月开始,为期半年时间。受试对象为两个国外食品生产企业和两个国内食品生产企业。由于现实条件所限,无法对两个国外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如场地、设备、环境卫生等),故选取两家在上述项目中有现成数据的国外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研究。

4.1基本思路

(1)首先,阅读相关文献,从理论上探讨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对我市食品安全的影响。

(2) 构建研究模式。即:采用国外食品监管模式的食品生产企业与采用国内食品监管模式的食品生产企业所生产食品的安全系数比较。

(3)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现场调查搜集有关食品安全的相关数据。

(4)研究人员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

(5)从量化分析结果中找出影响我市食品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和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建议和办法。

4.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计划于2014年5月开始,为期半年时间。受试对象为两个国外食品生产企业和两个国内食品生产企业。由于现实条件所限,无法对两个国外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如场地、设备、环境卫生等),故选取两家在上述项目中有现成数据的国外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研究。

(1)研究工具:①随机抽样。抽取同类产品相同数量的样品。②样品各项指标量化采集。主要由专业的食品检验技术人员和相关机器设备完成。③收集数据,分析数据。

(2)实验设计:该实验中,研究人员随机抽取食品市场中同类产品四种(其中两种国内产品,两种国外产品),每种产品所抽取的样品数量相等。由于现实条件所限,无法对两个国外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如场地、设备、环境卫生等),故选取两家在上述项目中有现成数据的国外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研究。对于两家国内食品生产企业,除对其产品进行专业指标量化分析外,试验人员还要对该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以充分了解其生产场地、设备、卫生环境等硬件条件。

4.3实施步骤

(1)研究人员确定研究种类,即,对何种食品类型进行研究。鉴于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到国外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故选取研究者手头有现成材料(如场地、设备、环境卫生等)的食品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食品类型进行市场抽样。

(2)研究人员随机抽取食品市场中同类产品四种(其中两种国内产品,两种国外产品),每种产品所抽取的样品数量相等。

(3)研究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对等数量的四种同类食品进行专业指标量化分析。

(4)研究人员对两家国外相关食品生产企业进行间接调查和了解(查阅相关资料),并对两家国内相关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以获取相关数据。

(5)研究人员综合、分析、比对各项数据,得出结论。

根据对所收集数据进行严格比对和分析,笔者发现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食品企业所生产食品从各项指标均优于未执行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食品企业所生产食品。故,严格推行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并与国际模式接轨是国内食品生产厂商在竞争中得以生存的根本所在,也是国内最终改善食品安全现状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王磊.对我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的思考[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6):710.

[2]徐楠轩.外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现状及借鉴[J].中国卫生法制,2007,(3):46.

[3]麦充志.美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热带医学,2008,(5):88.

[4]俞曼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状的探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7,(2):7980.

[5]李涛.德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8:7879.

[6]杨辉.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

[7]戈福林.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其原因分析[J].内肛科技,2008,(8):34.

[8]黄艳.浅谈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及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08,(18):58.

[9]伊铭.中国食品流通安全发展现状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8,(7):6267.

[10]刘文,王菁,许建军.我国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J].食品与机械,2004,(6):14.

猜你喜欢
食品安全监管
论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公众参与原则探析
探究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实施
政府购买食品安全监管服务研究
新视野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食品安全监管的公众参与机制
基于江苏省部分市县调研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及策略建议
对食品安全监管引入累积记分制度的思考
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研究
协同治理视域下农村食品安全教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