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科学历史观教育的作用

2015-03-13 01:11汪馨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历史观唯物史观价值体系

汪馨

摘要:

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命题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牢牢抓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我国的国情和当今世情,积极探索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可以说,唯物史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历史观教育;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2011401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兴国之魂。要求全体中国共产党员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坚持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党的十八大还要求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不断提升主流思想舆论的引导作用。在现阶段,准确理解与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成功的前提,对于倡导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研究现状

马克思主义一直在我国的思想文化教育中处于主导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也建立起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教育体系,这对广泛和深入传播唯物史观,提高人们对历史和社会的理性认识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思想和教育领域变革的日益活跃,导致了我们一方面强调要坚持和强化唯物史观的教育,而在另一方面,唯物史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日益暴露其地位和影响实际上受到严重的削弱。

马蓥伯在《唯物史观教育五十年回眸》中总结半个世纪以来唯物史观教育的经验有: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启蒙教育、要注意加强理论观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要在批判唯心史观中学习和掌握唯物史观;蔺淑英在其博士论文《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中认为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与运用的基本经验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准确把握时代方位、求真务实、理论创新、思想交锋。

陈先达在《唯物史观在新中国的五十年》中认为本世纪上半个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接受唯物主义历史观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陈放在《唯物史观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论略》中指出,就中国而言,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此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最主要的成果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李景源在《唯物史观是党的执政理论的哲学基础》中侧重于研究党的建设与唯物史观的内在联系,他认为“唯物史观在党的历史奋斗中的指导作用,对于端正党的执政理念、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陈永亮、张德才《论建国后我党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与科学发展观》中侧重在党的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观问题的探索和研究。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以科学历史观教育制度建设为保障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1)制订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科学历史观教育制度。建构科学历史观教育机制,并保持科学历史观教育机制的长期性、连续性、稳定性、持久性。“建立长效机制必须着眼于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严格的制度,用制度说话、用制度评判、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能搞简单叠加、机械拼凑,更不能互相抵触,要研究如何从整体和发展上来看长效机制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坚持根本的制度与具体制度相一致,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相一致,各项制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界限,在责任上有明确划分,各项制度相互配套、相互协调,注重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环环相扣、相互配合。”这更进一步说明建立健全一套科合理有效的科学历史观教育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抓好科学历史观教育制度的贯彻落实。“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与执行,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科学历史观教育制度制定出来以后,关键的问题是要解决好制度的具体实施问题。在科学历史观教育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注意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自觉遵守相关制度并按照制度办事。二是要积极调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人民群众是制度的贯彻者、执行者,同时也是获益者,只有人民群众积极自觉地遵守和践行科学历史观教育制度,科学历史观教育制度系才能真正发挥其规范保证作用。三是要做好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监督作用。缺少了有力的监督,科学历史观教育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就有可能变形走样,如一部分人会按照制度行为处事,而另一些人则会对制度视而不见,这必然会制约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如果做好了制度贯彻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工作,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依照制度行事,就能够对制度的贯彻落实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具体的说就是要充分利用好群众监督、社会监督以及媒体监督的作用,以确保良好的科学历史观教育制度得到严格贯彻落实,从而真正实现科学历史观教育制度对科学历史观教育机制系统建构的规范作用和保证作用。

近些年来,在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学术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工作无论是在基本范式的明确规范、理论渊源的挖掘探索,还是在社会功能的定位和时代建构的探索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总体框架已较为清晰。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个理论层面的话语,更是一项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得失的重要的现实课题。因此,若只是将学术研究的视野局限于理论框架的绘制,则会与现实脱节。理论来源于现实,面对全球化大背景下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人们的种种矛盾困惑,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必须给出掷地有声的回应。理论更要超越于现实,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应该以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为指导,以重大的现实问题为线索,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完善健全科学历史观教育制度,以最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革新价值体系的目标。而对唯物史观教育的再重视必然会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程引领到正确的轨道上。笔者以为,这也是我国学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基本方向。

参考文献

[1]赵军,刘望洲.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变迁与创新[J].高教研究,2011,(3).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聂卫国.抓住构建长效机制的几个关键点[N].人民日报,20060704.

猜你喜欢
历史观唯物史观价值体系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习近平的历史观
颠覆与重构——当代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