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探讨

2015-03-13 01:11杨雪梅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言行思想道德规章制度

杨雪梅

摘要: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也需要辅以人性化的柔性管理策略。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科学保障学生知识技能和道德素养的同步发展,完成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人才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2013102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肩负着重要的指导责任,既要科学保障学校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也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前者是以制度为根本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后者是以精神文化建设为依据,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二者的同步发展则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因此,要有效保障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必须科学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生源性质和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学生特点,积极创新管理机制,科学构建契合时代要求的学生管理模式,使学生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能有效提高个人思想道德素养。因此,本文主要从学校制度管理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两个方面出发分析如何有效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1科学落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

实施制度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规范学生的言行,保障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有序开展。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是基于法律和道德层面,符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行为规范,因此,要科学落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1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明确制度保障意识

当前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多为90后,且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面受尽宠爱,行为习惯不受约束,从不考虑其他情况,喜欢我行我素,这样性格特点的学生进入学校后,更不能受到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他们认为这些规章制度严重限制了他们的自由,无论是从个人意识还是行为实践上都不遵从,所以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进入学校初期,学校就必须强化学生的制度遵守意识,纠正其对学校规章制度的不正确认识,让学生明确学校的规章制度的根本作用在规范言行的基础上,保障学生的学习生活的顺利开展,使个人的言行合规合法。同时,教师也可以以事实为依据让学生明确强化制度管理的必要性,使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并深刻明确制度管理并非为了限制学生自由,而是为了科学保障学生言行,让学生的言行回归学生本质。

1.2落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严格惩罚机制

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言行,但是也需要有效的监督机制,因此,在落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制定科学的惩罚机制,且需要严格执行。比如由于高职院校课程安排节奏较高中时期更为轻松,所以导致学生逐渐养成自由懒散的习惯,经常性的迟到、早退、旷课、缺席等等,逐渐模式学校管理制度的存在,甚至有的学生私自在寝室内使用电饭煲、热得快等学校明确禁止的不安全电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需要严格执行制度管理政策,对违规学生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处罚,不徇私、不偏袒,做到公平公正,不会因为该学生学习成绩好或是班长等身份而徇私偏袒。学校也要积极构建学生在校期间表现考核机制,将学生的对学校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纳入期末考试总成绩中,严格执行对违规学生进行通报批评、扣学分、免除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的评选资格、取消奖学金的评选或入党资格等等的处罚,驱动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总之,惩罚是一种手段,只有在惩罚机制的硬性监督下,才能科学保障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取得显著成效。

1.3科学融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实行刚柔并济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是以制度为依归的刚性管理加上以情感为依托的柔性管理,只有科学融合两种管理方式才能有效保障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刚性管理中,依据的是高职院校的规章制度,体现的公平、公正的原则,且不以学生的其他因素为转移,执行力度强而有效,但是这种管理方式只能模块化地执行制度要求,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甚少,久而久之,甚至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在柔性管理中,主要是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唤起学生的情感感应,以学生自己的思想意志为转移,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言行,需要学生的自我觉悟,这种管理方式带有很多灵活性和不可预见性,其见效速度慢,且对于态度偏执的学生而言,这更可能更是一种思想和制度上的放纵,甚至会造成相反的结果;柔性管理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制度管理落实上可能存在不公平现象,也会造成学生的不遵从。因此,要科学有效落实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只有采取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在言行上和思想情感上得到规范,既保障了学校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也促进了学生在思想情感上的自觉遵守。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是融合了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优势,是在学校规定规章制度上的创新与拓展,使强硬的制度规章更有“人情味”,使学生在情感的潜移默化下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毫无疑问,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二者相辅相成,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的有力保障。

2积极强化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制度的管理和实施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思想决定言行,要科学规范学生的言行,必须要在强化制度保障的同时注重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党员领导示范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切实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2.1强化思想导向,纠正认识性错误

由于在初、高中时期,学生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导致个人言行严重受限,一旦进入高职院校后,就尽情的释放和放纵自己,言行都不受拘束;再加上,相较于高中时期,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节奏确实较为轻松,给学生的空闲时间也比较多、压力也比较小,所以更加滋生了学生这一情绪,使学生的养成了自由懒散的习惯,没有远大的目标理想,对个人职业也缺乏准确定位,更加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所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必须在学生进校初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导向教育,纠正学生的不正确的思想,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高职院校虽然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些空余时间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强化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强化学生思想导向,纠正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的认识性错误,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层次。

2.2强化思想觉悟,科学指导正确言行

社会的发展,网络的便捷,促进了高职院校学生与社会更加多元化的接触,在形形色色的社会现实诱惑中,很多学生难免抵抗不了诱惑,而发生思想扭曲的现象,此时,教师需要社科指导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学生的思想觉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思想是指导行为实践的先驱,如若不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高职院校学生触犯的不仅仅是学校的规章制度,更可能是违法犯罪行为,严重的比如马加爵杀害同学案件、清华学生动物园硫酸烧狗熊案件、复旦大学寝室投毒案件等等,都是震惊全国的典型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高职院校作为社会的直接人才输送基地,首先要保障学生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思想强化自身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否则,也只能成为具有高学历、高知识的犯罪分子。所以,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点,让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指导个人行为实践,提高个人思想觉悟,努力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2.3丰富校园活动,强化社会实践

思想道德教育并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校园社团组织和党员的领导师范作用,丰富校园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宣传教育、荣辱观教育等等,不断提升学生的爱国激情,强化学生的精神文化教育;也可以充利用学校广播、校园网、宣传栏、横幅标语等有效载体,组织学生进行爱国宣传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强化社会实践是加强高职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高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要重视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外的人文景点、历史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参加社会调查、访谈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学习和借鉴试点院校的经验,采取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式,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完善,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逐步引向深入。

2.4构建心理咨询平台,保障学生健康心理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构建学生心理咨询平台也是强化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高职院校造成学生心理偏差的因素很多,教师要及时发现和矫正,比如当前很多学生喜欢追求名牌,只穿名牌衣服、包包、用苹果手机等等现象,同学之间的物质攀比现象愈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很多学生心理自卑、不自信、孤僻、抑郁等心理,此时,教师则需要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让学生明确学生的本质并非物质的比较,而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鼓励学生多参加团体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回自信;也有的学生因为心理不平衡也产生心理落差现象,比如,效仿其他同学考试舞弊现象,在从众心理的趋势下,认为别人都可以作弊通过考试,若是自己不作弊的话,万一不能通过考试的话,对自己很不公平,因此,在这种心理活动的趋势下,导致了错误行为的产生。总之,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多,需要教师的及时心理辅导,但是有的时候,学生又羞于将内心想法直接告诉老师,进而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更加恶化。因此,教师可以积极构建网络咨询平台,让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以匿名的方式与教师进行心理沟通,这样学生的心理问题就能得到及时的矫正,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才能科学实施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并取得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强化高职校园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有效的指导方针,积极深化和落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才能有效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言行,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和个人能力,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实用型人才,努力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这也是高职院校实施学生管理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辛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辽宁高职学报,2012,(10).

[2]许静,李晓明.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3]陈静.柔性管理—成就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精彩[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猜你喜欢
言行思想道德规章制度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墙化”更需“强化”
第三部分 规章制度
请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英国小学的规章制度
妙语连珠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