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理论对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

2015-03-13 14:43罗漪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整体科学理论

罗漪

摘要:

在系统理论已经成为当今最具有综合性的、最重要的基础科学之时,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和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系统理论发展的阐述来说明系统理论对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只有运用系统理论的相关知识来研究教育,才能使教育更加完善和全面。

关键词:

系统理论;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2002401

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包括从“旧三论”、“新三论”到现代系统理论研究三个阶段,它是新兴的科学方法论和研究方法。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进行教育研究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过程,把教育当做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和研究,提供了重要思维方式手段对教育进行优化。

系统理论的产生也为所有科学领域的研究都做了方法论原理的基础性作用,当然,教育研究也不例外。把系统理论的相关原理放到教育研究里进行运用,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解释教育和教学工作,对教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系统理论为教育研究提供全新的思维方式

由系统理论得知,系统是一个由相互联结的各要素构成的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存在不仅要依赖于要素的存在,而且还要依赖于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系统不是简单要素相加,而是要按照特定的规则形成的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因此,整体性原则是系统科学理论的核心,也就是说,只有从整体上进行教育的研究和分析,才能更加完整的研究教育相关理论,展现新的特色。

当前社会所进行的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就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就需要我们有整体的思维方式。目前在教育研究中存在很多问题,从某种意义来说,大多情况下是因为没有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概念,因此不能很好的协调其各部分间的关系。从人全面发展的整体性来看,包括德、智、体、美、劳等不同的素质要求,统一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结构”。因此只有在理论层面上抽象意义的各自独立存在,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却总以完整的个体表现出来,从而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同时在个体的“系统构造”的内部也显现出互相渗透,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关系。

系统理论为教育研究提供整体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在研究教育的目标层面,运用整体的思想把德、智、体、美、劳联系起来,使学生到达全面的发展。其次,在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其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的特性。教师在讲授任何一门课程时,必须使学生掌握该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外在联系,使学生具备社会、自然科学、哲学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过早地强调单一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和全面的发展,违背了整体性的要求。再次,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不能一条条孤立的讲授知识,而要加强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形成一个整体的完整的认知。最后,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还应加强教学的整体性进行系统的讲授,综合考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的要求,包括教学目的的设定、教学方法的优选、多媒体方式的选择,并强调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和互补,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

2系统理论为教育研究提供强大的理论基础

系统理论强调,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一个系统,人们只有根据系统概念的要求,才能对复杂的问题进行更好的处理和解决。因为系统间平衡态不是永恒的,大多数时候是非平衡的状态。而系统内外部的条件一经改变,系统就会从一个有序的平衡状态经过远离平衡状态的过程到到另一个新的平衡状态。所有系统都是开放性和有起落,才能到达有序的状态。

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强调有序的状态,就是要处理好教学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使它们的信息都处于交换和开放的状态。因此可以看出,有序原理要求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教育、教师、学生都属于统一系统,必须要对外交换其主要信息和重要内容,比如闭门造车这样的不与外界交流的做法都只能使各系统的不断退化。而封闭的教育,恰恰是造成教育落后、教育贫困、教学水平低、学术重量不重质的主要因素。在教育方式上运用系统的有序原理,就可以以直观生动的教育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按照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系统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和认知。因此,也可以说有序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如在我们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听、说、读、写四个步骤,经过这四步的多次反复才能使学生掌握这门语言,这个掌握的过程其实就是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并且,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也要把结构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习者通过有序的思考把大脑里储存的相关信息有效的连接起来,是其更加有序完整的呈现。

当前,社会正处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关系急剧变革的时期,我们有着转型期的教育所绵连的未知的机遇和挑战。所以,对于教育过程中不断出新的问题和理念,应该用系统理论在教育系统这样一个大系统中,有序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教育的理论意义来解决新问题。

3系统理论为教育研究提供有效的管理决策

根据系统理论的观点,教育作为一个子系统,存在于社会这个大系统中,不是孤立的存在。无论什么系统想要实现有效地控制必须通过反馈的信息才能达到目的,没有有效地系统,也不可能实现系统的控制。所谓反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弥补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时的弥补缺陷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高效率的教学过程必须是有效的反馈控制系统。在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多种的反馈形式,如课堂练习、回答问题、讨论等方式,所以教师要根据有效地反馈手段,及时获得教学信息,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效果。同时根据有效的反馈,还可以得知学生的问题,或者将会遇到的困难,开展有针对性信息的帮助,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教育研究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就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要使我们的教育研究不偏离这个目标,就必须了解当前教育的现状,从实际出发找出设定目标与教育现状之间存在的距离,从而改进我们的教育教育方式,优化教育体系。而这一过程就涉及到了系统原理中反馈的应用,将反馈信息与评价信息、控制信息结合,共同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朝红.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审视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7).

[2]芮良玉.运用系统方法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5):7577.

[3]查有梁.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教育科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徐永华等.系统科学与教育[J].南京农专学报,2003,(3).

[5]王有英.系统科学方法论与教育研究[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3):15.

[6]李海明.浅论系统科学方法论对教育研究的价值[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7]王永生.从耗散结构思考我国教育技术[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811.

[8]王立福.系统理论及其在高校教育模式中的可行性[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656657.endprint

猜你喜欢
整体科学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点击科学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科学大爆炸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