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生态吉安

2015-03-14 05:28杨莉仁吉安市农村能源管理站
江西农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面源沼气秸秆

◇文/杨莉仁(吉安市农村能源管理站)

建设美丽生态吉安

◇文/杨莉仁(吉安市农村能源管理站)

农业面源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吉安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该市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按照“科学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以生态农业、绿色种养为载体,污染治理为重点,狠抓七大防治工程,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了一定的遏制。

防治重点及成效

狠抓户用沼气工程,建立农村清洁能源新模式。从开发清洁能源入手,不断延伸生物链、产业链,在农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沼气技术,实现“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的立体循环,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

狠抓绿色植保工程,开展节约环保农业技术示范。大力实施生态治理、生物控制、物理诱杀等绿色植保防治措施,有效地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狠抓畜禽清洁养殖工程,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源头。全市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以乡镇为单位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引导畜禽养殖标准化的合理布局,控制养殖规模。

狠抓渔业清洁生产工程,推行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建立养殖日志、用药日志、销售日志等,加强对养殖废水排放的监管。合理调整养殖布局,科学确定养殖密度,优化养殖品种结构,严格限制饵料、饲料等投入品的使用。

狠抓作物秸秆利用工程,初步形成多元化利用格局。全市先后建设了秸秆循环型农业示范工程、秸秆能源化利用示范工程、秸秆制沼气示范工程等,与此同时,还大力推广秸秆直接还田增肥、饲养过腹还田和加菌剂降解技术,使秸秆多元资源化利用格局初步形成。

狠抓乡村清洁工程,防治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吉安市以乡村清洁工程为切入点,以垃圾和污水“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以沼气为纽带,配套实施“三清三改”、“五通一气”工程,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卫生。

狠抓环境监测工程,及时掌握农业污染源动态数据。一是搞好农业污染源普查;二是搞好农业环境监测试点;三是开展实施农产品产地污染防治普查。这些举措均为及时掌握该市农产品产地污染状况提供了数据支撑。

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地做了大量的防治工作,然而整体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在增产增收的利益驱动下,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有增无减;畜禽市场治污设施投入运行成本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仍然很低;户用沼气普及率仅占农户的1/3左右;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防治认识有待提高。一些领导干部和部门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认识不足;农民群众盲目追求高产,随意加大化肥、农药、薄膜的使用量,甚至使用违禁农药。三是防治投入严重不足。缺乏专职防治机构和队伍,防治设施落后,防治技术薄弱,很多防治任务难以落实。四是防治机制还不健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职能交叉重叠,责任不明确,缺乏统筹协调。五是防治科技推广难。吉安市农业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仍然偏低,农业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适合农村需要而又成本低廉的实用环保技术缺乏,绿色生态种养技术和先进实用的防治技术推广难度大。

多措并举 共治面源污染

加强领导,营造“齐抓共管”的防治氛围。第一,坚持高位推动,强化防治协作。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制定好防治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层层抓落实。第二,科学编制规划,强化防治考核。各地从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等环节入手,以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节肥节药及绿色农产品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科学制定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规划,坚持把生态创建和农村环保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新的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第三,加大宣传教育,强化防治意识。大力宣传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危害和防治的重大意义,采取通俗易懂和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他们自觉培养文明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

严格执法,始终保持强有力的防治态势。第一,大力开展养殖污染防治。加大养殖污染处罚力度,加强养殖场所污染排放的监管,对不能达到环保要求的要限期治理。第二,加强农药化肥的使用管理。建立农药化肥市场准入和安全追溯制度。引导农民科学用药、合理施肥,鼓励他们使用农家肥、新型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第三,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继续抓好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立完善的“村收、镇集、县处理”等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扩大乡村清洁工程的实施范围,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

加大投入,提升防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第一,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一是加大财政投入;二是积极向上争取防治项目,用好地方资金配套治理资金;三是将相关部门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资金整合捆绑起来;四是提高补助标准;五是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投入机制。第二,加强防治队伍设施建设。扩大公民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高效的农业面源污染预报预警系统、快速反应系统以及重大农业面源污染事故监测体系。第三,加快制定完善政策法规。针对性地制定、完善和细化地方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依法防治。建立健全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奖励政策。

创新理念,开创全市防治工作新局面。第一,以结构调整来促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把优化调整农业结构作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着力点,充分发挥全市各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特色农业,引导农民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二,以规模经营促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培育农业经营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用于实现规模经营,此举有利于推行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现代生态农业、标准化健康养殖等。第三,以科技创新促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以创新为动力,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等研究开发,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相应的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面源沼气秸秆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中国沼气》征稿简则
基于SWAT模型的漳河流域面源污染模拟研究
水泡粪工艺制沼气及沼气的净化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