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联系生活,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2015-03-15 14:43伊福龙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总校066500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创设

伊福龙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总校 066500)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此外,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他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点拨、引导,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合作交流,使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乐学、会学,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

教材内容是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也是有限的,而生活是无限广阔的,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数学也是丰富的。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和教材中的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资源,联系生活进行数学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善于从生活中提炼、积累数学知识。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现象导入新课,这样会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并不陌生,数学就在身边,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使学生积累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低年级学生可以数一数一些生活中的实物的数量,量一量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事物包含的图形。中高年级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稍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从而不断获得成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加强感知,理解、探究数学知识,从而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创设情境,也可以利用实物或者挂图创设情境,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探求新知。这样,学生不但能掌握知识,还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多媒体集声音、图片、文字、符号、视频于一体,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从而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枯燥的数学知识生活化、趣味化。比如,在进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的时候,相对的面是完全相同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两个相对的面平移,演示两个面完全重合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形象、直观地观察并理解到,长方体相对的棱长相等,相对的面是完全相同的。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轻松、快速地理解所学知识,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模拟生活中的情景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比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和计算”时,教师可以模拟生活中购物的情景,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以“元”为单位进行交易,从而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亲身体验购物的过程,理解关于小数的知识。这样,学生会兴趣盎然地快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四、注重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设置生活化的问题,设计生活化的练习,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学以致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生活化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然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课堂上的时间毕竟较短,空间也有限,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却十分丰富。所以,在必要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开展一些有目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数学、积累更多的数学知识。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教学更具趣味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生活化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密切联系生活,使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

[1]丁浩清.生活化理念打造精彩课堂: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2005(12).

[2]张梅.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7(Z 1).

[3]毕平平.数学生活化的解读[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25).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创设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