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进程中的公民道德——基于江苏省抽样调查的分析

2015-03-15 05:57李林艳
关键词:公民道德被访者个体化

李林艳

(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210096)

我们已经习惯以滑坡、危机甚至沦丧来描述当前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这类话语不仅突显了道德问题的严重程度,也传达出社会各界的普遍忧虑[1]。然而,公众的判断和情绪不能取代理性认知。客观地认识当前的道德状况,提出道德问题的应对之道,是本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去了解当前公民道德状况:一是关于道德、不道德以及非道德的理解,在社会成员之间是否存在基本共识?这种共识是公民道德发生的前提。二是对于一些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的道德,是否存在行动与认知脱离甚至相悖的情形?造成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可能在社会环境而非公民道德素质。其三,在社会转型时期,某些涉及道德的社会情境,是否存在道德规范的缺失或者混乱?如果缺乏适当的或共享的道德规范来约束和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势必会造成共同生活的失序。最后,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和层面,公民道德的发展是否存在不同步的情形?这种不同步状况的社会成因是什么?显然,对以上四个方面的诊断,有利于我们对当前道德问题的成因提出合理的解释,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道德治理方案。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前三个最基本的方面做出分析。

一、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讨论当前中国社会的道德问题,不能脱离社会转型的大背景。关于中国的社会转型,学者们基于研究议题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理论化策略。在此我们关注的是,转型社会中个体境遇的转变对主体道德选择的影响。而在诸多理论当中,个体化理论着眼于现代社会结构变迁中个体的处境与选择,为我们理解和解释道德主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视角。

“个体化”概念描述的是现代化进程以来个体与社会关系的一种结构性的转变。对个体化的研究可追溯到马克思、韦伯、涂尔干与齐美尔,以及帕森斯、福柯、埃利亚斯、卢曼和哈贝马斯,而当代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的主要有鲍曼、吉登斯和贝克。无论是指个体从传统、家庭、阶级还是制度中抽离出来,上述论者都一致勾画了个体抽离僵化的社会结构,成为社会再生产基本单元的历史进程。“个体化”一方面意味着个体从结构所预定的命数中解脱出来,自己掌控、决定命运,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必须自己做判断、选择,并承担责任和后果。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的形貌,学界常冠之以“后单位社会”、“后集体主义社会”。“后”这一时态意在指出与之前社会的差异与接续,却回避了社会结构的未来走势这一根本性问题。相比较而言,“个体化”概念至少有助于我们对社会结构的动态和趋向做出前瞻性的推断。尽管如贝克所指出的,中国社会的个体化显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个体化有着不同的路径和方向。

事实上,近年来刚刚被引入中国社会研究的个体化理论,被证明是一个对中国社会转型颇具洞察力的研究视角。目前的经验研究主要围绕农村和城市私人生活领域的个体化进程而展开,分别以阎云翔[2]和沈奕斐[3]为代表。而个体化在公共生活与公民道德领域的表现尚未纳入研究者的视野。在我们看来,个体化不仅意味着,“个体已经从以前家庭施加于他们身上的众多约束中解放出来”[2]13,从而带来私人领域道德的改变,更意味着在社会制度层面,个体从集体和单位等伦理实体的约束和保护中全部或部分地解放出来,象孤立的原子一样投入市场与社会生活的洪流当中,从而带来公共生活的道德坐标和道德体验的改变。当前中国社会,一方面是不断膨胀却混沌无序的社会公共空间,另一方面却是寻求自由选择、自我保护却孤立无援的个体,造成我国公民道德发展特有的结构性紧张。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以江苏省城乡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先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把所有地级市分为三类,其中省会城市南京单独成一类,其他地级市按照人均GDP分成两组,即人均GDP较高组和较低组。然后运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较低这两组中分别抽取一个市,最终抽取到了无锡和连云港,从而确定在南京、无锡和连云港三个地级市展开调查。在每个地级市中,我们把城乡分开,按照PPS方法抽取两个区县,在每个区县中再采用PPS方法抽取两个街道/乡镇,最后在每个街道/乡镇中采用PPS方法抽取两个社区(居委会/村委会)。随后,我们利用社区常住人口名单进行系统抽样,每个社区抽取50-60户进行调查。因此,最终抽中了3个地级市中的6个区县、12个街道/乡镇、24个社区。

入户问卷调查于2013年9月5日至11月9日期间进行,访谈员主要是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的本科生与硕士生。入户之后,调查员利用Kish表抽取户内18-69岁之间的一名被访者进行面访。最终完成1281份调查问卷,其中南京完成问卷446份,无锡完成443份,连云港完成392份。调查结果可以基本推论到江苏省境内各个较大社会群体的状况,其中农业户口居民占43%左右,非农户口居民占57%左右。由于流动人口资料难以获得,因此本调查不能完全推论江苏省境内外来流动人口的情况。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方法,这种方法以提问方式获取调查对象在道德认知、判断和行为方面的自我报告。由于道德关乎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因此难免会出现应答的社会赞同倾向。比较而言,越是没有明显对错的问题,越能反映个体的真实情况,而那些关于他人和社会道德状况的问题,答案的真实性也明显要高于针对回答者自身的问题。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在问卷设计中尽可能地避免直接询问个体的道德状况,更多地设置一些日常生活中模棱两可的道德困境,来询问被访者的意见,从而较好地抑制了社会赞同倾向。

三、公民道德现状:道德、非道德与不道德

衡量一个社会的道德状况,一个基本的标准,就是看社会成员对于什么关乎道德,什么与道德无关,是否达成基本共识[4]55。

在5种公共场所行为中,样本中认为随地吐痰和插队与道德有关的达到了90%以上,而对于在公共场所的大声吵嚷和睡长椅,回答与道德有关的比例都在85%以下(表1),说明对公共场所中哪些言行举止与道德有关,社会成员之间并未达成完全一致的看法。

比较而言,对于一些新近出现的道德情境,社会成员之间的分歧更加明显。比如对于广场舞,我们的问题是:“入夏以来,晚饭后,很多中老年朋友喜欢在广场上伴着录音机播放的音乐跳舞。但小区里有人向物管投诉,嫌跳舞者放的音乐太吵,扰乱了社区的安静环境,要求物管阻止她们的跳舞活动。对这件事您怎么看”。针对给出的5种选择,回答结果见表2。

表1 对一些公共场所中的行为是否关乎道德的判断

从表2可以看出,有21%的人主张公共空间中绝对的个人自由,这种姿态显然容易引发冲突,是当前广场舞事件频发的主要根源。16.2%的人似乎认为个人自由应以不损害他人为前提。15.3%的人认为权利受到侵犯的一方,只要侵犯不是过于严重,就尽可能地隐忍退让。44.6%的人主张沟通理性,认为应该通过协商沟通的方式,让双方的权利都得到保障。

表2 对广场舞看法频数表

这一调查结果折射出,当前人们对于什么是公共道德,如何营造公共秩序存在严重的价值取向上的分歧,有部分社会成员强调极端的个人自由,缺乏尊重意识。另有一部分则对他人的不尊重采取隐忍退让的传统做法,反而助长了某些人的极端自由主义倾向。这些与现代公民道德不完全相符的态度取向,对于当前一些不良的公共道德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关于组织行为的道德、非道德与不道德,我们设计了以下问题:

一些政府机关和大中小学,利用权力让本单位的职工子女在很好的学校读书,或降分录取,您认为这种行为道德吗(表3)?

表3 对安排职工子女入学和降分录取是否道德的回答

从回答来看,有7.3%的被访者认为无关道德,有5.0%的人认为是道德的,14.6%的人承认内部伦理和社会道德之间存在矛盾,约80%的人基于不同的原因认为这种行为不道德。现代社会是组织社会,组织的不道德对于社会秩序的破坏远超过个体的不道德行为。调查数据表明,人们对于组织行为的道德与非道德的边界,在认识上非常混乱,很难指望他们在社会层面对各类组织的不道德行为形成有效的舆论监督,更不用说提出在制度上约束组织不道德行为的政治诉求。

四、公民道德现状:知与行

在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方面,被调查者的知与行基本上是一致的。如关于随地吐痰、在公交地铁上打电话,被访者回答“经常”或“偶尔为之”的比例,与认为这些行为与道德无关的比例基本持平,表明一些基本行为规范的宣传教育还有提升的空间(表4、表5)。

但对于一些复杂的社会情境,要做到知与行的统一似乎变得非常困难。如对于小悦悦事件,绝大多数被访者认为过路人没有施救,是因为不想惹麻烦(表6)。虽然只是要求被访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去推测当事人的心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看成是被访者内心冲突的表达。该调查结果颇能反映个体化社会的处世之道:首先要保护自身的安全,然后才能谈及帮助别人。可能正是这种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压制了帮助别人的道德冲动。

表4 本人随地吐痰频数表

表5 本人在公交地铁上大声打电话频数表

表6 过路人没有救助小悦悦的原因

我们也要求被访者从社会成员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行动角度,判断造成当今道德问题的症结所在(表7):

表7 您认为当前中国社会个人道德素质的主要问题是

根据被访者的判断,我们时代的道德问题从主体的角度看,主要是由于道德知识与行动相脱离造成的。至于知行脱离的原因,对下列问题的调查表明,个体选择不做某些道德的行为并不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应该去做,而是在面临道德行为的选择时会基于自我保护的立场,进行一番理性的计算和权衡。在个体化社会,这原本无可厚非,也不必然导致道德的堕落。我们推断,只有当个体化遭遇逆淘汰的道德奖惩机制时,道德恶化才成为必然。在本调查中,我们试图让被访者评判当今社会的道德奖惩机制。从表8可以看出,约60%的被访者肯定了道德逆淘汰机制的存在。

总的来说,从知与行的角度来看,当前社会的道德问题,有一部分源于部分社会成员的道德“无知”,即不知道什么是道德的,因而在行为上偏离了道德。这类问题又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类源于对道德规范的宣传、倡导不够,有些社会成员因不知晓而不遵从道德规范。另一类则是因为道德规范本身出了问题,因缺乏统一、明确的道德规范(详见下节的论述),使得个体无所适从。另一部分道德问题则源于道德认知和道德行动的背离。我们认为,知行相悖的情形之所以存在,跟社会控制失灵有关:道德行为不仅得不到表彰,有时还会蒙受名誉上或者经济上的损失。客观存在的道德行为风险,抑制了道德冲动。从深层原因来说,个体化时代,制度对个体权利的保障不够,加之社会支持匮乏,社会团结薄弱,导致个体的行为更加趋向保守和自利。应该说,知行脱节更多地是社会环境而不是主体道德素质所致,因此应该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改善社会的道德状况。

表8 现在社会守道德的人大都吃亏,不守道德的人讨便宜

五、公民道德现状:道德规范的效力

在我们的调查中,约有70%的人认为现有规范习俗能够较好地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近30%的人不同意这一看法(表9)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在社会转型时期,既有道德规范至少存在有效、相互冲突和无效三种不同情形。

1.有效规范

我们的问题是:假设你有个孩子,你是否会教导他/她如下品质?这些品质包括:尊重、不伤害、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负责任、不计较、尊重长辈。被访者的回答如下(表10):

除了20%左右的人不愿把吃亏是福这一传统观念灌输给自己的孩子之外,对于尊重、诚实守信、负责任、助人为乐、尊重长辈等道德品质,被访者的回答存在着惊人的一致。这说明,对于什么是良好的品德,该如何立身处事,我们的社会存在着基本的共识,并且从传递意愿看,在代际之间很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当然,乐于信守,不代表真正践行,乐于传递,亦不代表在下一代当中能够成功地延续下去。

表10 你是否会教孩子如下品质

2.冲突规范

虽然在一般原则上,人们很容易认为尊重长辈是一种传统美德,但是在讲求平等的现代社会,如何把尊重师长与平等意识有效地协调起来?为此我们在问卷中调查了在公共空间中应该如何处理与上级的关系(表11)。

表11 被领导车挡路后的反应

问题:小王在一个大型事业单位上班。一天,小王急着开车出去办事,却发现自己的车被领导的车完全挡住了出路。如果你是小王,你会怎么做?

从回答结果看,有一半的人主张采取平等的态度来处理,还有37.1%的人则认为应当采取隐忍态度。这说明一些人适用了现代意义上的平等原则,而另一些人则适用了传统上的“关系等差”原则。据此我们进一步推测,当前存在传统道德和现代公民道德双轨并行的状况,也可以说,我们的社会还没有生成明确可行的新道德规范来化解两个道德体系之间的摩擦。正因为如此,当公与私、情与法相互冲突时,人们只能基于个人的理解,进行个体化的处理。因此,虽然自“五四”以来,对传统道德的反思、对现代道德的倡导即已开始,但时至今日,这两种道德也没有达到有效的对接和融合。

3.无效规范

当下暴力事件似有日趋增加之势,我们的调查涉及到人们对暴力现象的理解(表12-表15)。

问题:最近发生了一些因个人认为自身受不公正待遇而导致的社会泄愤事件,比如厦门公交爆炸案、北京机场航站楼爆炸案。对下列说法,你的同意程度如何?A.无论何种情况下,都不应该采取暴力手段。B.其他社会成员在需要的时候,没有及时给与他们温暖和帮助,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C.他们的遭遇值得同情,但应该去报复那些給与他们不公待遇的人,而不是伤及无辜。D.受到不公平待遇,应该充分相信政府,积极寻求相关部门的帮助。

表12 无论何种情况下,都不应该采取暴力手段

表13 其他社会成员需要帮助时,每个人都有责任

表14 遭遇值得同情但应去报复给他们不公平待遇的人而非伤及无辜

表15 受不公平待遇时应充分相信政府

暴力既不符合道德,也违反法律;反对暴力,本应该是最没有争议的道德底线范畴,是所有文明社会普遍认可的基本道德原则。但上述的调查结果显示,并非所有的人都同意这一原则。有8.3%的人能够容忍在一些极端情况下采取暴力手段,约48%的人并不反对运用暴力手段寻求正义,虽然强调不能伤及无辜。约18%的人不相信政府是个人获得公正待遇的有效渠道,与此同时,约30%的人不同意“帮助他人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基于这一结果,我们推测,缺乏来自社会的关怀和支持,可能是个别人铤而走险的促动因素,而对政府缺乏信任——根源在于政府的法律、制度和措施不能够有效地保障社会公平,则是暴力行为发生的深层原因。在这种情形下,仅仅维护道德、建设社会是不够的。在深刻甚至尖锐的社会矛盾面前,道德规范甚至法律都变得苍白无力。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起“暴力是不正当的”这一道德共识,更需要从法律和制度入手,减少社会不公现象,为遭受不公待遇的公民提供畅通的问题解决渠道,从根本上铲除暴力生存的社会土壤。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当前暴力事件的当事人,其暴力行为往往是从个体的主观逻辑出发,而完全无视暴力对他人与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这当然可以归因于这些当事人性格方面的原因,但从社会层面看,个体脱嵌于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结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心与心之间的高墙,只能培养出冷漠甚至仇恨,而不是同情。就这方面而言,我们的社会应该宽容地管理甚至鼓励民间的社团活动,让人们走出原子化的自我,重新融入到社会团体当中,表达和感受相互的关爱与支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恶性暴力事件的发生。

对于不公待遇,以斗智而非斗勇的手段加以解决,时下似乎更受社会舆论的肯定。在我们进行调查的时候,上海市民老陈刚刚被一些网民奉为英雄。我们的问卷也问及了这一热点事件(表16)。

问题:上海市民老陈,一家快捷酒店的老板,认为法官判案不公直接导致自己承受经济损失。他利用专业跟踪设备,偷拍法官集体嫖娼,并将8分钟的视频上传到网上。对这种做法,您的看法是?

约40%的人同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目前能比较有效地解决问题”。根据上述几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并结合对现实的观察,我们认为,在个体化社会中,人们注重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并且一般也首先会尝试寻求政府和法律的帮助,只有当政府和法律的通道被关闭之后,人们才被迫依赖自身的智能、体能甚至暴力来加以解决。自力更生地解决问题,这恐怕也是个体化社会症候的一种。

进一步地,我们还在更为抽象的价值层面上,让被访者对“个体德性与社会公正哪一个更重要”进行判断。70%多的被访者认为社会公正比公民道德更重要,只有10%的人认为个体德性比社会公正更重要(表17)。这一结果也许可以解读为:当下人们强烈地呼唤社会公正,因为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缺乏社会公正对社会秩序和个人幸福的损害。

总的来说,社会转型并没有撼动一些传统道德的有效性,有些社会道德是恒久的,不因为时代而改变。现实中之所以存在规范、习俗不能很好地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现象,可能要区分两种情况:一是由于部分传统道德与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不完全相容,造成现实中仅凭个人无法彻底解决的道德困境,需要在社会层面对这部分传统道德进行改造与重建。另一种情况则是,有一部分传统道德,虽然与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并无违背,但现实的残酷,足以动摇人们对其效力的信念。

表16 对上海市民老陈“偷拍法官集体嫖娼视频并发到网上”这一做法的看法

表17 个体德性与社会公正哪个更重要

六、结 语

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大范围的道德崩坏,“道德无底线”、“节操碎了一地”,已是国人公认的社会事实。从本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来看,造成这一状况的恐怕不是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而是道德规范本身甚至是社会环境出了问题,而中国社会特有的个体化进程加剧了这些问题对社会道德的破坏性。中国社会的个体化是社会原子化不断加剧的过程。如贝克所指出的那样,在取消社会保障和集体义务的同时,却迟迟没有建立起一套保障个体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基本权利的制度保障框架,相反,为内在于个体化进程中的政治参与诉求设置了不少界限[5]8。大多数社会成员不仅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集体和单位中游离出来,而且与法律、政治的疏离也达到了相当的程度。政治、法律是抽象社会秩序的象征和构造物,当它们成为外在、任意强加的社会怪物,个体就不得不依靠自身的力量,像刺猬一样相互防范和计算,以保护自身利益不受各种合法和非法的侵害。这样的社会当中,人们眼中所看到的不法事情越来越多,而“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

最后,回到诊断与解释当前公民道德状况的研究主题。如果说“后单位”和“后集体主义”概念,表明转型社会道德约束和控制机制的改变,那么“个体化”概念,则试图揭示以主体为中心的道德逻辑的出现。这种个体化的道德逻辑,并不必然脱离、漠视社会的存在,而是把社会环境特别是保护基本权利的制度当成变量来加以计算和处理。换句话说,今天我们看到的令人忧虑的道德状况,很大程度上是制度框架不够合理、可信、可靠的一种折射。如若真是如此,今天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进行道德治理和道德建设,就犯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错误。而限于篇幅、资料和学术水平的限制,本研究只是指出了进行这种诊断和解释的可能性。

[1]成伯清.我们时代的道德焦虑 [J].探索与争鸣,2008(11):44-47.

[2]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M],陆洋,等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3]沈奕斐.个体家庭iFamily: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家庭与国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4]Steven Hitlin,Stephen Vaisey.The New Sociology of Morality[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13(39):51-68.

[5]乌尔里希·贝克,等.个体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公民道德被访者个体化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传统仁爱思想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契合关系与糅合机制的探究
被访者驱动抽样法在中国退役运动员群体调查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人物新闻采访报道应用情感引导的策略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系列论文之二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关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