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格雷马斯叙事矩阵对新闻实践的启发

2015-03-18 12:58赵利利
传播与版权 2015年5期
关键词:叙事文马斯格雷

赵利利

叙事学理论庞杂多样,各种叙事理论的纷呈并现是打通符号的物质此在与意义彼在的有利探索。在众多叙事学中,结构主义叙事学作为认识观和方法论自诞生以来就广受学者追捧。而在结构主义叙事学中,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A.J格雷马斯因其著名的符号学矩阵理论而一度备受关注。

一、叙事矩阵

二元对立是众多结构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同样如此。格雷马斯认为,话语的深层意义是由二元对立的形式生发出来,并不断向周围辐射形成的意义的连续系统,即符号学矩阵。①郑新丽:《格雷马斯符号矩阵学视域下的〈菉竹山房〉》,《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卷第2期,第37-41页。这种二元对立的形式以“语义轴”为基础。格雷马斯将衔接两个对立义素的“轴”称之为语义轴,语义轴构成符号矩阵的基本结构,同时也成为意义生产的基本结构。语义轴的端点之间的对比关系包括反义的对立关系、非绝对否定的矛盾关系和蕴含关系三种类型。第三种关系在形式上强烈依托前两种关系的逻辑推演,满足了符号矩阵在结构上的自足。这三种对比关系进一步组合形成符号矩阵。②[法]A·J.格雷马斯:《论意义》(上),吴泓缈、冯学俊(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符号矩阵在不同的叙事文本中有着不同的意义赋值,作为叙事文本深层次结构的构成单元,正是这一符号矩阵结构的不断扩展和复制形成叙事文本的显性结构。

二、对新闻实践的启发

新闻是叙事的艺术,其本质内涵是“用事实说话”,事实与话语深度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意义的有效传播往往是新闻写作的高层次追求,而叙事就是这种追求的操作体现。格雷马斯的叙事矩阵理论为新闻叙事规律的探索提供了新的维度,同时对新闻业务实践也产生了重要的启发。

(一)舆论引导的叙事可为

新闻是流通最广的叙事文本,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无疑对新闻实践提供了诸多启发。新闻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符号是信息的躯体,信息如果没有符号的承载永远只是虚无的漂流。符号的产生离不开人的创造,符号本身就是人控制世界的产物,而叙事从一开始就牢牢控制了符号的秩序和文本的新陈代谢。新闻远远不止是“新近发生的事实”那样简单,在概念叙事背后的范畴补充中,舆论与之相辅相成。舆论的引导,其本质就是“责任”的引导,只有责任被引导到合理区间内,舆论场的“熵”才是可控的,而通过格雷马斯符号矩阵对叙事文本深层结构的剖析可以发现,叙事成为责任配置的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上文所述三种对立关系可以相互转换。“语义轴”同轴端点的赋值进行同语义域内的扩大或者缩小并不影响矩阵结构的稳定性,即义素携带者的扩大与缩小对于意义空间的自足来说是可行的。这种扩大或者缩小既可以是量的渐进,如某个人→多个人→某个群体的变化,也可以是质的渐进,如具象→抽象,人→物等变化。就新闻文本本身的信息传播属性来说,义素的携带者越是具体,信息的冗余度越低,越有利于传播的进行。

因此,对于担负舆论引导重任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如何在保证受众知情权的同时确保舆论场“熵值”的可控性是考验其叙事能力的首要难题。从格雷马斯的叙事符号矩阵理论出发,通过叙事文本中对立关系的建构和“语义轴”两端的赋值来实现责任的合理配置,有助于新闻在发挥信息传递功能的同时更好地兼顾舆论引导功能。

(二)主要对立关系是新闻价值的集中体现

价值是事实与新闻结合的门槛,传统新闻理论中,新闻价值的理论提炼是对新闻实践的经验性总结。新闻的价值标准表现为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五个要素,这五个要素中时效性是必备的,其他要素可多可少。①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5-46页。时效性强调新闻在时间维度上的必要性,但是,从本质上说,任何文本的建构本身就具有时间性,任何此在的时间度量上也都共享着无穷无尽的事实海洋。而社会事件的“主要对立关系”构成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促使新闻信息有效传播的主要因子,因此是新闻价值的集中体现。这是格雷马斯叙事符号矩阵给出的最大启发。

就目前的新闻实践来说,叙事符号矩阵中的主要“语义轴”的价值,即主要对立关系的价值应该作为价值取向的重要维度予以强调。这种重要性不仅是新闻事实选择(新闻文本的初次建构)的思维取向,更是新闻写作(新闻文本的二次建构)的操作取向。在具体的新闻文本中,主要对立关系的赋值往往是新闻事实中矛盾的突出所在,而矛盾的背后常常潜伏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根源,这才是新闻实践的真正动力。格雷马斯叙事矩阵的义素规则让这种隐形的社会关系某种程度上达到明朗化,新闻价值尺度进一步由定性向量化过渡,有助于增强新闻价值标准的可操作性。

随着传播介质的飞跃性发展,信息传播正在“泛新闻化”,一些信息传播主体打着“新闻”的旗号做着顶多只算是信息传播的事情,所谓媒介事件、策划新闻、企业软文,均是如此。它们从形式上取得了新闻身份的合法性,但却不具有真正的新闻价值,这种“异族”的准入如若控制不好将是对整个新闻界的重大污染。格雷马斯的叙事矩阵对新闻价值判断的启发某种意义上为厘清这种混乱局面提供了思考的线索。

(三)微博新闻叙事的空间限制与符号集约

以微博作为消息来源或新闻线索已经是新媒体影响力扩增以来传统媒体的惯常操作手法。在这种情况下,微博的叙事文本直接影响到新闻的叙事文本,或者说微博新闻本身已经成为特殊的新闻叙事文本。微博叙事规范与一般平面媒体新闻叙事规范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符号种类的扩张和语言符号容量空间的压缩。微博的非语言符号尽管非常丰富,但是,由于其能指对所指的模仿性构造,其象征意义的延伸有限,并不能独立支撑新闻文本的意义系统,因此,语言符号仍然是微博新闻文本的主要物质形态,微博的语言叙事具有了联系格雷马斯矩阵理论的可能性。

140字的空间限制是微博新闻文本的刚性阻力,为了应对这种阻力,微博新闻文本的建构者必须采取一定方式达到功能的集约呈现。但是,这种制约并不一定是消极规束,一旦叙事文本的功能集约呈现得以实现,不利的技术性限制反而能成为微博叙事文本的竞争优势,因为功能的集约体现意味着效率的提供,是文本生产能力的增值,反之,新闻叙事将对微博的语言符号规制产生强烈的水土不服,符号的缺如对语义生成是直接威胁,没有完整要素的新闻对于受众解码来说也是直接威胁,这样的新闻编码是失败的,更遑论传播。而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为微博新闻语言符号的最优配置提供了指导,只要保证叙事矩阵结构的稳定性,意义空间就能形成闭环,文本的编码者与解码者就能打通意义流通的回路。

通过对社会新闻进行叙事矩阵式的文本分析可以发现,社会新闻的文本矩阵中经常出现某个节点的义素携带者缺席的状况,但并不影响受众的正常理解,说明符号矩阵有能力达成符号的节约。通常情况下,符号矩阵的意义稳定性随着端点有形赋值缺省的个数增多而减少,只有主要“语义轴”是意义稳定性相对较弱的一种叙事形式,因此,微博叙事编码者可以根据头脑中文本的初次建构形成意义系统,再根据意义系统的矩阵空间进行有形符号的赋值,最终形成显在叙事文本。微博新闻文本实际上是新闻叙事的有益进化。

三、结语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符号化呈现,如果说语言符号是节点,那么叙事操作则是把这些节点连接起来的手段,节点和叙事共同构成新闻文本的意义系统。格雷马斯的叙事矩阵为完善新闻叙事规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空间,但是,这种脱离现实语境的元结构分析也很容易掉入“为结构而结构”的陷阱,从而忽视了事实本身的有机内涵,因此,新闻工作者应该辩证地将格雷马斯的叙事理论与新闻叙事的实践要求相结合,完善新闻文本的建构规范,从而更好地发挥新闻的社会功能。

猜你喜欢
叙事文马斯格雷
在相关领域吸收与剥离中自张一军——中国叙事文化学第二生长时段的学术背景
以读促写,引导初中生写好叙事文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没人当真的绑架案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叙事文的写作方法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