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群体极化”看网络暴力背后的狂热诉求

2015-03-18 12:58贺康喜
传播与版权 2015年5期
关键词:极化暴力

邓 榕 贺康喜

从“群体极化”看网络暴力背后的狂热诉求

邓 榕 贺康喜

主要研究网络暴力实施者自身的群体特点和心理需求。从群体特征和个人因素两方面着手,试图找到实施网络暴力者的共同特点,描述其施暴诉求,并提出极端自私的人是将网络争论往网络暴力方向推动的始作俑者。而“穷人”的加入,使得网络暴力中的群体进一步极化,致使网络暴力愈演愈烈。

网络暴力;群体极化;狂热诉求

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直接危害到人民生命财产的暴力行为,网络暴力是滥用网络社会所提供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异己者进行讨伐与攻击,不但严重地影响了事件当事人的精神状态,更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对网络暴力的成因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网络暴力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予以制止。

一、客观环境的纵容

(一)技术先行,管理滞后

纵观我国这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我们奉行的信条是“先发展,后规范”。在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态势上,这样的思想观念也是有迹可循。这种粗犷的指导思想,虽在某种程度上给经济建设注入了活力,但也是造成我国包含但不局限于互联网管理紊乱的根本原因之一。

电脑的出现,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这次信息革命当中,我们紧跟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更多的在应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网络技术方面,我国也做到了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速度为世界之最,必须承认的是我们对互联网“双刃剑”效应估计不足。一项新的网络技术出来,很快就被我国网络运营商开发和使用,但发现其安全风险之后再去管理和规范,往往已是“覆水难收”。一方面,当网民已经在极为宽松的网络环境中培养出习惯之后再去管理,会引起极大的抵制和反弹;另一方面,会给其他国家留有把柄,容易引发国际舆论的批评和攻击。

(二)网民法律意识薄弱

从我国的网络生态来看,网络舆论充斥着褒奖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声音,有别于在现实社会上的拘泥,网络言论总是以更激烈甚至是极端的方式表现出这种“替天行道”的诉求。特别是在诸如“钓鱼岛事件”“新疆恐怖事件”等涉及国家利益、民族尊严等的重大事件和如“汶川地震”“云南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网络舆论总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激发出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舆论声势和爱国热情。

在法律意识本身就薄弱的网民中间,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先行观念会让人忽视或者蔑视当下的道德法规。“暴徒们”对此不但不以为然,还容易将自己的行为看成是一种深具前瞻性的革命家眼光。异己者,则是“革命”道路上的绊脚石,必须予以毁灭性的打击,而其中最极端的表现形式就是“人肉”。

“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的杀手锏,通过搜索,将他人的照片、工作、家庭等个人信息公布在网络上,从而达到恐吓他人的目的。这种行为方式已经触犯他人的肖像权、隐私权等个人权利,是违法行为。

(三)实施网络暴力的低成本性

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从理论上来说每个人都可以是“言论发布者”。把关者要想从庞大的言论场中去揪出一个匿名者,难度非常巨大。对网络暴力实施者来说,这是一条达到目的的廉价渠道。

拉塞·斯皮司与其同事通过研究得出: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突出,大约是现实生活中的两倍多。这也证明了在网络发言匿名化的庇护下,那些于现实生活中本该遵守的规范和约束,放到网络世界里却一下子都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这一观点。对于是非观念不明确、性情血气方刚且急于表现自己独立性的年轻网民来说,网络便成为一个“自由”的广场,他们喜欢使用暴力来彰显力量。

二、群体极化的“引爆”作用

网络暴力的产生是群体极化“爆炸”所带来的结果,而要让这个“爆炸”发生,得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自私的火种

极端自私的人在网络暴力事件中总是首当其冲。极端自私的人在现实社会中特别容易有失意感,因为某些原因而被迫失去对“自我”的信仰,于是他们不再把高明的利己手段拿来服务其无能的自我,转而用于服务一件“神圣”事业。

像这些对于自己当前的生活缺乏满意度的人,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容易感到怀才不遇、事事不顺,挫折感和失落感常积压在心中,对生活和社会心存不满,网络成为他们发泄不满、宣泄情绪的垃圾桶。这类人有较强烈的发帖冲动,甚至为了逃避在现实社会上的不如意,自由的网络空间成为他们的自我价值实现地。

所以,在现实社会极端自私的人在网络社会往往是“无私精神”最勇猛的捍卫者,他们的内心燃烧着救世之火,想烧光现有的一切,再重建。

(二)仇恨的火药

共同的仇恨可以凝聚分散的力量,从而引导网络论战转向冒险偏移。每当事件在网络上发散开以后,最早出现的观点和声音一般都具有不俗的引导力。“先声夺人”“先入为主”是信息传播的一般规律,其带来的影响是给后续的讨论定下基调和方向。

如果被好事者所利用,便能挖掘出藏在网民心底的仇恨,唆使大家树立共同的敌方。仇恨可以使人的目光变得锐利且狭隘,一心想着消灭敌人的人会利用一切对其不利的因素来达到目的,人海战术是网络暴力事件中最基本的一条战斗方针。当这种群体形成,言行便会往冒险方向偏移,群体开始极化。

法国心理学家勒庞认为,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一群体的个人所具有的特点,他们的感情和思想会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一种集体心理。这种集体心理形成之后,原先的观点得到进一步加强,观点加强的过程就是“火药”堆积的过程。

(三)爆炸的时机

光有火和炸药并不一定能引起巨大轰动,只有炸对地方,才有可能达到排山倒海的效果。通过统计调查发现,网络暴力事件当中的言论弥漫着对正统思想观念、主流意识形态的厌恶和抵制情绪,表现出抵制传统思想、追求新潮观点、蔑视权威、追求民粹主义的价值取向。

这种标新立异的自我凸显方式是网络暴力实施者的个人舞台,其极端表现形式大致为对政府政策、官方言论、主流观点、社会精英、富裕人群统统持怀疑态度,有种“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思想力和“一竿子打死”的行动力;而在另一方面,对像“富豪选老婆”“大妈买黄金”等一些和公众价值观相违背的人和事,却在网上不仅很少受到抵制,反而受到追捧。

这种现象表明了任何社会性问题都可以是网络暴力事件的引爆地。而社会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以前躲藏在深水区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此时,正是网络暴力的高发期。

三、潜在的施暴者——“穷人”

首先,本文所指的“穷人”并非通俗意义下经济贫困的人,而是在精神层面上有严重缺失的人。偏执的世界观是不被世人所接纳的,所以这一类人很容易被失意感盯上,附着其身。

(一)非典型穷人

失业者。不是所有经济上穷困的人都是失意者,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萧条和失业的意义却为之一变。今日,我们已将失业视之为一种失败,这种嘲讽的眼光迫使他们更愿意倾听那些呼吁重新洗牌的人说话。很直观的景象,待业青年比就业青年的牢骚要多,也更能够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虚拟世界当中。这类人群偏爱玩暴力游戏,热衷反传统价值观话题。

不知足者。已经拥有很多而想拥有更多的人,其失意感要大于一无所有而只想拥有一点点的人。这类人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层,相比失业者,他们的失意感主要来自自我,因为急功近利的思想正紧紧捆绑着他们的灵魂。他们喜爱通过网络在“分享”的伪装下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所得,他所需要的,仅仅是他人对自己的膜拜。

另外,只缺一样东西的人也会比缺很多东西的人更不满。人们在追求奢侈品的时候会比追求必须品的时候更勇猛。这部分人是当前社会的既得利益者,但拥有很多钱财的他们并不如常人所想的那样过着开心的生活。“金钱至上”是他们世界观里的上层建筑。相比不知足者,他们的失意感主要来自于对社会的厌恶。

(二)自由的穷人

奴隶都是贫穷的,但在奴隶制度普遍存在且行之有效的地方,发生群众运动的机会不大。一个人除非善于用脑子,否则自由就会成为一种他讨厌的负担。如今,我们的社会恰好处在一个提倡自由的时期。但在提倡自由的同时,我们却没有舒缓自由所带来的失意的社会机制。

自由一直以来就是网络的第二称呼。人们之所以迷恋网络,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虚拟世界可以让人体验现实社会中不曾也不可能体验的自由。这种自由是前人所不了解,从而便不可能存在有效的机制来应对这多出来的自由。在这种情况下,网民很容易脱缰、跑偏。

在上述的“穷人”心中,对自己的看法有着极其偏执的坚持,而且故步自封却又渴望解脱。一旦加入网络论战,他们就是控制舆论走向的最“凶狠”的那一群人。

四、网络暴力实施者的共同诉求

网络社会是个大熔炉,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在这匿名的世界里扮演的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网民。在这里人们可以剔除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顾虑,享受随心所欲的表达快感。有时候,这种“自由言论”是粗暴的甚至是赤裸裸的。而这些行为的表现,其根本原因是以下几点在作祟:

(一)渴望改变

投身网络暴力的人,对改变有非常迫切的渴望。有成就感的人会把世界看成一个友好的世界,失意者则乐于看到世界的急速改变。

失败者因为无力改变现实状况,而选择将他们的失败归咎于世界,在他们看来,至少在口头上的战争要打赢,这是他为数不多的胜利,是苟活下去的理由之一。所以,梭罗才会说“如果一个人生了病,无法发挥身体功能,甚或肠子痛……他就会动念头去改革——改革世界”。正是对改变的急速渴望,致使网络暴力实施者失去理智,以狂热的方式去驳斥别人的观点,言语毒辣甚至涉及人身攻击、生命威胁。

这种特点的形成,一是因为网络是一个公开透明的平台,在这里你不仅能说,还能被别人看见,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有效表达渠道的人群提供了一个物美价廉的渠道。但随着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以及阶级矛盾的公开化,民粹主义被社会底层人群当作武器来攻击那些既得利益者。于是网络日益呈现出成为弱势群体的情绪宣泄平台的趋势。

再者,得益于网络信息传播的高效性,网络舆论从发酵、升温到大规模扩散这一系列过程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生活里,人们几乎没有时间冷静思考,或者说是已经习惯速战速决的行为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某事件的观点往往是凭借过去对该类似事件的刻板印象发表意见。这种高效性迎合了某部分渴望现状迅速改变的人的迫切需求,被加以利用。

(二)自我满足

投身网络暴力的人,往往是觉得自己拥有超常力量和见识的人。不满情绪并不一定会让人产生改变现状的渴望。美国的人口数量低于中国,但枪杀案件却高于中国。在美国人看来,拥有枪支代表的是一种权力。而美国多起“校园持枪无差别袭击”事件的发生则证明这种权力一旦暴走,其结果就是悲剧事件的发生。所以,要让不满情绪燃烧得更加狂热,便需要让不满者拥有“权力”,让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具备改变现状的力量。而对施暴者来说,网络话语权就是他们仅有且被误判的权力。

在被沉默多年之后,“意见领袖”们终于得益于新媒体的发展而让自己的声音有了更多听众,这种话语权的获得让那部分“自信满满”的人欣喜若狂。为了更好地建立自己的形象,他们的言论通常有标新立异、吸引眼球的效果,在表达思想观点时往往自我标榜为“独立思考”。为了增强自我的个人崇拜色彩,他们会刻意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距离,有的甚至以嘲讽、戏谑、解构主流意识形态为能事。

形成这种特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网络暴力的主要实施者,要么是缺乏必要的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要么就是工于心计,习惯于采用偏执、片面、单向的思维定势来分析事件、表达观点,以此来收买无知信徒;逃不过的是,这种人都具有盲目自大的心理。通过炮制与主流意识相悖的观点,展现石破天惊的洞察力,以达到吸引公众的推崇,填补那特立独行的满足感。

(三)急功近利

很多人参加网络暴力是因为憧憬这种狂热方式能将事态急速且大幅地引向他们所期盼的方向发展。

以“日本购买钓鱼岛”事件为例,事态一出,有人便开始在网上发起抵制日货运动,辱骂那些使用日货的人是卖国贼,谴责那些与日本有来往的影视明星是走狗,甚至发生上街攻击在华日企打砸日系车辆的狂暴行为。这一系列事态的发生,直接导致在华日企销量大幅下降。这不得不让人深思这起暴力事件背后是否有人在别有用心地推波助澜。但可以肯定的是,背后的组织者是非常善于观察并利用事实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趁势而上的前提下,加上爱国主义和民粹主义等大义凛然的口号作为包装,很容易煽动那些对生活不满意、对事情根源缺乏了解的民众加入网络暴力中来,促使网络暴力的声势和伤害程度进一步扩大。

在极化分子的眼里,理性等待会被视作麻木,只有狂热燃烧才能彰显生命的力度。而这种行为的背后,折射的是他们对名利的迫切渴望。他们相信乱世出英雄,只有在混乱的局面里扮演重要的角色,引导群体性事件往摧毁对手的方向发展,才能迅速见到自己想要的成效。(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暴力现象的文化解读”,编号:13YBA037)

[1][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美]埃里克·霍弗.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M].梁永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 者]邓 榕,博士,长沙大学中文与影视传播系副教授;贺康喜,长沙大学。

猜你喜欢
极化暴力
认知能力、技术进步与就业极化
极化雷达导引头干扰技术研究
反性别暴力
基于干扰重构和盲源分离的混合极化抗SMSP干扰
全极化探地雷达系统
“暴力”女
非理想极化敏感阵列测向性能分析
两公婆之间的暴力
暴力云与送子鹳
全极化雷达导引头抗干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