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离子敷料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2015-03-19 06:04陈璐蔓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银离子渗液肉芽

陈璐蔓

(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四川 成都 610072)



银离子敷料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陈璐蔓

(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四川 成都 610072)

银离子敷料; 护理; 应用

Silver ions dressing; Nursing; Application

随着疾病和伤口类型的演变,医用敷料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愈加广泛。现代伤口敷料除了能抵御机械因素、污染和化学刺激,防止二度污染、干燥和体液丢失等拟皮肤功能外,更重要的是还能通过主动清创影响伤口愈合过程,创造促进伤口愈合的微环境,并一直作用至伤口及皮损愈合。作为新型应用敷料之一,银离子敷料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银离子敷料促进伤口愈合的机理

1.1 大量吸收渗液和有毒物质,创造湿性的闭合环境,具有良好的组织适应性和护创作用 1962年,英国人Winter提出了“湿性伤口愈合理论”,即伤口在湿润的环境下比在干燥的环境下愈合要快,使人们对伤口愈合过程的认识有了突破性的进展[1]。银离子敷料是将银和泡沫敷料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具有泡沫敷料的渗液处理作用——能大量地吸收渗液,充分清除有毒坏死物质,吸收的渗液量可达自身重量的25倍[2],相当于6层纱布的4~5倍;同时敷料的微小腔隙在吸收渗液后形成凝胶并锁定渗液,保持创面适宜的温湿度, 营造并维持柔软、湿润的闭合环境,隔绝污染,并形成轻度负压,从而利于肉芽组织形成和上皮修复,加速伤口的愈合;且凝胶还能防止渗液向伤口周围正常组织扩散和浸渍,保护裸露的神经末梢,减轻疼痛。因敷料柔软无粘连,即使附着在伤口的基底面,与创面紧密接触,也不与组织粘连,吸收渗液后可整体取出,裁剪也不会产生碎屑,避免了填塞后碎屑残留创腔而影响伤口愈合。与反复采用纱布或纱球的传统换药方法相比,使用银离子敷料换药减少了对转移上皮和新生肉芽组织的机械损伤及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减轻换药时的疼痛,增进了舒适,减少了换药次数,缩短了换药时间。

1.2 银离子逐渐释放,持续、广泛抗菌,安全环保且无耐药性 银离子杀菌的历史由来已久,古时就有伤口覆盖银片消毒、用银碗盛羊奶不腐败的说法,古希腊用银器来盛装饮用水,现代则将铜银过滤器应用于医院的供水系统,以便杀灭军团菌;由于银的昂贵和抗生素的出现,人们逐渐放弃了使用银杀菌,而耐药菌的出现,使银离子抗菌剂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银离子敷料是具有开发网络结构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与1.2%的银离子复合而成,在创面内经氧化后形成活性银离子[3],与蛋白组织微生物细胞壁中的多重成分[4]、酶类及DNA[5-6]等结合,干扰细菌基因复制、细胞功能,从而有效抑制并杀灭伤口表面常见细菌如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革兰氏阳性/阴性致病菌;不同于抗生素的是银离子抗菌时细菌菌株不会发生耐药性改变,具有不导致耐药性产生的特点,抗菌性能好;且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及实验室分析,低浓度释放的银离子不经过体内代谢,无毒害作用,安全环保[7-9]。

2 银离子敷料在伤口治疗中的应用

2.1 急性伤口 急性伤口指突然形成且愈合较快的伤口,如择期手术切口、Ⅱ度烧伤烫伤伤口、表层皮外伤、皮肤急性放射性Ⅰ度损伤等创面。熊雪荣等[10]报道, 562例Ⅱ度(浅Ⅱ度、深Ⅱ度)烧伤面积为4%~35%的患者,观察组280例 四肢采用银离子敷料覆盖,其上覆盖薄棉垫一层并包扎,躯干、颈部采用银离子敷料覆盖半暴露疗法,头面部采用暴露疗法,其创面分泌物天数1~3 d,患者高热天数3 d,愈合时间浅Ⅱ度(8±3)d深Ⅱ度(14±4)d,对照组282例 使用传统无菌棉垫包扎换药,创面分泌物天数 3~7 d,高热天数 15 d,愈合时间 浅Ⅱ度(12±5)d深Ⅱ度(25±6)d。张兰等[11]报道,96例烧伤面积10%~40%的患儿,使用银离子敷料能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明显减少创面渗出及换药频率,其抑菌效果与作为烧伤创面抗感染经典用药的磺胺嘧啶银霜相比无明显差异,且使用银离子敷料不易产生耐药性,也能避免因外用药的使用导致薄痂形成,揭除薄痂使创面加深的副作用,与周潘宇等[12]报道一致。 黄冰等[13]报道22例放疗中、后出现0度以上创面合并感染的放射性皮炎患者,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脓性分泌物后,用维B12混合液涂擦患处,待皮肤吸收后将修剪合适的银离子敷贴贴于创面,对照组21例清洗创面后用维B12混合液涂擦患处,暴露创面,3 d后观察,无论在疼痛缓解及治疗效果上,银离子敷贴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与陶玲玲等[14]报道一致。蔡蕴敏[15]报道,一例乳腺癌慢性皮肤放射性皮炎伴溃疡、病程2年的患者,入院后创面采用生理盐水涡旋样冲洗,清除腐肉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拍干,然后用银离子敷料贴于创面,外层敷料用网眼无菌纱布及绷带包扎,观察9次更换敷料后,局部伤口明显干净,肉芽增生良好;18次更换敷料后,伤口基本愈合;21次后,局部完全愈合,随访3月无复发。车祸、高空坠落等意外受伤患者,除了发生严重骨折外,往往伴有大面积组织的缺损,传统换药使创面逐渐被肉芽覆盖,或者使用VSD行缺损面负压引流,但二者组织仍需要进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术来弥补缺损,袁颖等[16]报道,一例足踝部延迟愈合大面积组织缺损的病人,予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去除周缘干硬无活性的皮肤后,用银离子敷料覆盖伤口,外层用普通敷料固定的换药方法,4 d后肉芽组织爬行良好,组织缺损明显改善,6 d后渗液明显减少,肉芽组织呈粉红色,创面明显缩小至约4 cm×3 cm,深约0.1 cm,伤口创缘皮肤爬行良好,带药出院,1月后随访,患者伤口完全愈合,为银离子敷料应用于大面积组织缺损提供了可能性。

2.2 慢性伤口 慢性伤口是指无法通过正常有序而及时的修复过程达到解剖和功能上的完整状态的伤口,一般可分为五大类:静脉性溃疡、动脉型溃疡、糖尿病(足)溃疡、创伤性溃疡,压力性溃疡。张俐等[17]报道,将糖尿病足感染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取湿疗伤口敷料治疗,观察组采取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治疗,治疗后1周对照组有47例细菌培养阳性,观察组有12例培养阳性,治疗4周对照组显效率36.51%,有效率25.40%,基本治愈率7.74%,观察组显效率66.67%,有效率39.68%,基本治愈率20.64%,完全治愈率3.17%,提示银离子敷料可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加快创面愈合,联合水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较湿疗伤口敷料疗效更优,同时具有良好的护创作用。吴玉琴等[18]报道,21例(28处)Ⅱ、Ⅳ期压疮伴感染的患者,使用银离子敷料包扎伤口,治疗3周后与对照组(使用聚维酮碘纱布包扎伤口)相比,压疮愈合分值评分:试验组为(7.34 ±2.15)分,对照组为(10.26±2.09)分;3周内换药次数比较:试验组为(9.02±1.13)次,对照组为(15.22±2.32)次;试验组创面愈合16处,显效9处,有效2处,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愈合3处,显效8处,有效10处,总有效率70.0%,提示银离子敷料治疗难治性压疮安全有效,同时可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换药时间,减轻工作量。当各种原因引起伤口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和脓性分泌物或渗出物时,提示伤口出现感染,感染的发生严重干扰和阻碍了伤口的愈合,使伤口迁延不愈。除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全身治疗外,伤口换药所采用的敷料对于局部感染的控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齐燕[19]报道,在腰椎手术伤口感染的30例患者中,使用银离子敷料后3周,创面愈合19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换药,创面愈合3例,总有效率73.33%,提示感染性伤口短时间应用银离子敷料更加安全有效,与苏天兰等[20]报道一致。马红梅等[21]报道, 60例下肢感染难愈的患者,观察组30例采用创面覆盖银离子敷贴换药法,与对照组28例采用传统换药法对比,治愈高峰明显缩短,且观察组无一例并发机械性损伤、疼痛及周围组织浸润,确认银离子敷料治疗慢性感染性伤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3 展望

目前,关于银离子敷料治疗伤口的报道绝大多数都肯定了其效果和应用价值,但部分报道是个案研究或经验治疗,对实验的可重复性有较大影响,病例数足够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较少,说服力不足,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仍需进一步研究与优化。

[1] Kannon GA,Garrett AB.Moist woundhealing with occlusivedressings.A clinical review[J].Dermatologic Surgery,1955,21(7):583-590.

[2] Rustogi R,Mill J,Frasre JF,Kimble R m.The use of acticoal in neonatal burns[J].Burns,2005,31:878-882.

[3] Ovington LG.The truth about silver [J].Ostomy Wound Managa,2004,50(9):1-10.

[4] 袁鹏,何宏平.银系无菌抗菌剂的研究进展[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2,28(10):5-9.

[5] Modak SM,Foc CL.Binding of silver sulfadiazine to the ceilular component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J].Biochemical Phamacology,1973,22(19):2391-404.

[6] Wells TN,Scully P,Paravicini G,et al.Mechanisms of irreversible inactivation of phosphomannose isomerases by silver ions and tlamazine[J].Biochemistry,1995,34:7896-7903.

[7] Wilkinson LJ,White RJ,Chipman JK.et al.Silver and nanoparticles of silver in wound dressing:a review of efficacy and safety[J].J Wound Care,2011:20(11):543-549.

[8] Percival SL,Thomsa J,Linton S,et al.The antimicrobial efficacy of silver on antibiotic-resistan bacteria isolated from burm wounds[J].Int Wound J,2012,9(5):488-493.

[9] Belcaro G,Cesarone MR,Errichi BM,et al.Silver oxide ointment wound dressing in venous ulcerations:hone,self-management[J].Panminerva Med,2011,53(3):29-33.

[10] 熊雪蓉,邝红芬,梁顺兴,等.纳米银医用敷料在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134-1136.

[11] 张兰.纳米银无菌敷料在小儿烧伤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1,22(2):135-136.

[12] 周潘宇,夏照帆,贲道峰,等.爱康肤银离子敷料在小儿浅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32(12):1321-1323.

[13] 黄冰,任道琼,张玲,等.美皮康银离子联合维生素B12混合液治疗放射性湿性皮炎感染创面[J].护理学杂志,2011,26(13):53-55.

[14] 陶玲玲,邢桂红,鲍婷婷.银离子敷料治疗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皮肤溃疡[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3):2092.

[15] 蔡蕴敏.银离子敷料治疗一例慢性放射性溃疡的体会[D].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6届造口、伤口、尿失禁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9.

[16] 袁颖,王春燕.1例延迟愈合大面积组织缺损病人行银离子敷料治疗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8):2111.

[17] 张俐,马建新,张会峰.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与湿疗伤口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疗效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8):4002-4003.

[18] 吴玉琴,卢姝姝,金磊磊,等.银离子抗菌敷料在压疮感染性伤口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5(9):2079-2081.

[19] 齐燕.银离子敷料在腰椎手术感染伤口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2(6):115-116.

[20] 苏天兰,时利群,李伟人,等.银离子敷料在感染性伤口的应用效果观察[J].贵阳医学院院报,2010,35(4):390.

[21] 马红梅,李彦,魏现娟.银离子敷贴治疗下肢感染30例疗效的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5):124-125.

陈璐蔓(1985-),女,四川新津,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R472,R473.51

A

1002-6975(2015)03-0212-03

2014-07-10)

猜你喜欢
银离子渗液肉芽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新型吸切器切除吻合口肉芽组织的疗效*
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应对方法的研究进展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防漏膏在PICC置管术渗液中的应用
高渗盐水纱联合优拓对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效果观察
美容点痣扫斑笔
美容点痣扫斑笔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Ⅱ型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