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影响及解决策略

2015-03-19 17:55钟韬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英语语音负迁移

客家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影响及解决策略

钟韬

摘要:客家方言作为语言变体的一种分支,有其独一无二的音律,其在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势必会成为一个影响因素,阻碍他们的言语习得,用迁移理论表示,即为负迁移影响。本文通过对客家方言以及英语语音系统的对比,分析出前者对后者产生负迁移影响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策略以降低此迁移影响的程度。

关键词:客家方言;英语语音;负迁移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客家方言,俗称客家话,是汉语的一种语言变体。使用这一语言的群体我们称之为客家人,广东的梅州被视为当下中国的客家都汇。作为一个客家人,笔者观察到许多客家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时,常常会受客家方言的影响。例如,/n/和//两个音标经常会被混淆。一旦错误或者不标准的音标发音深植于学生的脑海中,不仅会阻碍他们对于单词的记忆,也会对他们的听说读写方面产生负作用,甚至打击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一、客家方言的发展

客家方言作为汉语的七大方言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南方客家族群、亚洲东部及东南部的一些国家,甚至是世界各地。客家人最早的祖先大多来自中原地区的河南、陕西一带,并把那个时代的地方方言一起带到了南方。很多古老的语言特征在现代客家方言中清晰地呈现出来,譬如,客家语中音节尾塞音t、k、p依旧存在,而现代普通话中却无法找到此类发音特点了。随着近几十年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及地区交流的日益频繁,许多学者把目光从单方面研究客家方言转移到将客家方言与多种外语进行对比分析。国外的一些学者也尝试着去探索客家方言的特性,并为客家人能学好英语贡献着自己的一分力量。这其中包含了学者唐纳德·麦基弗在1905年出版的附有详细英语发音标注和英文翻译的广东客家方言字典,还有蒙泰洛为客家方言而编写的著作——关于客家方言在音韵学、句法学和词汇学角度的语言学研究。

二、客家方言与英语语音的差异

从世界语言系统来看,客家方言与英语完全属于不同类的范畴。前者属于汉藏语系,而后者属于印欧语系。

(一) 元音对比

(二) 辅音对比

在翟时雨(2005)的著作中,他把梅县的客家方言辅音归类为十七种;而相对于客家语,英语涵盖了更多的辅音,达到二十八种。从细的方面来说,它们在爆破音及塞擦音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在爆破音归类中,英语涵盖了六个爆破音,且可分为清音和浊音,例如,/p/和/b/。相对地,客家方言中并没有浊塞音,只有两类清塞音,一类为不送气塞音,包括/p/、/t/以及/k/,另一类为送气塞音,有/ph/、/th/和/kh/。因此,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生极易将方言中/p/、 /t/、/k/三个音与英语中/b/、/ d / 、/ g /三个音混淆。在塞擦音中,英语和客家方言各有两种,前者为/tʃ/和/d/,后者为//及/thh/。/tʃ/和/d/分别是清音和浊音,而//是不送气浊音,/tsh/为送气浊音,所以,客家学生在读/tʃ/、/d/两个音时经常无法准确发音。除了爆破音和塞擦音,边辅音/l/也需要注意,因为,客家方言中的/l/只出现于元音之前,而英语中的/l/除了上述与客家语相同的规律外,还包含了另一个用法,即/l/用于单词音标的末尾位置,如,单词single、little。当然,客家方言辅音和英语辅音中也有个别相似的发音,例如,鼻音/m/和/n/,两者语言中有着较相似发音音位,所以,客家学生对于它们的掌握相对其他辅音会较为轻松。

(三)语气、语调对比

英语这种语言属于具有语调(intonation)的语言,具体来说就是升调、降调、升降调以及降生调,具有很强的抑扬顿挫之感。相反的,客家方言不属于这类语言,人们对于语句情境的区分主要靠的是语气(tone)。根据李新魁(1991)的归纳,客家方言语气音节可分为六种,分别是阳入(lower entering)、阴入(upper entering)、上声(fall-rise)、去声(falling)、阳平(lower level)以及阴平(upper level)。例如,Can you open the door?/Which one do you like best?/I’m a Chinese. 这三句分别是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和陈述句。而将这些语句翻译成客家方言的话,就无法靠语调具体划分这些语句了,只能通过语气来辨别出不同的语言情境。

三、减少客家方言负迁移对策

(一) 教师方面

首先,每一位英语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在英语技能及语音方面的知识系统的完善,以防客家方言在英语习得中产生负迁移影响。客家地区的英语教师大多数都是本地人,一方面教师们要自我消除语音方面的负迁移作用,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降低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受到方言影响的程度。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是教师本身要有准确、流利的发音以及语音语调。

再者,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使语音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也可以组织一些小活动来增强语音训练,例如,英文电影中对话模仿、绕口令等。语音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对于客家学生受负迁移影响产生的语音问题应给予足够重视,特别是客家方言中常常出现的迁移音素,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去讲授每一个音标,即要侧重于两种语言的语音音素差别的对比;另一方面就是不要把语音的练习孤立起来,而应把它们放进句子或文章之中进行训练。

(二) 学生方面

首先,客家学生应对英语的学习,特别是发音要充满信心。客家方言像许许多多地区的方言一样,在某些发音方面确实存在与英语有较大差异的地方,导致负迁移的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改变。而实现改变的前提条件就是学习者主动地去摸索、比较方言与英语语音之间的差别之处,找到自身语音的不足,并通过系统、规范的训练提升和完善英语发音的目标。

另外,客家学生应进行系统的英语语音练习,并把重点放在听力及朗读方面。每天一定的听力训练量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英语语音的敏感度,学习者可以利用课本后附带的光盘、磁带以及一些英语频道、电影来进行课内外相应的练习。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口语语音以及听力的提高,客家方言区学生在阅读时应重点关注英文发音中重音、韵律及抑扬顿挫各个方面的应用习惯和规律。

对于客家学生学习英语语音来说,客家方言的影响是最大的阻碍因素。在探索客家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影响的过程中,对于两种语言在辅音、元音以及语气、语调层面的对比将会帮助教师进行各种错误的分析,并探索解决客家方言负迁移影响的方法。语音是组成语言最基本的元素之一,笔者希望通过本篇文章对客家方言及英语语音系统的对比分析,使母语为客家方言的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语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在英语口语方面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Maciver, D. et al.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Hakka Dialect as Spoken in Kwangtung Province [M].Shanghai: The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905.

[2]Mantaro J. H. The Hakkrr Dialect: A Linguistic Study of Its Phonology, Syntax and Lexic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3.

[3]李新魁.广东的方言[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4]翟时雨.汉语方言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苑莉

高校教学

曹佳/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天津300300),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在读博士(北京100089);苑辉/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天津300300)。

猜你喜欢
英语语音负迁移
微课环境下英语语音教学新模式探索
汉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启示
中文母语对日语语序及动词学习的正负迁移
法语第二外语教学中英语的迁移作用分析
少数民族预科英语语音课程建设研究
试析韩语汉字词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学习韩语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关于大学英语语音的语用研究
语音层面英语歧义及其消解浅析
情景整合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学习中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