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艺术对临贺故城景观艺术的再现

2015-03-20 20:22李腾
文教资料 2015年1期
关键词:故城宗祠数码

李腾

(贺州学院 设计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数码艺术对临贺故城景观艺术的再现

李腾

(贺州学院 设计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数码艺术不断应用于城市景观艺术建设,文章以临贺故城为研究案例,分析数码艺术在城市景观艺术建设中的重要应用对于城市景观艺术再现的影响和作用。

景观艺术 临贺故城 数码艺术

1.数码艺术和传统艺术的不同点

1.1 数码艺术和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

数码艺术和传统艺术形式不同,数码艺术更具有新时代的精神文明气息。数码艺术是计算机数字艺术发展的分支,作为新时代的高科技产物,数码艺术能够为城市景观艺术和景观氛围带来新颖的气息和无限的创意。数码艺术来源于科学技术,作用于城市的景观建设。作为市民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欣赏景观,使用数码艺术创造的景观在表现形式上和传统艺术有着鲜明区别。数码艺术的表现形式具有动态连续和多感官体验的特点,在风格上具有现代及后现代艺术设计思潮的特征。

1.2 数码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工作方式

传统景观艺术需要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景观在建成以后可能由于长时间使用而破旧损伤,这时候需要人为修葺,除此之外不需要人力建设。传统景观艺术在工作方式上较为生硬呆板,一般以陈列方式为游人和看客提供欣赏价值。电子艺术则较为灵活,其工作方式凭借机械和仪器更方便控制。数码艺术摆脱了传统景观艺术使用的实物媒介,如古亭、假山等,转为使用计算机技术中的光影和声音等,并且可以进行层出不穷的媒介转换。常用的计算机显示器只是数码艺术中的一个表现媒介。同样的数码作品用不同媒介表现,展现出的效果会有很大差异。数码艺术在这一点上与传统艺术有着显著区别,它是一种更先进的表现手法。

1.3 数码艺术需要高新技术完成

数码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根本差异在于数码艺术的创造技术具有虚拟性。数码艺术的组成部分均由计算机编程技术完成,意味着创造数码艺术的人员均是计算机设计和编码专业的人才,需要经过完善和专业的团队合作,利用景观艺术的立体思维和三维构架能力,创造出动态立体、直观的数码景观艺术。创造数码艺术的过程中充斥着艺术创造的创新思想。

2.临贺故城的数码艺术应用

数码艺术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设计手段使得城市景观建设更耳目一新,在中国各大都市都出现了基于数码艺术的城市景观设计案例,在人们不禁唏嘘的同时,数码艺术的应用价值逐渐被人们理解和认同。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人们对于电子设备和计算机高新技术的需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电脑科技的快速发展下,数码电子装置利用其丰富靓丽的表现形式,不断在很多公共艺术领域大放异彩。这种情况影响了位于边远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临贺故城。

2.1 临贺故城的传统景观艺术

著名历史文化胜地临贺故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贺街镇,其修建时间悠久,是古代始西汉朝代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时期的历史古城。临贺故城建筑宏伟、庙宇众多,拥有大大小小的城址和古墓群,使得人们对临贺故城充满了好奇。临贺故城具有4个主要城址,它们分别是旧县肚城址、洲尾城址、河西古城、河东古城。另外还包含了6个主要的古墓群、2座寺庙和一处宋代营盘。临贺故城包含了各类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物,其古色古香的典雅气质引来了大量游人看客的瞩目。临贺故城内部零零散散的寺庙、祠堂、文庙、街道、古井和民居吸引了众多远道而来的远方旅客。临贺故城具有清晰的历史脉络,由于历史悠久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气息,现已成为广西少数民族自治区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明古城。

2.2 临贺故城的文化历史

在广西,临贺故城几乎人尽皆知,这座古城饱经历史风霜,至今依然以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屹立在美丽的广西东部。说起临贺故城的传统景观艺术可谓比比皆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当属临贺故城的宗祠。临贺故城的宗祠群囊聚了多元丰富的语言、族群和价值体系。临贺故城独特的传统景观艺术对研究和了解民俗、民族、历史、语言和遗传学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临贺故城的“临贺郡”、“贺州”、“贺县”等衙门的所在地到现在已经有了将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国务院在2001年6月25日正式公布了临贺故城的罗氏宗祠、刘氏宗祠、莫氏宗祠三个宗祠是我国第5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由此可见,临贺故城的传统景观艺术造诣之深、影响之远。

2.3 临贺故城的现代数码艺术

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传统景观设计的推陈出新,计算机数码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数码电子装置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现在的临贺故城正进行着古为今用、在传承中创新、继承并发扬的景观艺术改革。户外水景喷泉、灯柱、LED光柱、电子屏幕等高科技的数码艺术景观在临贺故城古色古香的环境下相映成趣、蔚为壮观。由于时代变迁、历史沧桑变革,临贺故城不少古迹已经残损。现代计算机数码技术能够有效还原和再现临贺故城的历史原貌,人们从前只能靠联想想象临贺故城的全貌,而现在数码艺术凭借编程能力和光影的创造能力能够为人们再现当初临贺故城。数码艺术和临贺故城内部环境的互相融合,现在的临贺故城已经形成一道道具有时代气息的靓丽风景线,更增添了临贺故城的观赏价值和观赏趣味。

位于贺州市贺街镇的刘氏宗祠、黄氏宗祠、岑氏宗祠、莫氏宗祠等宗祠是临贺故城的著名景观。随着时代进步和技术水平提高,“数码空间”、“数码装置”不断被人们搬到古建筑的再现创造中。作为“新型艺术”的重要一份子,数码艺术为临贺故城的室内外空间设计带来了十分新颖的艺术表现。闪烁在临贺故城宗祠下的五彩灯柱仿佛给庄严沉重的宗祠赋予了庆典般热闹的氛围,让这座被历史淡忘、被风雨摧残的历史古城旧貌换上了新颜;五光十色的LED光柱将静谧素雅的临贺故城点缀得分外妖娆,仿佛人们已经忘记它经历过千年历史、深藏过无数动人故事。临贺故城换掉了悠久历史带来的凝重感,转而被新时代赋予更先进的现实意义,这也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表现。经历新时代挥洒出的这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的临贺故城将会以更引人入胜的艺术景观吸引人们驻足远望。

3.数码艺术作用于景观艺术的重要应用

3.1 模拟声光电特效

有一年的上海电子艺术节中,一个叫做“河流体”的开幕式以强大视觉冲击让人印象深刻,十分具有震撼力。“河流体”贯彻了将“自然、建筑、人”融合的设计理念,通过散点式的演出配合形式在上海市浦东张家浜河道水面上奉献了一场流光溢彩的灯光特效表演。通过模拟声光电等特效,数码艺术在高科技技术的辅助下实现了传统意义上的表现内容,在绚丽宏伟的效果中数码艺术充分渲染了景观氛围,以视觉和听觉等多方位的感知体系编织景观中的各个影像。“河流体”演出当时绚丽华彩的景观令围观群众体验到了新潮和时代感。对于景观设计人员来言,采取互动艺术装置结合表演设计的表现手段,能够给都市中的广场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随着近几年中国环境保护建设的大力开展,苏州金鸡湖为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大力建设绿地公园,为了节约土地面积,苏州金鸡湖为当地游客展现了激光喷泉艺术的时尚美感。激光喷泉艺术采取了预先设计的激光表演结合音乐演奏和喷泉场景,在唯美的场景下,音乐随着喷泉的动感流泻一步步进入人们的心怀。

3.2 结合室外景观模拟真实场景

2008年的上海电子艺术节,徐家汇港汇广场的“金色的钉子”装置为人们展现了现代数码艺术的创造力。“金色的钉子”是计算机数字技术和室外建筑设计相互结合的产物。“金色的钉子”以点缀形式丝丝入扣、动人心弦地将人们的联想展开了丰富深邃的拓展。“金色的钉子”的外形是由四面立体的LED方柱组成的,它们表演着巨大钉子被敲打入地面的画面,另外地面上的几处钉子被插入地下的痕迹清晰可见,再加上扩音器的效果,整个画面十分真实。该数码艺术的设计意义象征在肥沃的土地种下以后的希望。

3.3 结合自然植物景观模拟超现实场景

将自然植物景观和数码艺术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使虚拟场景更真实立体。这样的方式具有的优势在于景观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户外场景中面积巨大的绿色占地面积,将更多的关注重心放到硬质景观设计上,植物方面的景观设计人员只需要单方面配合协助,简单的设计方法使得设计人员不用将精力放到数码互动装置与植物场景的互动上,转而使用炫彩的灯光与大面积的绿色植被相结合,这样的设计显然更具有创意。这种结合自然植物景观的模拟方式同样适用于绿地公园。

结合自然植物景观模拟超现实场景使用的是多方位的触控屏幕、LED电子显示屏、激光、声控等作为表现媒介,感官上的多重体验使景观更生动;结合自然植物景观模拟超现实场景以程序自动设置或者人机互动为交互方式,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更方便控制,有利于避免外界天气的干扰。这一模式更需要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同时要求设计人员具有一定的艺术内涵。

4.结语

随着时代变迁,数码艺术不断以新颖方式为人类的景观艺术设计带来积极因素,临贺故城也不例外。本文通过研究数码艺术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分析临贺故城的人文、地理、历史环境及新的设计表现为案例,深入分析数码艺术对人类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最后针对数码艺术的重要应用进行了延伸和拓展,阐明了艺术设计者需要不断进取、努力学习新技术的现状,同时说明了创造力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研究,不难发现数码艺术的显著特点是将技术和艺术相结合。

目前在景观设计中,数码艺术装置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环境中展现空间特质。在景观设计的初期,数码艺术和技术对景观设计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景观建模这种可视化的数字技术给予无数成功方案巨大的帮助和现实意义。数字化将成为景观艺术文化传播的必然选择。如何利用好这样一个工具传递艺术家的想法,将是设计师们需要不断努力并实践的课题。

[1]郭选昌,邓义勤.从公共艺术谈互动雕塑的发展[J].艺术探索,2008,(01):15-16.

[2]宋扬,杨恩慧.从公共性试论数码艺术与公共艺术的协奏[J].美与时代,2008,(09):8-89.

[3]刘宁.浅谈交互设计在国内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11(02):58-59.

[4]鲁雯.公共空间设计中互动性的数码表达[J].装饰,2010(10):55-56.

2012年度贺州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 2SKZX06),2013年度贺州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乡土建筑与景观设计教学团队(编号:hzxytd201309)。

猜你喜欢
故城宗祠数码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费县故城勘探报告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Naim Audio Uniti Nova数码播放/放大器一体机
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航拍图
慷慨宗祠祭先贤
若使梦至故城
福建古田杉洋宗祠遗产调查记
Who am I?5款不可貌相的数码利器
《数码家居》2009年下半年推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