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贯彻基础教育改革思想的思考

2015-03-20 20:22蒋晓路
文教资料 2015年1期
关键词:共同体师生目标

蒋晓路

(扬州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农村小学贯彻基础教育改革思想的思考

蒋晓路

(扬州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反思农村小学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过于统一规定的旧现象,突出生命化教育理念的新思考;反思师生共同体这一热话题,突出教师平等对话的冷思考;反思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这一浅问题,突出学生独立思考、选取适合的谈论内容和教师有效指导的深思考。

生命化教育 师生共同体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

基础教育改革思想留存着每一位乡村小学教师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愿望,是教师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理性思考的点滴汇聚。教育家洛克认为,“思想是心灵的一种动作”[1],当心灵跳动起来的时候,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反思旧现象、热话题和浅问题,进行新思考,生产出属于自己的“新产品”。

一、反思“旧现象”,突出“新思考”

农村小学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的制定方式已经习以为常,但是过于统一的学习目标、方式和评价规定,需要我们换一种思路反思,从旧现象中发现新问题,并由此展开新思考,在农村小学倡导生命化教育理念。生命化教育始终关注生命的差异,努力成全所有生命各不相同的发展目标[2]。

生命化教育提倡个性化学习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教学中,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这个学习目标是富有弹性的。个性化学习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目标,也就是无论每位学生学习成绩优弱与否都需要达到的目标。如小学数学概念的学习,每位学生须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舍弃非本质属性;提优性目标,班级中的大多数学生都需要达到的目标;发展性目标,班级中的少部分人能够达到的目标。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根据长方形可以设计出有个性的生活物品,每位小学生的美术基础各不相同,学习目标自然各异,不仅要照顾到美术基较差弱的学生,也要考虑一些美术基础较好的学生,让每位学生通过自己的美术作品绽放笑容之花。其次,倡导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中,良好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以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为出发点,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如讲江南水乡建筑时,应让学生感受到建筑与周围的水和小桥融合一体时,景色才凸显美妙和谐,同时突出建筑与景相融合这一重点。通过观察自己家乡的建筑与江南建筑照片,将不同季节的两地建筑照片进行比较,既让学生发现融合之美,又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高想象性思维能力。第三,倡导个性化学习评价。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不同的“样子”[3]。个性化学习评价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可能有些学生学习成绩暂时不能令教师和家长满意,但只要态度认真,勤奋好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按照老师的建议及时改进,就理应得到教师的赞赏。个性化学习并非让学生不关心自己的学习结果,而是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作出应有评价,将学生成绩进步归因于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反思“热话题”,突出“冷思考”

针对关注度较高、众人点赞的师生共同体教育话题,要敢于“鸡蛋里面挑骨头”,觉察“热话题”中的新问题,由此进行冷思考。

《荀子·大略》中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此话凸显了教师的独特价值,也说明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兴旺离不开一流的小学教师。一流的教师必须善于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构建和谐的师生共同体。教师每日书写的学科教学日记是反思和创新学科教学的有效方法,是成为一流新型教师的重要途径。同时,教师不仅要进行每日的教学反思,更要通过阅读相关的教育书籍修补自我的“漏洞”,及时发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与先进教师教育方式的差距,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反之,教学日记将流于形式,因为平淡无味而失去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经常反思教育技巧。教师的教育技巧并非是单纯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而是根据遇到的突发情况能够进行随机应变的处理,也就是具备良好的教育机智。低年级的小学生思维水平处于形象思维阶段,高年级的小学生思维水平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教师应给予重视,采用活泼的教育方式。这种活泼的教育方式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内容可以是多元的,不应全是引用教育名家的语言,也不是教师教加学生学,而是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形成学生式的教师与教师式的学生,最终目的是形成“和声”。

农村小学也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探索,教师应把教室作为师生对话和组建共同体的重要基地,清晰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精神对于构建和谐共同体的重要性。正如教师解惑,不是学生产生疑惑之后,教师立即为学生解答疑惑,而是先让学生产生疑惑,自己尝试解答,教师再给予指导,参与到学生的思考讨论之中,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探究能力。当前,农村小学教师对“共同体”意识的认识还存在明显不足。从共同体的人员构成上看,共同体人员不仅包括与教师直接交往的人员,如学生、家长等,也包括教育名家、最美乡村教师代表,如,央视评选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杰出教师代表等。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识到,教学相长中的“长”,既是教师或学生的成长又有师生或师生与其他群体的共同进步,即“长”的主角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和其他群体。教师必须与共同体的其他人员或群体构建民主平等的关系,共同交流教育心得,分享教育教学资料,相互鼓励,去除农村小学教师个人学习生活的“苦闷味”。在这样的“进步家园”中,反思教育教学行为,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升教师自我教育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快乐成长,同时,教师能感受到使命的光荣和共同成长的幸福。

三、反思“浅问题”,突出“深思考”

仅仅凸显某种教育现象的表层问题属于浅问题,需要透过表层,抓住实质,在深层次上展开深思考。合作学习的形式化是一种浅问题,这是众人注意到的教育现象,需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农村小学在践行合作学习理念方面没有落实在课堂教学的本质上,合作学习多流于形式。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的区别在于,合作学习是在学习过程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4],合作学习解决的是拔高性知识,而个体学习解决的是基础性知识。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独立思考。没有经过学生自己认真思考而进行的合作学习会失去应有功效,缺乏学生自己的理性认识,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不会有深度可言,对小组内的个性见解也无法发表观点明确评论,不利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实自己的学科知识。如小学数学“角的度量”一课中,度量的重要特性:任意放置的不变性、待测量角的顶点与边长与量角器重合,量角器上的数值就是待测量角的大小、待测量的角可进行有限分解,将每次测量结果相加,最终结果不变。学生对这些重要特性有了理性认识后,再进行合作讨论,可起到提优的作用。小学合作学习需要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并非所有的学科教学内容都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应选取一些容易产生“百家争鸣”的,学生个体无法完成的内容,最后由学生在头脑中加工成为知识。如在小学语文课本《詹天佑》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教师让学生对文中的“毅然”和“马上”这两个词语进行解析。有同学认为詹天佑当时毫不犹豫,他深深爱着自己的祖国;也有同学认为詹天佑稍加犹豫过,因为当时的技术落后,地形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可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最后产生一致观点:为了祖国,詹天佑毫不犹豫地去做了。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不是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而教师却在黑板上板书,即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教师板书腾出了时间。如在小学数学“数的运算”中,在含有加减或乘除的运算中,可以通过移动数字位置使计算简便。在计算“55-20+25-10”时,小学生对加减的变与不变疑惑不解。这时,教师应告诉学生,加减符号可以看成火车车厢相连的挂钩,各个车厢之间可以任意连接,同样在上式中也可以这样。可以通过调整火车车厢的位置让运算简单起来。但是,在调整车厢位置时需要把前面的加减“挂钩”一起领走。“-20”“-10”这两个数字连续相减,即将这两个数字连续相加再减去和值。当教师这样解答时,有部分学生可能依然难以理解,教师可拿生活中的物品告诉学生:如想把手中的筷子扔出去,可以一支支地扔,也可以把一双筷子组合成为整体,一起扔出去。学生有疑惑,对合作学习是好消息,如果没有教师参与解惑的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学习就成了刺不破的“窗户纸”。

[1]洛克.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13.

[2]张荣伟.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77.

[3]何洁,伍红林.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9.

[4]金成梁,刘久成.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47.

猜你喜欢
共同体师生目标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体的战斗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