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担当意识的培养

2015-03-20 20:22王义全
文教资料 2015年1期
关键词:法纪学会责任

王义全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浅析当代大学生担当意识的培养

王义全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大学生担当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这关系青年一代能否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培养大学生的担当意识是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担当意识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索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加强大学生担当意识培养的有效机制。

大学教育 德育 担当意识 培养途径

大学生是社会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与丰富的知识文化储备,是一个社会优秀道德水平与较高文化水平的代表,他们承担推动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责任。大学生担当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这关系着青年一代能否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

一、当前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因素

(一)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社会道德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担当意识难免受到影响。

(二)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

“90后”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受到过分溺爱与过分的期望,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教育观念驱使下,一些家长往往只注重孩子竞争技能的培养,培养的目标体现了实用性、功利性,如获得更好的职业、取得更多的经济回报,家庭把过多精力放在了大学生的学习、竞争技能的培养上,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养成,往往表现为自私自利、高分低能、畸形发展,对家庭对社会缺乏起码的担当意识。

(三)受到教育因素的影响

目前受就业、“质量”等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只唯课堂、只靠课本、只讲成绩,关注考试成绩、四六级考试能否通过、计算机水平和学术性学科性竞赛成绩等,倾向于知识取向,往往重视政治方向的教育,忽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教育,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教育,重视专业知识学习,轻视思想改造。

(四)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学期间对自己的学业不负责,不思进取,失去了方向和动力,作息时间混乱,随意旷课,考试作弊等行为普遍发生。二是自我意识过强、不愿付出、依赖别人、人人为我的观念;某些“90后”大学生注重自我权益,淡化个人责任,表现为唯我独尊、我行我素;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贪图享受,无意奉献;纵容权利,漠视义务,晚上上网白天睡觉是“生活习惯”,家里的事不闻不问,与己无关。三是自我约束能力太差,行为过于偏激。上网成瘾,迷恋虚拟,信仰缺失。这些现象体现出大学生自我教育存在严重不足,自我担当意识培养严重缺失。

二、大学生担当意识培养的路径

担当之人,要有勇担重责的魄力,承担责任是对一个人价值的衡量。当一个人能够对自己负责时,他就具备了独立的人格和行为能力;当一个人能够对他人负责时,他就具备了价值;当一个人能够担负重大责任时,说明外界的信任和寄托越大,他的存在对他人、对社会越有意义,越有价值。

(一)对自己负责

1.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当代大学生要坚持学思并重,通过虚心学习,善于思考、辨别善恶,以涵养良好的德行;坚持省察克制,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我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并及时加以遏制和克服;坚守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无人监督而肆意妄为;坚持知行统一,把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1]。

2.有较强的法纪观念。当代大学生要增强法纪意识,首先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法纪重要性,并使之成为一种内在要求,才能自觉遵守。其次,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树立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知道哪些是应该做或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或不可以做的。再次,要正确处理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培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培养严于律己、自控自制的坚强意志,做到在任何情况下,思想上不忘纪律观念,行动上不违反各项纪律和规章制度。最后,遵守法纪贵在实践良好的法纪修养是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的[2]。

3.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是非分明是一种求真的精神,明辨是非就是要做到求真、求实,不真则无以致善,有了求真,就能明辨是非,弘扬社会正气,抵御歪风邪气。是非分明是一种坚持原则的品质,辨明是非,就是把握判别事物的准绳,做到坚持原则,而不能随波逐流,做“墙头草”,不能做“好好先生”,四方讨好、八面玲珑、阿谀奉承,丧失独立的人格[3]。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有捍卫真理的勇气、实事求是的品质、勇于奉献的精神,努力成为一个修身正己、是非分明、品德高尚的人。

4.有良好的自制能力。要培养良好的自制能力,首先是积极学习科学知识,提高思想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其次是培养理性精神,控制自己的原始本能欲望。要强制自己按理性办事,用道德、法律和社会舆论约束自己,控制自己的原始本能,做一个理性的人,纯洁的人,高尚的人,一个德才兼备、身心康乐的人。再次是自觉向勇于改正缺点错误、实行严格自治自律的人物学习,从他们身上不断吸取精神力量。

(二)对他人负责

1.要诚实守信。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诚实守信,对国家、民族、工作、事业等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实事求是。在人际关系上,光明磊落,坦诚相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虚己待人,知错必改,努力做到言必有信,一诺千金,要继承和发扬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做一个真诚的人、正直的人。

2.要勇于承担错误。廉颇放下了“尊严”背负荆棘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虽然他受了皮肉之苦,却获得了心灵上的坦荡与尊敬。现实总是在警示我们直面错误,承认错误不等于自我毁灭,而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新生,直面错误不是受辱,而是一种反省历练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反省才能得到真实、纯粹的自我,逃避容易解脱难,只有直面错误,真正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人生,我们才能成为堂堂正正的人。

3.要学会主动承担责任。在责任面前,当代大学生不应推三阻四,而应该拿出青年人的做派,勇于担当。责任是一项义务,必须无条件地履行。对于亲情,父母倾尽一切地爱我们,我们也有责任让他们幸福;对于工作,我们负有将自己手头的每一件事干好的责任。一个人若连这些最基本的责任都不愿意履行,那么还能指望他为他人、为社会做出点什么吗?

(三)对社会负责

1.做好自己的事情。青年大学生应该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把握机遇,走全面成才之路。要全身心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全方位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是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适应新的环境和将来的工作。在大学中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以较快的速度融入社会,创造价值,回馈社会、回馈父母师恩和所有关注感恩的人、回馈曾经的努力和奋斗[4]。

2.关注社会公共事务,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大学生要主动发现,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热爱社会,亲近社会。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不断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对于参与公益活动的个人而言,在参与公益活动的同时,对其自身也是很有益处的。一方面,可以锻炼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和沟通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洗礼。在参与公益活动的同时,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以及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所能获得的快乐。

3.尽职尽责,共同协作,培养合作意识。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角色置身于广大的人群中,在交往与沟通中互相认识、互相理解、互相协作,构成一个巨大的、繁杂的、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网络。学会合作,就要学会宽容、友善。要善于与人和谐相处、平等相待、善于理解、尊重、信任和帮助他人,并以真诚、谦让的态度发展和保持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共同生活;要懂得顾全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

[1]李清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教文汇,2009(17):P50.

[2]顾坤华.大学生“自我论”新议[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02):P68-P71.

[3]欧阳慧.论大学生如何做人[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P51-P54.

[4]朱合理.大学生“学会做人”的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P497-P498.

猜你喜欢
法纪学会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加强法纪修养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从“三个结合”入手 扎实搞好法纪教育
敬法纪者最快乐
期望嘱托责任
学会尊重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