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对职校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2015-03-20 20:22刘珊
文教资料 2015年1期
关键词:职校素质情感

刘珊

(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 电气工程系,江苏 淮安 223001)

试论语文教学对职校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刘珊

(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 电气工程系,江苏 淮安 223001)

职校生素质的培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情感教育、美德教育、学习素质的培养,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涵养几方面,对职校生素质培养问题进行阐述,旨在探讨语文教学对职校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情感 教学 语言 素质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是一个重要问题。面对现在越来越激烈的从业竞争,用人单位已开始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学生能否顺利入行的弹性指标。在这样的时代,职校如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如何培养走上社会会做人、能做事、贡献大的优质从业者,已是一个日趋重要的课题。笔者就语文教学对职校生素质培养的作用阐述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情感教育

文以情、感人心。语文向来以引导对文章的情感体验为重要的教学目的。不管是写景、记事还是写人,都贯穿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语文教学以揭示文章的中心为任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表述。

1.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些写景抒情的文章,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那种真挚的情感洋溢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在教学时,应注重引导,那种情感会如水流一样注入学生的心田,润物细无声。在这样的课堂,有了山河美丽的感受,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会自然地增加对这方热土、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爱国,在一个当代劳动者的素养中,会是思想的基础、行动的指南,这是一个社会主义劳动者必备的思想素质。

2.热爱中国共产党。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讲一讲我们国家的历史,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对国家历史的了解,尤其是那个战火纷飞、风雨如晦的年代,每每讲起,都会让人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情感产生。讲一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通过教学反映出那时人们写作背景下的思想与生活,很容易引起学生关注。引导他们透过文学去了解那段历史,透过历史去了解那个时代,萌生对现今幸福生活的感想,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独立、发展、强大的重要作用,从而产生对中国共产党更深的感情。

3.关心他人,奉献社会。

“90后”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享有更多的照顾,也更受家人关注。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有时容易以自我为中心,难与他人相处。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更是一台大机器,舞台上有主角有配角,机器则需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位置上奉献他的力量,在社会生活中需要人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面对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关于社会合作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社会,一个人有所为、有所得,但“为”的意义更为重大。众人拾柴火焰高,事业红火靠大家。在这样一个讲究共同合作、讲究互相协作的时代,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更加懂得如何与人合作,更加懂得要有一颗奉献的心,让事业成为大家的事业,带来大家的共同进步。所以在讲授课文时,可以加入这些思想的讲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设计合作的环节,引导他们形成一种良好的职业观。

4.有更高的人生追求。

职校生大多来自普通的家庭,父母的文化层次不是很高,很多家长对他们的要求是能有个饭碗就可以了。然而,他们在青春时期,会有很多的迷惑和不解,遇到事情不能冷静、理智地处理,容易冲动,只考虑眼前,这对他们的成长非常不利。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贯穿对人生的体悟,对生活的体会,引导他们确立更高的人生追求,达到更美的人生境界,为了未来,为了真正的幸福努力奋斗,平稳地度过他们的青春期。

二、美德教育

中国是一个有着诸多优良传统的国家,传统美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对职校生应重视对他们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育他们在新时代能继承并发扬优良传统。语文这门学科,它的教育内容贯穿古今,教育方式更是古已有之,从春秋到大唐,从宋代到明清,从来没有断裂过对文的教育,也从来没有中断过对人的教育。今天,我们对学生的语文教育仍有必修的文言文及相关内容,我们还在学习古人的思想、文化,传统美德正通过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诗歌向我们呈现,让我们深受感染,更不用说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所以,语文教学可以通过一些促进记忆、讲解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我们国家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勤劳、善良、正直、勇敢。都说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现今虽然是一个科技较为发达的时代,但我们不能丢开勤劳这个“宝”,劳动会带来人的健康和美德,勤劳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尤其是即将走上社会要靠双手获取财富的职校生,教育他们勤劳可以培养他们美好的品德,锻炼他们的能力。善良可以带给他人幸福,濡养自己的心灵,社会呼唤善良的行为、善良的人,对即将走上社会的职校生,必须重视善良品行的教育。正直勇敢是立身为人的根本,它们往往与高尚联系在一起,教师应教好学生首先做一个正直的人,然后是一个能干的人。

三、学习素质的培养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世界,人们越来越重视知识的作用。所以,获得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善于创新,成了当今人才必备的本领,而这一切都会归于人的学习素质、创新能力。语文教学中贯穿的信息获取、理解、分析,以及综合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无疑契合了当今时代对人的学习运用能力的要求。

1.信息的获取。

常说语文教学是对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实,培养听读能力对人们获取日常信息是有很大帮助的。听,可以听广播,可以听报告,甚至可以听人们的街谈巷议。要听得好,能理解,理解透,都与语文所培养的听的能力挂钩。古人讲:耳聪目明为聪明,首先就是耳朵听得清楚,而这样的能力离不开语文能力的培养。

读,可以读报纸、读杂志、读专著,可以让我们获取信息,而如何读懂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而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享受更多的阅读乐趣,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方式,在不断地阅读中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2.理解、分析能力的锻炼。

我们有时对阅读内容一看即过,未留下什么印象,但若要从阅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解、分析的能力就必不可少。语文对语言文学、字词句篇的理解、分析在教学中占很大比重。学生认真学习语文,可以让他的理解、分析能力得到锻炼,这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语文教学涉及多种文体,要求学生能理解、分析各种类型的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对他们今后的深造或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实际运用会产生很好的引导作用。

3.创造力的启发。

在语文教学中,有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语言逻辑在大学是常见的科目,职校生的教育虽非等同于大学教育,但有关能力的深化培养可以将他们的人生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应贯穿思维训练、想象力锻炼的内容,语文教学在相关方面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现代企业的工作需要有很好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语言的丰富、知识的广博,对一个人这些方面能力的发挥有着重要意义。语文知识的平台可以让学生有对生活、工作更深的体验,受到更多事物的启发,从而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

语文,是一门源于语言的学问,语言的一个古老的也是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沟通。当今社会是一个人与人共同谋求发展的社会,世界各个地方的联系、交流更为频繁。在这个需要人交流、协作共事的社会,拥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显然对人的事业、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也更能让人获得成功。如何推销自己,如何获取信任,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受人欢迎、受人关注的对象,这些都离不开语言表达能力的融会贯通。语文所教授人们的语言逻辑、修辞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对口语能力的培养,必将促进人的语言能力的提升,语文强调的对话、应答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也将促进人的沟通、交流能力的发展。

我们要说话、要表达,不但有口头表达,更有书面表达,书面的交流是信息时代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微博、邮件及各种书信、协议等都需要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这些,可以在语文的学习中得到培养。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贯穿的教学思想及选择的表达方式都将影响这一切。我们重视语言的教育,也重视即将走上社会的职校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个人,对他们走上社会的发展必将有积极的作用。

五、注重学生的涵养

不少职校生来自农村或经济文化不太发达的地区,他们走上社会不但需要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更要有文明礼仪的熏陶,语文教学中对人的内涵、对人的美好精神世界的感染力是显而易见的。一篇篇美文、一首首优美的诗歌,陶冶着人的情操,为一个个蒙昧的孩子打造优美如画的图景,引领他们进入美好的精神境界。上到古人的“仁”“义”,下至当今的礼貌、诚信,无不呼唤着莘莘学子的精神美。语文对精神文明的解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走出校园、走上社会的年轻学子,这样的教育是不容我们忽视的。良好的熏陶能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良好的熏陶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言行,良好的熏陶甚至可以让一个人树立更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正是我们追求的,也正是当今众多职校生内心所向往的。

总之,好的语文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语文教学中贯穿的思想、采取的方式、追求的目标都将深深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我们不能轻视语文教学的作用,要在理论上、实践上努力地追求进步,以期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更好地指引他们人生的道路。

[1]梁芸.试论中职学校对中职生的素质培养[J].职业圈,2007(16).

[2]杨冬梅.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J].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2011(5).

[3]孙毅.注重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OB/OL].重庆职业教育网,2006-09-27.

猜你喜欢
职校素质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的职校我的梦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为职校设立“职业体验日”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