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

2015-03-20 20:22王晓慧
文教资料 2015年1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考试英语教学

王晓慧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外语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

王晓慧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外语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而近年来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中翻译题型的调整,对所有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结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现状,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翻译教学的相应改革对策,希望对培养学生翻译能力,改善教学质量,从而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所助益。

大学英语 四六级考试 翻译教学 能力培养

近二十年以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96年1月前没有翻译题,而自2007年1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面实施改革后,增添了翻译新题型,即单句翻译,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占卷面总分的5%。2013年8月,教育部再次发布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中最核心的变革之一是将翻译题型更改为段落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翻译整体难度加大。我国国家教育部2004年发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提出了对学生三个层次的翻译能力要求。其中一般要求是“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较高要求为“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英美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科普文章”;更高要求是“借助词典翻译英美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科普、文化、评论等文章,能翻译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的介绍性文章”(教育部,2004)。同时,这三个层次分别就翻译速度、译文质量和运用翻译技巧做了相应的要求。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系列改革及教育部所做的相应要求充分体现大学生具备翻译能力的重要性,说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增加翻译教学比重,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1.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地位薄弱。

提到翻译教学,很多人认为这应该是专业英语的教学范畴。目前各地高校都在酝酿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改革,有的学校甚至已经删减了部分大学英语课程课时,因而在很多大学里,因课时有限和进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往往把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和读写能力上,而忽视“译”。翻译通常作为一种“补充”内容变身为课后练习。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例,每个单元虽然均设置有12个句子的英汉互译练习,但在实际教学中课上讲解时间微乎其微,教师往往将其作为作业,课下简单批改或者课上提供参考答案,很少就翻译技巧进行系统讲解,学生的翻译能力得不到很好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翻译能力无法得到实质性提高。

2.大学英语教学中缺乏专门的翻译教材。

一些研究者认为,“翻译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没有必然的联系;纵然有一定联系,也是为了应付考试的需要”(李桂英,2004)。因此各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除部分学校设置了课时有限的翻译选修课外,很少设置专门的翻译课程,也缺乏专门的翻译教材。而一般读写教材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的英汉互译练习,旨在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相应单元中所学的词汇、短语和句型,缺乏基础翻译理论知识及相关翻译方法和技巧。学生不能通过这种单句互译训练掌握翻译理论和技巧,严格来说这种训练只是语法词汇的综合练习,不能成为真正的翻译实践,更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翻译题型的变化不匹配。

3.学生缺乏相关语言文化的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学习语言必须要学习该语言的文化。只有充分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才能真正理解隐含在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深入了解文本语言所要传达的真正意义(张海瑞,2010)。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后的翻译题型涉及的内容包括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然而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把重点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文化背景知识的比例,忽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造成很多学生不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背景,而习惯于用汉语思维方式表达,在翻译时往往纠结于字词表面的形式对等,不考虑社会文化背景因素,生搬硬套,词不达意,出现误译、中式英语等,不但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更妨碍翻译能力的培养。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对策

1.改革课程设置,增加翻译教学比重。

在中国,80%以上的西方经典著作(不包括文学著作)是由科学、经济、历史、哲学等领域的学者翻译的(罗选民,2002)。可以看出翻译教学在非英语专业中是非常必要的。四六级考试的改革举措更让我们意识到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可以适当增加英语翻译选修课的比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英汉笔译、口译,翻译理论技巧,英汉语言对比,商务英语翻译等课程。增设这些课程既补充了大学英语教学课时的不足,同时又扩充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此外,还可在大学英语读写课中增加翻译模块教学课时,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提出的三个要求分阶段,分层次增加翻译教学的比重,在更高阶段尝试学术英语翻译,使翻译教学有效贯穿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

2.合理选择和灵活使用翻译教材。

英语教材改革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关键。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学基本使用统一的大学英语教材,且以听、说、读、写为主,缺乏专门的大学英语翻译教材,因此根据近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翻译题型的变革,教师应合理选择适合本校学生英语水平的翻译教材及训练材料。选择教材时不但要充分考虑其实用性、难易度、时效性等,还要考虑翻译教材涉及的题材、内容等,如相关段落和篇章翻译练习是否与四六级考试中涉及的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翻译内容相匹配。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组织教师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自编教材。因此慎重选择大学英语翻译教材和训练材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至关重要。

3.在翻译教学中适当讲授翻译理论和技巧。

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过专业翻译知识,翻译时往往追求词句的对等,而出现“中式英语”。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加强翻译理论及技巧内容的讲授极有必要。在读写课教学中,教师可选择教材课文里典型的句子或者段落,适当有效地讲授一些翻译理论和技巧,如常用的八种翻译技巧,即重译、增译、减译、词类转换、词序调整、分译、正说反译或反说正译、语态变换等(郭著章,1996)。此外,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翻译讲评,对翻译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并要求学生进行定量翻译训练,通过理论学习强化实践,并在实践中体会理论和灵活运用技巧,不断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翻译能力。

4.在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

著名翻译学家谭载喜认为,“对于译者来说,没有对两种文化的对比认识,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和表达”(1999)。也就是说要做好翻译,必须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了解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进行文化导入,如利用课件、多媒体、网络平台等适当增加英美国家的历史、政治、宗教、文学艺术等知识,或通过讲解课文中出现的词汇和习语等灌输英美文化知识,同时,在翻译实践中注意选择中西方文化方面的段落和篇章,既进行翻译练习又进行文化对比和交流,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结语

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四六级考试改革措施和未来社会发展来看,翻译能力将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翻译教学应和听说、读写一样得到同等重视。在教学中合理设置课程,选择合适的教材,补充翻译理论和技巧,在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将翻译教学有效贯穿大学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翻译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2002.

[3]李桂英.大学翻译教学与科技人才培养[J].开封大学学报,2004.

[4]张海瑞.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

[5]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6]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从文化翻译理论探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新途径”(HEUCF14 1201);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JG2013010209);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JG2012010137)。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考试英语教学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