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分析

2015-03-21 01:15中国人民银行淮安市中心支行郝其荣
中国商论 2015年15期
关键词:出口退税汇率

中国人民银行淮安市中心支行 郝其荣

新时期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淮安市中心支行 郝其荣

摘 要:本文梳理了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变动,分析了2004年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情况,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研究出口退税政策变动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选取了四类11个具体出口行业,建立了出口商品构成的多因素回归模型,发现出口退税政策对初级产品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作用要强于中高等技术行业,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出口退税 出口商品结构 汇率

1 引言

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货物免除或退还其在国内各环节征收的流转税的一种制度。该制度符合WTO规则,避免了国际间的重复征税,有利于出口货物和劳务在国际市场上的公平竞争,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尽管国内外有关出口退税政策效应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基本都着重于分析出口退税对贸易总量的激励效应,并未更深入地研究政策目标多样化后出口退税政策效应,仅有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献研究了出口退税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其中,郑桂环和汪寿阳(2005)选用事件分析法,对2004年中国政府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对高新技术产品、焦炭、服装等一些主要行业的出口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樊琦(2009)考察了2001~2008年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实际效应,发现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影响十分显著,但对高新技术行业影响不显著或影响较小。王世嵩和周勤(2009)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出口退税对部分出口产品的影响,结果也显示,出口退税仅仅优化了加工贸易结构,对贸易总量的结构优化作用十分有限。总的来说,相关研究还需要在以下两点进一步拓展:一是近些年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实施了有保有压的差别退税政策,拉开了不同行业的退税率差距,且差距逐步拉大,这样的政策是否优化产业结构,值得思考;二是以往的研究样本也往往偏小,主要集中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分析,对金融危机后的出口退税政策影响缺少实证研究。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选取不同技术程度的行业的月度数据,研究出口退税政策对不同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影响。模型设计方面,采用了更长的样本数据,并增加了汇率变量,对比两种政策工具效果,从而使得研究的结论更加可靠。

2 出口退税及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情况

2.1 出口退税政策演变

1994年中国税制改革确定了出口货物全额退税的零税率原则。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我国的出口竞争力,为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提供了重要保障。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内外平衡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出口退税政策被认为能够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因此将出口退税政策改为“非中性”,针对不同性质产品制定不同档次的退税率。基本趋势是降低甚至取消矿产品、钢铁等“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水平,上调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退税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应对出口的大幅下滑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又适当调高我国传统优势劳动密集型和深加工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总体来说,出口退税主要着眼于两大目标,促增长和调结构:2004年前,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2004年之后,政策的目标趋于多元化,在稳定和促进出口增长的同时,兼顾产业升级、经济内外平衡、资源环境保护等结构性问题。

2.2 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2003年以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工业品占比高于初级产品。按商品性质分,我国出口商品主要有初级产品和工业制品。其中,2014年初级产品出口占4.8%,工业制品占出口总额的95.2%。初级产品中主要是农产品和矿物原料;工业制品中,主要包括化工产品、原料制品和机械运输设备等。

(2)出口商品位次变化显著。2003~2014 年,初级产品中的各类商品占比均有所下降,其中食品和活动物占比下降1.5个百分点,下降最明显;工业制成品中的大部分商品占比均有所提高,其中机械、运输设备产品占比提高2.9个百分点,上升最为显著。

(3)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增速快于工业制成品。十年来,我国各类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都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但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增速更快:2003~2014 年,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增速分别年均增长17.3%、17.7%,分别比工业制成品高0.5个、0.9个百分点。

3 出口退税对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实际效应检验

本文分别选取了初级产品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级技术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进行分析。检验不同技术行业对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程度。其中,初级产品行业选取煤、塑料、水泥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选择鞋、服装、纺织品行业,中级技术行业选择汽车配件、钢材行业,高新技术行业选择计算机、通信技术、光电技术行业。2004年以来,我国出口退税率起伏明显,大部分出口产品的退税率均呈“先降后升”的过程。主要是因为,2004~2007年,为了降低贸易摩擦和优化结构,中央政府下调了初级品、劳动密集型、中等技术行业的出口退税率。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稳定出口和就业,又重新上调了劳动密集型等行业的出口退税率。

本文选取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各行业月度数据来研究出口退税率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汇率采用实际有效汇率,来源于国际清算银行(BIS)网站。参考前文的理论分析,设定出口商品结构是出口退税率和汇率的函数,构造以下计量模型:

表2给出了四类11个行业的出口商品比重对出口退税率的回归结果。从出口退税率系数看,11个行业中,除了钢材外,回归系数均为正,说明出口退税政策对大部分商品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具体到四类技术行业,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总体而言,出口退税政策对初级产品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较高,对中、高等技术行业的影响较低。初级产品行业中,煤、塑料、水泥三个行业的出口退税系数均为正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各行业的出口退税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行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分别提高为0.03、0.08、0.61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行业中,鞋、服装、纺织品均为正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行业出口退税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行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分别提高0.04、0.04、0.20个百分点。中等技术行业中,汽车行业的系数为正但不显著,钢材的系数为负。高新技术行业中,三个行业的系数均为正,但计算机、通信设备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光电技术系数显著,其出口退税率提高1个百分点,光电技术在出口的占比提高0.15个百分点。从汇率回归系数看,汇率对各行业均有明显的影响,但作用方向迥异。其中,煤、鞋、服装、纺织品、钢材、通信设备等与汇率变动负相关性,说明人民币升值会显著抑制这些行业的出口;塑料、水泥、汽配、计算机、光电技术等行业与汇率正相关,即人民币升值会促进这些行业的出口或者对这些行业出口的抑制程度相对较低。

表1 2003~2014年出口商品分类情况 单位:亿美元

表2 出口退税与出口商品结构模型

4 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着眼于研究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以期对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本文首先对2004~2013年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对我国十年来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情况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基于不同技术行业的月度数据,采用最小二乘估计(OLS)方法检验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实际效应。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一是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占比显著正相关。二是出口退税政策与中等技术、高新技术行业呈正相关,但相关程度较弱。三是汇率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行业、中等技术行业、高新技术行业的影响作用不明确,但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作用显著,即人民币升值将显著降低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的出口比重。根据上面的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针对不同技术程度行业实行差别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退税率调控敏感行业可以加大政策调控力度,充分发挥政策的调控作用。从本文研究结论来看,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应该主要针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行业进行调控,这样对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效果会更加明显。

(2)充分运用好汇率政策促进。出口退税和汇率是调节外贸出口的两个最主要的手段,应将两种政策协调使用来调整对外贸易。总体来说,差异化出口退税对于调整出口结构效果明显,而汇率调整对于出口总量更为有效。同时,考虑到汇率对出口商品结构调整仍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当前外部需求萎缩、出口退税率上调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货币贬值促进我国的外贸出口、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

参考文献

[1] 韩媛媛,高德步.1994年以来出口退税率的过度调整及其原因[J].涉外税务,2010(4).

[2] 许俐俐.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制度演化的经济效应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2).

[3] 王玲玲.出口退税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J].北方经贸,2008(7).

[4] 齐俊妍,刘静.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评价[J].对外经贸实务,2010(4).

[5] 闻媛.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09(9).

[6] 徐统生,涂远芬.中国贸易弹性的估计及其政策启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2).

[7] 王世嵩,周勤.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和出口退税政策有效性研究——基于2002~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12).

[8] 樊琦.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基于不同技术程度行业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11).

[9] 郑桂环,汪寿阳.出口退税结构性调整对中国出口主要行业的影响[J].管理学报,2005(4).

作者简介:郝其荣(1980-),男,汉族,江苏省盐城市人,硕士研究生,中级经济师,主要从事财税政策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F7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5(c)-107-03

猜你喜欢
出口退税汇率
政策背景下的汇率避险选择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新兴市场汇率风险再聚焦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及税收筹划
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税务筹划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会计核算研究
我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