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趋势刍议

2015-03-21 00:04刘瑞娟庞德盛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数据库数字化数字

刘瑞娟庞德盛

沈阳药科大学图书馆

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趋势刍议

刘瑞娟庞德盛

沈阳药科大学图书馆

本文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及特点,论述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的重要性,着重指出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途径及方法。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资源建设

从全球范围来看,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信息和信息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成为在经济竞争中的最重要条件。使公众方便获取信息、发布信息,为公众提供电子商务和电子办公的全球性信息服务条件被提上日程,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

1.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及概念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分布式的大型知识库,即以海量数据库为依托,基于智能检索技术和宽带高速网络技术的大型、开放、分布式信息库群。为用户组织网上海量的数字化信息使其能被有效访问,是数字图书馆的最终目的。数字图书馆最本质的特征是:建立基于网络技术基础的数据信息系统,它将分散于各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储存,以网络化形式相联结,提供给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使用。和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具有五大特点: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里有共享化;信息提供知识化;信息实体虚拟化。

2.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2.1 国外数字图书馆的研究

国外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起步较早,1991年美国首次提出了数字图书馆(digitalLibrary)的概念。1995年初美国IBM公司又发起全球数字图书馆研究的倡议,并成立了数字图书馆学会。随后英、法、日、加拿大、新西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紧随其后,投入研发资金并提出各自的研究计划加以实施。1995年秋,美国国会图书馆在第104届国会支持下,正式启动国家数字图书馆项目(NationalDigitalLibraryProgram简称NDLP)。将所有馆藏全部进行数字化处理,以高质量数字化产品的形式,丰富和集中美国的历史、文化收藏,要让所有的学校、图书馆、家庭同那些公司公共阅览室的长期读者一样,能够任意从自己所在的地点接触到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崭新而重要的资料,并按个人要求来理解和重新整理这些资料。同年成立了国家数字图书馆联盟(NationalDigitalLibraryFederation),在Internet上建立分布式的来访图书馆,用数字化与动态化的形式来保存美国的文化遗产,并与全球的互联网用户共同分享。

2.2 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发展

我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是文化信息产业中由现代高科技所支持的国家级工程,是一项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宏观和系统工程,具有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特点,各行业要协同作战,统一组织,共同努力。

3.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走过了几个阶段,最初是引进信息技术设备,实现了图书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计算机化,图书馆普遍才有计算机管理,图书资料的采编藏借等业务工作和服务环节实现了信息化,随后是引进了大型的专业信息数据库,图书馆普遍引进了诸如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SCI,CA,INSPEC,PQDD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随着图书馆具备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储备了一定的技术人才,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和技术能力,一些高校图书馆根据本馆的任务和学校的特点,开始尝试或者和其他图书馆合作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

3.1 数字资源建设

数字资源建设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是数字图书馆开发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种类和结构更加复杂,除了馆藏的各种媒体资源外,还有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和各种渠道的数据库资源等。因此我们要本着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协调发展,不重复建设的原则实施数字资源建设。

(1)自建数据库

自建数据库是指对本馆的资源和网上的资源进行加工,开发出各种内容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在这一过程中要调研本馆的用户需求或本校的专业设置情况,确定建库所需提供信息的学科主题范围,研究Internet上建库所设计的学科及专业文献信息资源的分布、信息含量与相关程度等,指定信息跟踪、采集、分析评估和套录、分类、建库等需采用的技术方案及工作细则,开发方便用户查询的软件,同时要更新和维护数据库。

(2)引进及购买数据库

综合本馆实际和学校需求,通过联合采购的方式,集中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专题数据库,补充本馆的数据资源不足问题。主要的方式有购买数据光盘,建立光盘数据库;建立封闭式或开放式数据库镜像站;获得包库服务,购买数据库的使用权,登陆到数据库方网站使用数据库;获得流量计费服务,根据使用流量支付检索费用。

(3)数字资源共享

各高校要实现数据资源共享,首先要丰富馆藏资源,发挥各自的馆藏优势,针对用户需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将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为读者提供机读目录服务,结合本校专业和馆藏文献特点,建立各种数据库资源,发挥不同特色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作用。然后应该加强行业系统协调,根据各高校重点和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数字图书馆。在进行规划时,应遵循一定的标准,使自己的资源能够融入到全球数字资源的共享和服务体系中去,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

3.2 个性化信息服务开发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数字图书馆的必由之路。从对数字图书馆的诸多定义分析来看,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特征归结于一点就是信息利用的自由化。这种信息利用的自由化是传统的图书馆所不能达到的,而数字图书馆能够针对每一个读者的兴趣、爱好、习惯等特定任务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这种信息服务更全面、更具体、更便捷、更有个性化,也就是所说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3.3 人才培养

为了更好的适应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要重视加强馆员业务培训,同时馆员也要重视自我完善,全面提升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首先要进行深层次教育,要求图书馆吸引其他专业的人才到图书馆工作,通过重新配置人才,使图书馆人才结构更适应网络环境的发展需要。一方面要对本学科的人才进行有目的、多学科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对吸引进来的其他专业人才进行图书馆学知识教育,以实现人才最大限度的利用。其次要加强新技术的教育,使所有馆员都能熟悉掌握计算机操作、多媒体光盘、国际联机检索终端等现代检索工具,精通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通讯技术,成为数字时代的复合型图书馆员。

1.王东霞.数字图书馆建设:方法论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1):40-42.

2.徐永梅.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问题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72-74.

4.毛倩.探索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J].科教文汇,2010(01):186-187.

5.季晟,雷振华.浅谈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03).

猜你喜欢
数据库数字化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据库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