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以广州市金花街社区为例

2015-03-22 07:51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日托饭堂金花

文 净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广州510970)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以广州市金花街社区为例

文 净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广州510970)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广州市各城市社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论文选取“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的荔湾区金花街社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社区养老服务的实际运行情况,并总结其优势和不足,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的思考。

人口老龄化;城市社区;社区养老

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进人口老龄化社会,如今随着生育率的持续走低和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就全国范围来看,广州市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尤为显著。2014年10月广州民政局发布的《2013年广州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数据手册》显示,目前广州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33.04万人,占广州户籍人口总量的16.03%,按照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即为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来看,广州已经步入较深层次的老龄化社会。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广州市早在2005年就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服务的新模式。本文选取“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的荔湾区金花街社区为个案,分析其社区养老服务的实际运行情况,并总结其优势和不足,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的思考。

一、发展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必要性

1.传统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补充

首先,伴随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和社会变迁带来的人口流动,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上一代的一个老人由多个子女照顾的金字塔型家庭结构演变成今天的多位老人由夫妻二人赡养的倒三角结构,即“421家庭”结构。在这种家庭结构中,家庭的重担落在了两个年轻夫妻身上,他们既要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又要尽赡养子女的义务。他们在赡养老人方面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传统的居家养老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其次,机构养老也渐渐面临挑战,由于资源不足、分配不均、队伍建设落后、服务单一等问题使得机构养老模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的需求。加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老年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女儿和原本充满温暖的家而入住陌生的养老机构。即便机构养老能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却难以满足他们的安全、社交、情感等心理需求。因此作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补充模式,社区养老既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又能根据老年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变化特点及其特殊的需求,借助社区的优势,使老年人不需要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也能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务。

2.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相对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应该是多元化的,包括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健身娱乐等服务,而不是单单的养老照料。在不断地满足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更应该不断地满足并填充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多角度的服务。社区养老服务帮助老人在社区与家庭的互动中,得到更多的人际交流的机会,获得更多的人际关怀和情感交流,无论是生理需求还是心理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多样化且相对专业的养老服务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在相互扶持中,享受晚年多姿多彩的生活。

3.促进社区就业的新型方式

社区养老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社区的就业,为社区内困难就业群体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社区养老中的日常护理、餐饮服务、环境卫生、设备维护等内容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为社区中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劳动技能较低的失业人员搭建了就近就业的平台。这种新型的就业方式既为社区老人们提供了养老服务,又解决了部分失业人员就业难、生活来源无保障的问题。这无疑是一种双赢的模式,也为养老和就业这两大社会难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广州市金花街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

(一)运行现状分析

在2010年期间,依托金花街社区原有的服务场地和资源,街道对金花街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后面积为2106平方米,于2011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主要为金花街辖区内的老年人提供一系列的综合配套养老服务,服务内容有五大类别,分别为:日托服务、全托服务、长者饭堂、长者学堂和居家养老。这五大部分的社区养老服务,主要由四大机构负责:社区养老院负责全托服务;日托中心负责日托服务;长者饭堂为长者提供膳食;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老人部负责长者学堂和居家养老等。(其运作模式详见下图)

1.社区养老院运行现状

社区养老院主要负责本社区养老服务的全托服务。养老院分为全护理和半护理两院:半护理院位于金花直街日托中心的二楼;全护理院有两层,位于环境优美、绿树葱葱的陈家祠绿化广场旁,四周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交通便捷。

养老院共三层,大概110个床位,工作人员20多名,院长2名,护工20名,医护人员3名。房间有单人房、双人房、多人房等不同的规格。除某些单人间有电视机等居家设备外,其余设施稍显简陋,每层楼都有一个小小的公用空间,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供老人休闲聊天,一台公用电视机作为老年人唯一的娱乐工具。

社区养老院中除了自费入托的老人,还有五保户的老人居住,其入住率接近100%。自费入托的老人费用一部分由子女承担,也有相当一部分由自己的退休金承担。五保户老人的费用由政府补贴。其中,自费入托的老人需支付一次性赞助费12000元,再根据不同的身体健康状况缴纳不同的费用。缴费标准分为四个等级:等级一为自理,即身体健康、体质良好、行动方便、能自我照顾起居饮食的老人,1900元/月;等级二为半自理,即身体不好,但能自我穿衣服、吃饭、洗澡、生活上基本能自理的老人,2100元/月;等级三为全护理,即神志清醒,大部分不能自理,穿衣、洗澡、大小便需要协助的老人,2300元/月;等级四为特护理,即神志欠清、卧床,需要全护理的老人,2500元/月。(注:费用包括床位费、护理费和伙食费)。

在养老院中,护理人员一般上岗前都没有全面地进行岗前培训,只接受了工作流程说明的简单培训。护理人员和正常老人的人员比例大概是1:5;护理人员与不能自理老人的人员比例大概是1:3。

养老院会定期组织不同的活动,如中秋晚会、生日派对、健康讲座、春节派对等各种活动;义工会定期到养老院举行相关活动;附近学校也定期组织学生到养老院陪老人聊天。一系列的活动,丰富了老人们的日常生活。

2.社区日托中心运行现状

日托中心位于蟠虬街100号长者家园内,由广州恩善社会服务中心提供专业服务。日托中心约几十平方米,有5-6名工作人员。其服务对象为金花街户籍或者常住金花街辖区内六十岁以上、能基本自理、能自行前往中心或由家人护送前往中心的老人。主要为辖区内的长者们提供健康照顾、康复训练、康乐活动、建立个人照顾计划和膳食服务五个方面的服务内容。

日托服务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30——下午5:30,服务费用为20元/天。日托服务每天都有详细的时间表,按时进行早操、午操、读报、康复训练等一系列活动。

3.社区长者饭堂运行现状

社区长者饭堂位于金花街辖区内一栋居民楼的一楼一个大约200平方米的区域,由金花街养老服务中心承运,以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为宗旨。长者饭堂大约能容纳30-40个座位。配有厨师两名,工作人员6名,负责人1名。主要由街道进行资金的补助。

长者们所吃的菜式由营养师进行评估,没有固定的菜式。厨师每天从市场购买材料进行烹饪,以少油、少盐、少糖作为准则,以清淡为主。不但适合老年人的口味,而且也要符合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更要让长者们营养充足。

每天长者饭堂都基本满座,有一部分长者前往饭堂打包回家进食,日托中心、全托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的部分长者也在饭堂打饭,若辖区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出申请,饭堂就按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送饭到家的服务。

长者饭堂的价格合理,有一肉一菜和二肉一菜的选择,分别为5元和8元。“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和重点优抚对象家庭的老人、80岁以上独居老人、90岁以上老人在金花街老人饭堂就餐可每餐优惠2元。尤其是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人和扶养人的‘三无’孤老可以免费吃午餐。午餐补贴的资金来源是广州市福利彩票公益金、街道慈善会及爱心人士的资助。”长者饭堂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同时也使老年人有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4.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老人部运行现状

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一个由广州恩善社会服务中心承接服务,并由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提供管理和专业支持的综合性服务中心。其中老人部有多名专业社工为老人提供相应的社区养老服务,内容主要包括长者学堂和居家养老服务。

长者学堂依据详细的课程表,为老人们提供各类学习课程,如舞蹈课、歌唱课、电脑课、粤剧欣赏、怀旧剧场、手工制作等一系列的课程。社区广场也会定期举行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发展老年人的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真正地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同时使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多姿多彩。除此之外,专业的社工和义工定期到长者家中进行探访,了解他们的情况,陪他们聊天,同时为他们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慰藉。

(二)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方便探访和活动开展

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社区位于金花街居民区内,地处陈家祠附近,交通便捷,由于身处老城区内,市场、超市等基本生活所需都非常方便。突出的区位优势,方便家属前往社区养老院探望老人,也方便老人参加社区中的各种活动,因此附近辖区内的老人都非常乐意在此养老,子女也放心自己的父母居住在社区养老院或者鼓励自己的父母参加社区的日间照料等活动。

2.社区养老院价格相对合理,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到位

由于社区养老院的资金来源有一部分费用由街道补贴,也有相当一部分资金从非营利组织、个人资助和基本费用收取中获得,因此社区养老院的价格相对合理(具体价格前文已提到),家属较容易接受,其提供的服务也基本与价格相对应。除了社区中养老院提供全托服务,日间照料也是社区养老服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日托中心、长者饭堂、社区服务中心和长者学堂每天都认真地为辖区内的长者安排各种活动,提供细心、优质的照料。

3.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种资源,落实社区养老服务

第一,社区养老服务与再就业相结合,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的基础队伍。社区充分利用附近的下岗工人和进城务工的人员,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社区养老服务当中去,这不但促进了就业,同时也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第二,有一些社区内身体相对健康的退休长者,以义工的身份投身到该社区养老服务当中,帮助他人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第三,该社区也利用志愿者队伍、街道工作人员、相关非营利组织、机构团体和附近学校等社区资源,进一步完善了社区的各项养老服务,将社区养老服务落到实处。

(三)存在的问题

1.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金花街社区养老服务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街道的补贴,另外一小部分资金就是通过收取成本费用、福利彩票资助等手段获得。因此资金的缺乏和来源的单一,很难维系社区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2.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简陋

金花街社区养老院的设施基本就只有几张桌子、椅子和唯一每层一台的电视机;日托中心的主要娱乐设施也仅有一台电视机。由于设施的限制,看电视、打麻将、打扑克、下棋等活动几乎就成为长者们的固定娱乐方式,并没有条件能够为长者们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如:图书馆、报刊阅览室、老年茶室、室内健身室和聊天站等。另外,社区养老服务并未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引起重视,缺乏专业的心理医生为老人提供相关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慰藉。医疗设施和医疗专业人员也相对缺乏。

3.护理人员缺乏,并且缺乏专业性

金花街社区养老院护理人员和老人的数量比例大概为1:5,并且他们上岗前并未受到相关专业训练,只是简单地熟悉业务流程。从长远来看,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短缺和专业化技能的缺失将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4.社区养老服务空间有限,服务供不应求

金花街社区,老年人口众多,但是社区内的服务空间有限,社区养老院虽有全护理院和半护理院两院,但两院加起来提供的床位大约仅有100个,而现今入住率已达到100%,严格来说并不能满足社区内庞大的老年人口的需求。此外,长者饭堂每天服务的老年人接近200多人,但饭堂只是某栋居民楼一楼的服务空间,大概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小地方,也大概只有30-40个座位,这是远远不够的;日托中心也仅是一片几十平方米的服务区域,每天大概只有十几个老年人参与,场地局限性较大。有限服务空间极大地限制了社区养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三、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完善及对策

1.拓宽资金筹集的社会化渠道

政府应该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中去,呼吁社会各组织、私人向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捐款、捐物或提供抵偿服务。建立起以政府补助为主,社会筹资、私人捐助为辅的社区养老服务资金来源渠道。充分调动社区非营利组织的积极性,借助各类志愿者力量,筹集资金并提供更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

2.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硬件、软件配套设施

对于社区养老服务中已有的硬件设施要加以维护,在此基础上尽量添置一些适合他们的硬件设施,如各类安全、娱乐、健身和方便老人出行的设施,满足他们多方面的硬件需求。在软件方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增设有益老人身心健康的项目。建立起涵盖软硬兼施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3.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加强各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和专业知识、岗位职责和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的培训内容。通过专业化的培训和配套的机制,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应当进一步推进我国大学教育中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的完善与发展,为社区养老服务培养优秀人才。同时,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等共同加入到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队伍中来,形成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人员参与机制。

4.加强社区养老宣传教育,营造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的良好社会氛围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加大社区养老的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特别是社区老年人对社区养老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努力营造一个全社会高度关注,老年人持续参与的良好氛围;其次,社区层面组织的各项社会活动要主动纳入老年人的参与,鼓励他们参与社会交往,增进社区老人之间的交流,让他们对社区形成较强的归属感;最后,要注重发挥社区中健康老人的力量,提倡“退而不休、助人助己”的理念,鼓励老人义工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中来,开展老年人自助服务。

[1]邹农俭.养老保障·居家养老·社区支持:养老模式的新选择[J].社会学研究,2007(4).

[2]李学斌.西方社区养老服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观察,2013(4).

[3]陆杰华,王笑非.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照护体系的时代创新[J].上海城市管理,2013(4).

[4]张剑伟.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08(6).

[5]刘育珊,刘少君.广州市金花街专门为社区老人办饭堂“三无”孤老吃免费午餐[N].南方日报,2012-09-14.

[6]阎安.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索[J].社会工作,2008(10).

[7]陈雅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及思考——以广州市为例[J].社科纵横,2006(6).

F29

A

1673-0046(2015)5-0011-03

猜你喜欢
日托饭堂金花
故乡的金花茶
饭 堂
德国投资55亿扶植日托所
山海谣
德国:投资55亿欧元扶植日托所
金花
奔往饭堂的路上
五朵金花
饭堂打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