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复苏背后的政策技巧性

2015-03-25 06:27蔡亮
产权导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华尔街美国政府国会

◎ 蔡亮

美国劳工部2月6日公布,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5.7万人。前几个月的就业人数增幅也远高于初步的估计,其中2014年11月份的私人部门就业人数增幅创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且美国1月平均每小时工资月率转为上升0.5%,创 2008年11月以来最大月度升幅。美国就业人数稳定增长,平均薪资也有所增加,表明在经济衰退5年之后,经济复苏势头良好。

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美国经济在2015年将增长3.6%,高于全球3.5% 的预测值,这是自1999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率首次可能高于全球增长率,自然受到世界瞩目。

值得关注的是,同期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均增长乏力,正蹒跚而行。发达经济体中,欧元区被希腊债务纠纷折腾得精疲力竭,经济徘徊在衰退的边缘,通缩风险正放大。日本消费税上调导致实体经济再次陷入短期衰退,其结构性改革举步维艰,长期增长前景不够明晰,特别是地缘政治导致其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多。

新兴市场经济体中,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增长趋势放缓,2014年GDP增速7.4%,为20年来最低。俄罗斯、巴西、南非等资源出口国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冲击,日子不太好过,特别是俄国,刚刚经历过一场卢布危机,损伤了经济元气。而印度、印度尼西亚的改革预期难言胜算,短期内也难以转化为增长动力。

一个严峻的事实是,美国宣布今年正式退出QE,加息的靴子随时可能落地,届时货币紧缩将让新兴市场雪上加霜。

美国经济“一枝独秀”,从表象上看,是2009年以来,在出口较快增长和石油进口下降的双重利好叠加之下,美国外贸逆差收窄,为经济复苏助了一臂之力。而不容忽视的是,美元霸权给美国经济撑了腰。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特殊身份,使得美联储可以开动印钞机大量印钱,通过本币大幅贬值,并将流动性祸水引向全球,让全球为其金融危机埋单。

但人们忽视了隐藏在美国经济复苏背后的一个“幽灵”,即政策技巧性,是美联储高超的货币政策操作技巧救美国经济于水深火热之中,并使其逆势增长,成为一枝独秀的“奇葩”。

首先是超前的政策储备。美国是靠举债过日子,借新债还旧债,虽债台高筑,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也不是无限制借债。在金融危机前,美国政府就有政策储备,其中之一就是债务上限设定,实行严格的政府预算赤字,并非想像中可以随意印钞票。即便是在出现财务“悬崖”的2012年,联邦政府面临缺少资金不得不关门歇业的窘境,参众两院围绕债务上限争吵不休,结果还是坚持不突破上限,按部就班地出台货币宽松政策。这是美联储的大手笔,也是美国政府政策储备的支撑力。而美国政府强大的国家治理执行力为政策储备的连续性作了保障,这与欧元区松散的政策执行力形成鲜明的对比。长期以来,欧元区追求财政一体化,要求成员国严格执行财务计划,不得突破,但还是各吹各的调,特别是“欧猪五国”,在传统高福利政策的绑架下,难言节衣缩食,结果财政赤字连年加大,最终陷入债务泥潭。

其次是明确的政策目标。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和国会分别被驴象两党把持,政策上扯皮,互挖墙角,吵得不可开交。不过,近几年来,在野的共和党虽说经常使绊子,出执政的民主党的洋相,但在应对金融危机上,在债务高悬的严峻形势面前,两党还是以大局为重,政客们最终还是展现出惊人的政治远见和高度的灵活性,搁置争议,冰释前嫌,达成明确的政策目标,并坚决实施。比如,7000亿美元金融救助计划的通过,是美国政府和国会通过几轮周旋后达成的共识。面对空前严重的金融危机,2008年9月20日,布什政府向国会提交了总额高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这一计划先被国会否决,后来经过一周的劝说、商议和讨价还价,10月3日国会最终通过了这一金融救援方案,为挽救几家”大到不能倒”的大银行免于倒闭提供了资金。

再次是及时的政策修补。这明显表现在对华尔街大银行的监管上。原先几家投资性银行比如摩根大通、高盛等,都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之外,但失去监管约束的大银行无法无天,导致其在暴利的驱使下为所欲为,以致自掘坟墓。比如摩根大通曾抛出CDS(信用违约掉期)这个曾被投资大师巴菲特称之为”定时炸弹”的投资产品,造成巨亏。在对大银行实施救助的同时,监管部门要求华尔街关闭或减少自营交易业务,并将其纳入监管范畴,时不时地敲打华尔街投行们那颗不安分的心。在政府救助之后,华尔街大佬又滥发奖金,一个个好了疮疤忘了疼。奥巴马政府审时度势,毫不留情地给予惩罚,并拿高盛这个”出头鸟”开刀,罚款示众。这些亡羊补牢的政策修补,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华尔街的商业气息。美国政府还总结金融危机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的教训,提出“重振制造业“的战略口号,并公布“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提出加大投资新兴技术,以帮助美国制造商加快产品研发速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并创造高质量的就业机会。以此重拾制造业辉煌,夯实美国经济。这一政策的修补,使美国重新站在世界制造业前列。

不过,美国经济政策长袖善舞,其技巧性也带有一定程度的投机性,美国基本上还是在走依托借债消费来拉动经济的老路,这是其经济政策的“先天不足”,而诸多结构性问题对经济、社会的挑战仍未被触碰。再说,倘若没有全球经济复苏,美国经济一花独放很可能是昙花一现。■

猜你喜欢
华尔街美国政府国会
全球金融:华尔街面临的真正革命 精读
“机构强似人”:资政院对清季国会请愿运动的推进
美国政府对华北伪政权出笼的关注及应对
美国政府工程采购合同管理的主要做法
美国之行——参观自由女神与华尔街
华尔街:人性的迷失——读《华尔街的继承者》《华尔街之狼》有感
论货币民主(下):兼谈“占领华尔街”运动
“娘子军”
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经验与启示
美国政府五拒国民党军参加朝鲜战争的经过及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