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的直肠癌临床效果分析

2015-03-25 18:29沈晓
当代医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下腹盆腔开腹

沈晓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的直肠癌临床效果分析

沈晓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直肠癌患者,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36个月,本组60例患者中4例患者首发盆腔局部复发,6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6例患者死亡;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90.0%;术后2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1例患者发生吻合口出血,2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2例患者发生肠梗阻。结论 给予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且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直肠癌;腹腔镜;直肠癌前侧切除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及发展,腹腔镜直肠癌手术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本院为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以提高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对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商丘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女27例,患者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5.9±5.3)岁;患者均有血便病史,病程1~15个月,平均(8.2±1.4)个月。Dukes病理分期:15例患者为A期;21例患者为B期;24例患者为C期;其中6例患者为低分化腺癌,24例患者为高分化期,30例患者为中分化期。

1.2 方法 静脉复合麻醉后取患者头低足高改良截石位,腹腔镜自脐部1.0cm观察孔置入,并在左下腹及右脐下腹直肌外缘进行0.5cm戳孔,并安置器械以辅助操作;并在右下腹行1.2cm戳孔,将其作为主操作孔,然后在腹腔镜下进行常规腹腔探查,若患者发生肿瘤腹腔广泛转移、腹腔严重粘连显露不清、肿瘤局部外侵严重、肿瘤直径大于6cm等现象则应中转开腹手术治疗。以根治原则为依据对肿瘤进行分离切除,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则应以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为依据行手术治疗,以防对上腹下丛、下腹神经丛、腹下交感神经等造成损伤;同时将肠系膜下血管根部切断,并进行夹闭;并在肿瘤下缘20mm以上部位的局部肠壁进行裸化,同时利用腔镜切割缝合器将其切断并关闭,然后对左下腹辅助孔进行扩大,将其扩大至50mm,同时利用无菌塑料袋对切口进行保护,牵拉肿瘤及其近端肠管拉出体外,测量定位后将肠段切除,同时在近端结肠内置入管形吻合器抵钉座,并建立气腹,将管形吻合器自肛门置入,然后自右下腹操作孔于吻合口周围放置双套管引流。

2 结果

本组60例患者中3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治疗,其中1例患者因肿瘤腹腔广泛转移而中转开腹治疗,1例患者因创面渗血过多、术野模糊而中转手术治疗,1例患者因肿瘤外侵盆壁组织,导致分离难度增加而中转开腹治疗。本组患者手术时间95~230min,平均手术时间(189.5±11.5)min;术中出血量80~400mL,平均出血量(120.5±22.5)mL;4例患者首发盆腔局部复发,6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6例患者死亡,3年总生存率为90.0%;术后2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1例患者发生吻合口出血,2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2例患者发生肠梗阻。

3 讨论

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主要是指自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1]。直肠癌的位置较低,因而极易被乙状直肠镜及直肠指针诊断。然而由于其位于盆腔内部,使得其解剖关系较为复杂,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治疗的困难,极易出现手术不彻底,术后复发现象[2]。而中下段直肠癌因和肛管括约肌距离较近,使得手术时往往难以对肛门及其功能进行保留,因此,该病在手术方法上也具有较大的争议[3]。我国的直肠癌患者以45岁的人群居多,近些年来逐渐趋向年轻化,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4]。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及发展,腹腔镜直肠癌手术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5-6]。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可有效的减少手术对患者人体造成的损害,减少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助于手术风险降低。同时因盆腔空间狭小,在行常规直肠癌手术时其在显露方面的难度较大,特别是助手配合更加的被动[7]。腹腔镜占据的空间小,尤其适合于盆骨狭窄的男患者,可抵达小盆骨而使局部手术视野放大,可有效显露术野,进而可更好的对腹腔神经丛进行保护[8-9]。因此,本研究认为对于Dukes A与B期患者及部分C期直肠癌患者均可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且本次研究中离断常规的操作均在腹腔镜外进行,该操作可有效预防腹腔感染现象发生,进而可有效降低腹腔感染、肠内肿瘤细胞脱落种植等现象的发生率。同时标本取出时利用无菌塑料袋进行保护还可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尽而可有效的减少肿瘤细胞污染现象发生。因此,基于上述多种优点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逐渐得到广大医生及患者的认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次研究结果中,60例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其中4例患者首发盆腔局部复发,6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6例患者死亡;3年总生存率为90.0%;术后2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1例患者发生吻合口出血,2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2例患者发生肠梗阻,这就说明给予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且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1] 谭明华,曹杰,吕益中.锌指蛋白转录因子5在人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和意义[J].广东医学,2013,34(22):3428-3430.

[2] 彭书旺,董米连,杨磊磊,等.腹腔镜联合骶尾部切口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12):1137-1139.

[3] 彭登付,王勇,胡冰.雷替曲塞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3,40(12):933-935.

[4] 陆宏娜,张谢,黄志刚.结直肠癌相关基因甲基化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3,33(6):392-393,405.

[5] 佟玲玲,蔡晓薇,黄巍.心理康复治疗对直肠癌前侧切除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10):50-51.

[6] 王晓青.直肠癌前侧切除术后吻合口大出血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7):93-94.

[7] 张逖,张建都,王泰岳,等.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156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23):81-82.

[8] 刘建跃,蒋继文,张良良.直肠癌的外科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3):17-18.

[9] 李军.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58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 (29):5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7.027

河南 476000 商丘市中心医院外一科 (沈晓)

猜你喜欢
下腹盆腔开腹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多层螺旋CT在急性右下腹疼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