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方言的语气词

2015-03-26 07:33
华中学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仙桃句末陈述句

陈 秀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仙桃方言的语气词

陈 秀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仙桃方言的语气词数量较多,用法复杂。不仅有单音节的语气词,还有几个连用的双音节甚至三音节的语气词。本文选择了比较常用的11个语气词“哒、啊、哩、吧、啦、的、啰、咧、唦、耳、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细致的描写,并重点分析了同一语气词在不同情况下的细微差别。

仙桃方言 语气词

仙桃(原沔阳县)属湖北省直管市,东邻武汉,西接荆州、宜昌,北依汉江,南靠长江。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仙桃市全境方言属于西南官话[1]。仙桃境内方言差别不大,本文记录的语气词,依据的是仙桃城关话。

仙桃方言的语气词非常丰富,跟普通话比较,异多同少。比如,没有普通话的疑问语气词“吗”和“呢”,语气词“了”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用,一般情况下用“哒”。

据初步调查,仙桃方言的语气词有20来个。本文只考察比较常用的11个:哒、啊、哩、吧、啦、的、啰、咧、唦、耳、哦。文中涉及一些常用的方言词,先一并解释:

像哪:怎么、为什么 列么:这么 尽:一直

像哪搞:怎么办 跶倒:摔跤 哈:都

哪么样:怎么样 鼓泅:游泳 您哪:您

么家/隐家:什么 滴咔:一点儿 苕:傻

没有本字,或者一时难以确定本字的方言词,暂用同音字记录,字下用浪线“ ”标示。

1.哒

“哒[ta31]”是仙桃方言中最具特色的一个语气词,相当于普通话的语气词“了”。“哒”有两种用法:一是做动态助词,二是做语气词[2]。这里只讨论作为语气词的“哒”。

作为语气词,“哒”用于陈述句,一般用在名词后边,既可位于句末,也可位于句中停顿处;“哒”出现在句末谓词后面,是助词和语气词的兼用。比如:他去哒。

1.1表示完成,陈述完成性事态;同时,它还具有完句的作用。例如:

他结婚两年哒。︱他吃完饭哒。

1.2表示变化,陈述变化性事态。下例用“哒”表明:之前没下雨,现在下雨了。

下雨哒,还不快跑回去。

1.3表示某一事态即将发生。例如:

要下雨哒,还不快跑。︱要吃饭哒,你还出去吧?

这种情况的“哒”,往往构成“要……哒”的格式,表示将要发生某事。有时,“哒”的后边还可以用上别的语气词,构成“哒呀”“哒的”“哒的呀”的语气词连用格式。这种连用格式,也是表示将然,有时暗含“责备、不耐烦”的意思。比较:

你还不来,我要走哒。︱你还不来,我要走哒的呀。

前句单纯陈述事态即将发生;后句不仅表示事态的即将发生,还透露出说话人一种“不耐烦”的心理。

2.啊

“啊”在仙桃方言里既可作叹词,也可作语气词。作为语气词,“啊”总是用于句末或句中停顿处。其使用范围很广;语音上,一般读[a31],也有[a13]、[a24]、[a43]等调值不同的读法,还会随前一音节末尾音素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的音变。

2.1用于疑问句,表示疑问语气。有时跟“的”连用。例如:

你走走(的)啊?(正反问)

你哪么想的啊?(特指问)

你还不吃啊?(是非问)

你喝茶还是喝白开水啊?(选择问)

你不晓得打把伞啊?(反问句)

以上各例,如果不用 “啊”,问话的语气会显得比较生硬,态度上显得强硬;用了“啊”后,语气上缓和多了。

需要说明的是,仙桃方言的正反问句比较特殊,主要通过重叠动词、形容词、介词等来表示。例如:你跟跟我走?(你跟不跟我走?)︱他在在屋的?(他在不在家里?)︱她长得漂漂亮?(她长得漂不漂亮?)︱他来来啊?(他来不来啊?)

“啊”和“吧”都可以表示疑问语气,但有差异:“吧”主要用于是非问,暗含说话者的猜测;“啊”主要用于正反问和特指问。

2.2用于祈使句,表示催促、叮嘱、劝阻、命令、请求等语气。例如:

快滴咔吃啊,要迟到哒!(催促)

脚不到水里踩啊!(劝阻)

快滴咔把地扫它啊!(命令)

帮我留个位置啊!(请求)

慢滴咔走啊,不跶倒哒。(叮嘱)

2.3用于感叹句,加强感叹语气。既可用于褒义,也可用于贬义,读作[a31];有时含有“恍悟”的意味,读作[a13]。例如:

他好潇洒啊!∣她长得好丑啊!

啊,他是医生啊!(恍悟)

列件衣服是她的啊!难怪你穿倒大列么多。(恍悟)

2.4用于陈述句,读作[a13],表示解释或提醒。常跟“哒”连用。例如:

你不去的话,我也不去哒啊。(解释)

总经理来哒啊。大家都机灵滴咔。(提醒)

2.5用于句中。有时表示停顿(a),读作[a31];有时表示列举(b),读作[a43],语音拖长;有时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动作的延续(c),读作[a13],语音也会拖长;有时用在表人名词后边,表示招呼或呼叫(d),读作[a31],语音上有时会拖得很长,调值变为24,表示说话者一种无可奈何的语气(e);有时在表示停顿的同时,还含有“犹豫、思索”等意味(f)。例如:

a.老娘啊,才不要她管哩。

b.来哒三个人,小王啊,小李啊,小张啊。 我喜欢蛮多动物,猪啊,狗啊,猫啊。

c.大家吃啊,喝啊,不要客气,就跟在自己屋的一样啊。

d.小王啊,我跟你说的事,你不要忘记哒啊。 我的小爹爹啊,你不瞎跑啊。

e.小王啊——,你不晓得我过的有好苦耳。 我的小爹爹啊——,你不折磨我哒。

f.那个问题啊,还得放一下。

3.哩

3.1“哩[li55/li31]”通常用于疑问句末,表示疑问语气。不过,用于不同类型的疑问句,情况会稍有不同。(a)用于特指问句,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呢”(a1);有时“哩”的前一音节拖长,句尾呈升调,则句子带有责备的意味(a2)。(b)用于正反问,可跟“的”连用,连用比单用的语气更强烈,更希望得到对方的回答。(c)用于选择问,可前后分句都出现,也可单用于前一或后一分句;如果前后分句都不用,句子的语气则会显得比较生硬。(d)用于是非问,表示说话者对某一情况感到意外而生疑,一般是对已然事件的疑问,这种情况下,常跟“的”或“哒的”连用,构成“不是……(哒)的哩”的格式。(e)用于反问句,语气上虽是疑问,但表达的却是肯定的意思。例如:

a1.妈妈哩?∣你还有么家没有买哩?

a2.书哩?又丢哒吧? 你赚的钱哩?这几年一分钱都没有看倒你往屋的拿。

b.他还来来哩?∣他还来来的哩?

c.吃肯德基哩,还是吃麦当劳哩? 是等她来,还是你自己去哩?

d.你不是去北京去哒的哩? 你不是不会打鼓泅的哩?

e.今天有有雨啊?——列哪个晓得哩?

3.2“哩”有时用于陈述句末尾,强调所说的理由,以引出后面的结果,一般构成“就是……哩”的格式(a);还可以用于复句的前分句末尾,并拖长读音,含有不满的意味,常构成“一……哩,就……”的格式(b);有时还用于句中,表示列举或停顿(c)。例如:

a.妈妈就是喜欢操心哩,要不然像哪头发都白哒哟。

b.一吃饭哩——,他的话就来哒。 一上课哩——,她的瞌睡就来哒。

c.我来有两个目的:一哩,问下你大姐的情况;二哩,看下你们过得哪么样。 他们两弟兄啊,大的哩,好吃懒做;小的哩,偷鸡摸狗。

4.吧

仙桃方言没有语气词“吗”,与之相当的是“吧[pa43]”,但“吧”和普通话的“吗”在用法上并不等同。“吧”用于是非问句末,可以表示询问、反问、惊讶等语气,还可表示猜测、祈使;有时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4.1表示询问[3]。作用相当于“吗”,句末用升调,常跟“的”“哒”连用。例如:

他来吧?∣他走的吧?︱你打人哒吧?

如果询问的是已完成的事件,只能用“哒吧”,“哒”兼表语气和动态;若是对将来事件的询问,一般用“吧”或“的吧”。有时“的吧”前面还出现“它”。比较:

你走吧?∣你走的吧?∣你走它的吧?

用“的吧”语气上比只用“吧”强烈,更希望得到答案;第三句语气最为强烈,这种情况多出现于“把”字句。再看两例:

还不把地扫它吧?∣*还不把地扫吧?

还不把地扫它的吧?∣*还不把地扫的吧?

这里“它”是虚指的复指性成分,如果不用,句子不能成立。

4.2表示反问。一般含有讽刺、谴责的意味。例如:

你吃的还少吧?(意即:你吃的不少了。)

这钱是你赚的吧?(意即:这钱不是你赚的。)

4.3表示惊讶。含有出人意料的意味,句尾用升调。例如:

这个电影你看哒吧?(我还以为你没有看哩。)

他真的来哒吧?

4.4表示猜测。说话人提出自己的猜测,或表示一种探询,希望得到听话人的证实,句末也用升调。例如:

是小王把饭吃完哒吧?

该不会是你偷的吧?

眼睛疼吧?叫你少看一下。

“吧”有时跟猜测性的成分“我说”呼应,构成“我说……吧”的格式。实际上,这种格式的猜测意味已经很淡,说话人对某一情况已有预料,不需要得到对方的证实。例如:

我说他不得来吧?你还不信。

我说要下雨哒吧?

4.5表示祈使。委婉地征求别人的意见,句末用降调。

再吃一碗吧?

4.6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留下思考的时间,“吧”音拖长。例如:

小王吧——,又太老实哒。

吃鱼吧——,又怕卡;吃鸡吧——,又怕禽流感。

5.啦

“啦[la55]”多用于祈使句,也可用于疑问句和陈述句。

5.1用于祈使句,往往含有不耐烦或无可奈何的意味,读音拖长,句末用升调。例如:

都快来吃啦——,饭菜哈冷哒。

好啦——,都听你的啦——。

前一例表示不耐烦,后一例表示无可奈何,只好如此。

有时祈使中带有疑问的语气,或者说,用疑问的语气委婉地表示祈使。例如:

给滴鱼我吃啦?(意即:给点鱼我吃,可以吗?)

5.2用于疑问句。多用于正反问,带有强调的意味。例如:

他到底聪聪明啦?

5.3用于陈述句。表达一种懊悔的语气,一般是对已发生的不好的事情的懊悔。例如:

水都煮干哒啦。︱衣服都晒褪色哒啦。

有时“啦”用升调,而且读音拖长,暗含不相信、出乎意料的意味。比较:

他得了个第一名。(一般陈述)

他得了个第一名啦——!(难以置信,出人意料)

6.的

“的[ti43]”在仙桃方言里使用频率很高,情况比较复杂。

6.1用于陈述句,表示对已然或未然事件的陈述。例如:

我来的。︱去北京去的。︱武汉我去过的。

有时陈述中带有肯定、强调的语气。表示强调时,一般需要重读。例如:

他前天偷跑的。︱他骂哒人的。(肯定)

他今天会回来的。(强调)

有时用在“把”字句的复指性成分“它”的后边,同样也是表示强调。例如:

我把饭吃完它的。

有时还用于疑问句(多为正反问句),表示强调,表明说话人很希望得到答案。比较:

他来来?︱他来来的?

有时用上副词“到底︱究竟”,构成“到底︱究竟……的的”格式,加强语气,要求对方一定给出明确的答案。例如:

你到底回回来的的[ti43t55]?

——我回来的的[ti43t31]。

问话和答语都含有“不耐烦”的意思,而且语气都很强烈。

7.啰

“啰”一般读[lo55],有时读[lo31];多用于祈使句,有时也用于陈述句。

7.1用于祈使句,表示劝慰或催促,读音拖长,句末用升调。表催促时,往往带有“不耐烦”的意味。例如:

您哪不想那多啰——,自己吃好喝好,谁哪个都不要管。(劝慰)

快走啰——!(催促)

后一例也可以用“吧”,虽然还是催促,但语气上显得缓和一些。

有时表示警告,实际暗含劝告的意思。例如:

你不信啰,最后有你好果子吃。

7.2用于陈述句。有时表示推测的语气,而且说话人比较相信自己的推测,句中常用“肯定”“总是”一类词语。这时“啰”读[lo31]。例如:

肯定是又输钱哒啰。

总是又在讲小话,没有听讲啰。

有时表示一种无奈的语气,含有“勉为其难”“只好如此”的意味。例如:

你要我去,我就去啰。

你不去赚钱,就只有我去抛头露面啰。

7.3用于提示性的话语成分(独立语)后边,既是提顿,也是强调,希望能引起听话人的共鸣。例如:

你看啰,她迟早是要输光它的。

你想啰,他没得钱像哪买列么大的房子啊?

8.咧

8.1用于陈述句,读作[lie31]。随着语境的不同,语气上也有所不同。有时表示肯定或强调(a),有时带有几份夸张(b),有时表示一种意外(c),有时带有几份不耐烦(d)。例如:

a.你蛮坏咧! ︱你心思蛮毒咧!

b.他还得哒个冠军咧。︱他有滴咔苕咧,你不跟他计较。

c.他钓的鱼还蛮多咧!(原先不知道会有那么多鱼)

d.快来唦!——我来哒咧。

8.2用于祈使句,表示劝告,读作[lie24]。例如:

好哒咧,不吵哒咧。

9.唦

9.1用于祈使句,表示催促或建议,表催促时含有“不耐烦”的意味。例如:

快吃唦! ︱10点多哒,早滴睡唦!(催促)

您哪多吃滴咔唦。︱你把高跟鞋换它唦。(建议)

下面一例虽然不是用于祈使句,而是用于正反问句,但实际上表达的是催促的意思。

你走走唦?不走尽我走。

9.2用于陈述句。表示赞同,句末用降调。例如:

老要你少看电视,现在眼睛近视哒好哒啦。

——是的唦,老喜欢盯倒个鬼电视看。

我再哪个的心都不操哒。

——是唦,您哪把身体养好就行哒。

有时用于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设。例如:

他早滴咔收手唦,也不至于输得倾家荡产。

9.3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留下思考的时间。例如:

他钱还还你呀?——钱耳唦,还哒呀。

锅洗洗呀?(锅洗没洗呀?)——锅耳唦,还没有洗。

10.耳

10.1用于陈述句,表示强调。下面的例子,如果不用“耳”,语气上就轻淡多了。

他买的还不少耳。︱你不晓得他好造业(可怜)耳。

下面两例用“耳”,表达指责的语气。

尽吃耳。︱尽咳耳。

有时用在“AA神”后边(AA为拟声词),这时“耳”读[l31]。例如:

吼地“炸炸”神耳,哪个怕你吧。︱笑地“咯咯”神耳。

有时用于复句的前一分句,常构成“都没有……耳,就……”的格式。例如:

衣服都还没有穿好耳,他就跑哒。

一碗饭都还没有吃完耳,他就催下来哒。

10.2用于祈使句,表示提醒、催促等语气;且往往带有不耐烦的意味。例如:

快看耳!(提醒)︱快吃耳!(催促)

10.3用于疑问句,一般跟语气词“的[ti43]”连用。例如:

他来来的耳?

10.4用于句中,表示停顿,常和语气词“唦”连用(参见9.3)。例如:

钱哩?——钱耳唦,我用完哒。

11.哦

“哦[o31]”的使用面比较广,可以用于各种句类,语音上也会随所附前一音节末尾音素的不同而发生音变,读成[io31]、[lo31]或[o31]。

11.1用于陈述句,表示意愿(a)、提醒(b)等,有时带有“恍悟”的意味(c)。表提醒时用升调,表恍悟时用降调。例如:

a.我不管哦,要管你管。 你不去看老头子算哒,我自己去的哦。

b.他是搞土木工程的哦!(提醒:不要小看他)她和我是小学同学哦!(提醒:要多关照)

c.哦,原来他是搞土木工程的哦!

11.2用于疑问句。有时是表示猜测的语气,句中常出现“只怕、恐怕”一类词语(a);有时是用来加强反问的语气(b)。例如:

a.他只怕不会来哦?︱菜恐怕不够吃哦?

b.她又赢哒钱,要不然他哪会那么好哦?

11.3用于祈使句。例如:

走哦!︱上班去哦!

11.4用于感叹句,“哦”音往往拖长。例如:

他好苕哦——!

几得好的人哦——!就这样走哒,她屋的人都快哭死。

几好的菜哦——,哈泼哒。

在仙桃方言中,一个语气词可以有多种功能,在同一个句子里用此语气词还是用彼语气词是很有讲究的,其细微的区别可能只有当地人才能体会。与普通话相比,仙桃方言的语气词有如下特点:语气词非常丰富,与普通话异多同少;语气词常常连用,不仅两个连用,甚至三个、四个语气词也常连用,连用后会产生大量的合音形式,如文中的“哦”和别的语气词的连用;同一个语气词在不同的情况下会表达不同的语气;语气词的读音一般不读轻声,而且很多语气词尾会有很长的拖音,特别是表示感叹语气时,拖音更长。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湖北东南片语言问题研究”【08JJD74006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方言的比较范畴和否定范畴”【12JJD740013】以及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方言文化研究中心”项目“仙桃方言研究”【2014FYZ001】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香港朗文(远东)有限公司出版,1987年。

[2] 刘海章:《荆楚方言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83~286页。

[3] 汪国胜:《湖北大冶话的语气词》,《方言》1995年第2期,第138~150页。

[4] 王群生:《湖北荆沙方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50~251页。

猜你喜欢
仙桃句末陈述句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四川方言句末助词“哆”
完整句末不一定都用句号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西夏语陈述句到一般疑问句的转换方式
句末“没”和“没有”的演变分析
仙桃归谁
植物帮之仙桃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植物帮之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