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参与式管理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运用

2015-03-27 21:29黄文质
关键词:后勤管理管理模式高校

试论参与式管理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运用

黄文质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后勤处,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高校后勤管理归根结底是要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尤其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和保障,但当前高校后勤管理提供的管理、服务与师生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何更好的服务好广大师生,这需要高校后勤管理引入参与式管理模式,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学生为本,改变传统的高校后勤与大学生之间单向垂直的关系,努力构建双方相对平行的关系,让学生在参与后勤管理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也让后勤管理在学生的参与中得到提升和改进,从管理理念到具体的管理方法、技巧的重构后勤管理模式。

关键词:参与式管理;高校;后勤管理;管理模式

一、参与式管理的特点

参与式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方式最初源于企业管理,突出的是参与企业管理与决策,之后逐渐应用于其他各个领域,目前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管理方式。参与式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在组织决策和管理中的作用,支持个体创新,营造和谐、舒适的工作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作用,释放个体的潜能,让个人的价值得到体现和发挥。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赋予部属决策参与权,并让部属在自己的职责上拥有较多的选择权和较大的控制权”。[1]也就是,管理者与部署的关系由传统的“单向垂直”转变为“双向平行”,双方相对处于较为平等的地位。参与式管理从人性关怀出发,强调以人为本,将部属与管理者置于相对平等的地位,给予部属较多的民主权利和民主环境,提倡民主参与和共同发展的理念,让部属广泛参与决策和日常管理,从而使部属在参与过程中增强对组织的认同和归属,提高工作士气与工作满意度。同时,通过民主参与,也有利于组织管理在开放管理中走向科学和民主,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也能保证决策得到部属的支持和拥护,提高决策的执行力。具体而言,参与式管理不仅注重部属参与管理、自主管理,还让部属参与组织的文化管理、人才开发管理等等,这使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发挥,也使管理者与部属之间建立了一种信任,让部属感受到信赖和重视,增强了组织凝聚力。

随着我国高校管理改革的深入,参与式管理也逐渐走进高校,成为适应高校管理自主化、民主化、开放化、科学化发展趋势的应时之举。在实践中,让大学生参与高校后勤管理是当前国内外高校参与式管理的重要做法。例如,美国高校的学生会组织设立了膳食管理委员会,不仅定期对餐厅的卫生、采购、定价等方面进行评估,而且吸收学生参与餐厅的管理与服务中;学生宿舍招收学生担任“居民助理”参与学校宿舍管理。这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能力、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也有利于高校后勤管理在开放中走向科学和民主。

二、参与式管理与高校后勤管理的关联

(一)高校后勤管理中参与式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参与式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在校生的增多,高校后勤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提供更优质的后勤管理与服务,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是高校后勤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参与式管理应用于高校后勤管理,在后勤管理决策中,充分听取广大师生意见,了解广大师生需求,让广大师生直接参与后勤管理重大决策,有利于提高后勤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也保证了决策能得到师生的认可和执行。在具体的管理和服务中,让学生直接参与,为学生的聪明才智的发挥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有利于高校后勤部门充分利用本校学生资源,弥补现有后勤管理人力、物力不足,节约后勤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参与式管理有利于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高校后勤服务体系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的功能。高校后勤服务体系不仅为高校学生提供物质生活保障,而且学生参与其中还能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实践知识,促进学生社会化。大学生参与后勤管理,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养成良好习惯。后勤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及平凡、朴实、恪守岗位、勇于奉献的精神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增强对劳动的认识,培养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在学分制下,原有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已难以发挥作用。必须加强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的育人功能,在后勤管理与服务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加强管理渗透,将政治、思想、品德教育随机化、经常化,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与式管理可以资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当前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除了“奖、贷、助、补、减”的资助体系之外,勤工俭学是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参与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并提供一定的报酬,可以解决贫困生的部分生活费,在劳动中也培育了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识和品质。

(二)当前高校后勤管理需要广大师生的广泛参与

一是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的提高需要师生的参与。当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反馈机制薄弱,广大师生与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沟通机制不畅通,使得广大师生的利益

和诉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满足,后勤管理和服务无法反应广大师生的心声,师生对高校后勤管理的意见、建议也得不到表达,致使后勤管理与服务难以得到师生的认可和肯定。同时,当前高校后勤管理的监督机制还有待加强,而广大师生的参与,便是最有效的监督,这对改进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高校后勤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高低,作为服务对象的广大师生最有发言权,通过让广大师生参与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评价,有利于高校后勤及时发现自身工作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自身的管理和服务,努力提供让广大师生满意的管理与服务。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已经由奢侈品变为大众化产品,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也从功能性转化为舒适性,车内空气质量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之一。车内空气质量主要通过会产生危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以及消费者对车内气味的主观感受来评估。由于汽车内饰零部件很多都是PP注塑件,如何降低PP注塑件的气味和VOC,成为汽车零部件厂家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二是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需要。随着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高校各后勤实体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参与市场的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是高校后勤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在这场竞争中,高校后勤实体有其特殊性和优势,即高校在校生是一群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宝贵资源,他们有创新精神,有探索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急需一个施展自己才华和价值的平台和机会,也需要一个促进学生社会化的渠道,同时,高校后勤管理也急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高校后勤管理是锻炼高校学生,促进其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平台,高校学生更是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不可忽视的潜在力量,让高校学生参与高校后勤管理,对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需要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既需要广大师生为高校后勤管理谏言献智,也需要广大师生主动参与具体的管理和服务。

三、高校后勤参与式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在管理理念上,要以生为本强化管理与服务

高校的每一项工作从根本上都必须围绕学生来展开,一切要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服务,以学生为本,是做好各项工作基础和前提。高校后勤管理,归根到底是要为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因此,高校后勤管理必须以学生为本,从如何服务好学生的成长成才出发,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全面和细致的服务。扩大管理的开放性,保证管理与服务源于学生的需求,保证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学生的意见、建议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采纳,保证学生参与管理与服务效果的评价,使整个管理与服务的过程都围绕学生的需求展开,切实提供满意的管理与服务。

(二)在管理体制机制上,要以参与管理理论为指导进行重构

要改变领导方式,推行集体领导和决策,授予管理人员和广大师生一定的权力,让其参与到后勤管理的相关决策中。管理体制要去行政化,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实践中实现全面发展。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后勤管理各方面的制度,保证后勤管理的有序、科学展开。

(三)在管理内容上,要让学生参与宿舍、餐厅及日常生活服务的管理

(四)在管理方式方法上,要灵活多样

一是要切实发挥学生团体的作用,在有关学生团体中设立学生权益保障部,就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饮食、水电、宿舍管理等问题,及时了解情况(可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设置意见收集箱等形式),并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保证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另外,可以组织本部门成员,定期对学校食堂等进行检查,督促学校改善食堂卫生,合理设置饭菜价格,切实保障学生利益,也督促后勤提高管理与服务的水平与质量。

二是后勤相关服务实体,亦要定期召开学生见面会或问答会,直接接受学生的投诉和质询,接受学生的批评和建议,这对有针对性的改善后勤管理与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与学生的一个重要沟通渠道和平台,有利于增强相互的理解和沟通。

三是在后勤相关实体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活费问题的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后勤管理人力、物力的不足,更可以弥补管理的漏洞和不足,提高后勤服务的效率。四是设立劳动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设置一定的学分,课程的主要内容便是校园的卫生打扫,可视情况安排一个班或几个班同时“上课”,合理设置课时,如一个星期一次课。通过设置劳动课,让学生参与学校卫生管理,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爱护校园卫生,接受劳动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化责任和自律意识,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后勤管理工作,节省后勤人力、物力及财力。

(五)在管理队伍上,吸收优秀学生干部或优秀学生加入后勤管理队伍

要加强后勤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完善队伍结构,建立一支熟练、自觉运用参与式管理的方法管理队伍,对管理人员进行参与式管理方式、方法和技巧的培训,转变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正确看待自己与学生的关系,认清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本质,切实服务好学生。此外,高校后勤管理还要善于运用和开发本校的人力资源,要善于吸收优秀学生干部或优秀学生参与到后勤管理各项工作之中,整体提高管理队伍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冯瑛.论参与式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启迪[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335-337.

[2]安华.高校学生参与型后勤管理模式的建构[J].高校后勤研究,2007,(3):40-41.

[3]吴东江.大学生参与高校后勤管理初探[J].高校后勤研究,2013,(5):17-18.

[4]朱春生.高校后勤社会化中大学生参与后勤管理刍议[J].江苏高教,2012,(5):71-72.

[5]陈万思,余彦儒.国外参与式管理研究述评[J].管理评论,2010,(4):73-81.

[6]张兆勤.浅谈参与式管理[J].兰州学刊,2004,(2):109-110.

[7]常秀鹏.高等学校后勤管理与运行的科学模式[J].河北学刊,2012,(1):240-243.

猜你喜欢
后勤管理管理模式高校
学校总务后勤管理工作之我见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创新探讨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