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众》看吉辛的生态意识

2015-03-27 21:29李倩
关键词:生态意识自然民众

从《民众》看吉辛的生态意识

李倩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江苏南京210088)

摘要:《民众》(Demos,1886)是维多利亚后期的小说家乔治·吉辛的一部重要小说,它以“英国社会主义的故事”(A Story of English Socialism)为副标题,在小说中及时反映了当时的重大政治问题,多数研究者都是从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角度分析这部小说的。本文将从小说中作者生态危机的意识、生态保护的要求和对生态和谐的呼吁三个方面来解读吉辛超前的生态意识。

关键词:《民众》;自然;生态意识

一、引言

维多利亚时期(1827—1901)经历了英国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个阶段,大革命工业浪潮所带来的各种科技发明与技术创新给英国经济注入了新生的力量,使得英国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然而到了19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德国在经济上迅速崛起,其钢铁、煤炭和纺织品的产量都在不断赶超英国,英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英国社会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增长缓慢,工作机会减少,工资收入下降,占英国人口1/3的贫困人口集中在人口稠密的贫民区”。[1]吉辛在创作《民众》时,英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巨大下滑的时代,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主义运动空前活跃。《民众》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八十年代小说。[2]“在1886年2月8日波迈暴动(Paul Mall Riot)开始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小说(指《民众》)的前两卷。第二天,就在伦敦正不安地等待着进一步的暴乱时,他(吉辛)跑到出版商那里,劝说他们为了体现暴乱事件的时效性,能够发表他的小说。于是,在出版社的敦促下,吉辛于当年3月末及时地完成了小说,使其得以出版。”[3]站立在新旧历史的交叉点,吉辛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犀利的笔锋记录着社会发展的种种现实,同时,他也目睹了工业革命时期人类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所埋下的隐患。

在《民众》中,产业工人理查德·缪铁默意外继承了一笔遗产,他决定用这笔钱来建立一个新万利社区。他在万利山谷的附近建立工厂开采铁矿,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包括给工人们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缩短他们的劳动时间,保证只要他们诚实守纪就不会被随意解雇,除此之外,还要让工人的子女免费读书,为他们设立阅览室和图书馆,给他们安排讲座和娱乐活动,希望把万利山谷建设成为欧文理想公社式的社会主义乐土。然而,他鼓励工人群众储蓄的计划被骗子洛德曼所利用,工人们误认为他存心欺骗,在集会上工人们拒绝接受理查德的解释,在混乱中暴徒用石头砸死了他。之后,真正的遗产继承人贵族休伯特·艾尔登接管了产业,他只给工人发一个月的工资,限令他们半个月内迁出工房。一年后,万利山谷又恢复了它前工业化状态的本来面目。小说通过叙述一场社会主义革命的失败,也别具匠心地深刻讨论了“环境与发展”这个至今仍然困惑着人类的重大问题。作者在小说中从生态危机的意识、生态保护的要求和生态和谐的呼吁三个方面,表达了作者超前的生态意识。

二、生态危机意识——繁荣过后的贫穷

维多利亚时期创造了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辉煌,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盲目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民众》开篇就是一段对万利村所处环境的描写,“斯坦伯利山位于一个遥远的地方,但是它离该死的矿山、工厂和(炼钢的)火炉只有两个小时的路程,它的西坡被一片碧绿覆盖,那里有着牧场和果园,空气清新。万利村就坐落在山脚下。”[4](P1)①(试译)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农村文明渐行渐远,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也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模式与理念。村民原本生活在不受干扰的遥远山村中,但是由于人类物质欲望的不断膨胀,他们不断地盲目扩张和过度开发,这种安宁很快就被工厂的建立、采矿业的发展而被打破。工人们在不断进行生产的同时,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他们所处的经济状况只能概括为“贫穷”二字。小说中对工人们的聚集地霍克斯顿有一段概况的描写——那里是脏乱一片:有着四处散发着恶臭的市场、肮脏破烂的木厂和仓库,通道里散发着瘟疫般的阴郁气氛。马路上重载着货物的马车发出巨大的响声,过道里拥挤着粗俗的劳工,隐蔽的角落里潜伏着最丑陋的贫穷之相。

除了物质上的贫穷,人们的生态家园也遭到侵蚀。作者在小说中提到了万利村的一个修道院,它是万利庄园最古老的建筑,因为采矿工厂的建立使得修道院也深受其害——“它矗立在英格兰最厚的煤层里面,矿上飘来的黑烟把墙壁熏的漆黑,机器强烈的震动也使得墙壁变得摇晃不堪。夜幕降临时登上斯坦伯利山,你就能看到矿厂上空灰蒙蒙空气里裹着红色的火焰,像一轮愤怒的落日,旁边还不时地冒出小火舌,在地平线上跳动。”[4](P1)19世纪末的伦敦的大地,到处都是都是耸立的大烟管,日夜不停地朝着天空排着滚滚浓烟,这些烟遇水汽后便变成雾,伦敦也就在19世纪成了闻名于世的雾都。当时,一个英国工程师在形容英格兰西部地区冶铁业的情形时说:整个地球好像从里往外翻,它的内脏全部都被挖出来扔得到处都是,整个大地上到处都堆满了煤渣。[5]

三、生态保护要求——弃利还林的坚决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氧气、阳光、雨露、土地和水都来自于大自然的恩赐,与繁华的城市相比,乡村没有过多人类改造的痕迹,与大自然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然而由于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城市的改造在不断向近郊蔓延,工业文明的魔爪也逐渐伸向了原始的乡村,人们原本宁静、恬淡的生活受到影响,而这种影响还在不断加剧。

《民众》中的华尔瑟姆太太尽管不是一个最热衷的大自然爱好者,但是她在窗口看风景时也俨然发觉了,曾经美丽的风景如今已经遭到了破坏,她从来没想过为了保护美丽自然而去反对赚钱的计划,但是她自言自语道:“换做休伯特,他肯定不会这么干的,他的理想不在于此。”[4](P3)果不其然,在休伯特初次见到理查德时,他就坚决地反对理查德建设新万利的计划,他果断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宁愿要大自然。”[4](P60)吉辛保护环境的觉悟通过休伯特之口表达了出来,当理查德反驳道:“铁厂意味着几百个工人家庭能吃上面包,你说要保护绿草,可是绿草能养活几个人?”[4](P60)休伯特没有据理力争,他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践行他的生态保护要求。当老默铁缪的遗嘱被找到,万利山谷的产业即将转移到休伯特的手中时,理查德的妻子阿德拉找到休伯特,希望他能让工厂继续生产,休伯特断然拒绝了,他斩钉截铁地说:“我对新万利的处理方案早已决定,什么也不能改变我的决定。我要把一切工厂、矿山扫平,把工房铲除,让山谷恢复本来的面目。”[4](P294)

休伯特的坚决体现了生态学的核心本质——一个物种的发展不能侵害和毁灭别的物种,世界上的动物、植物以致微生物都应共生发展,这种生态文明的意识是对工业文明的否定。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发展,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平衡和友好关系,本不应该被挑战和征服甚至破坏的自然环境被利益熏心的人类不断地开发利用,最终将会导致人类社会发展的危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存危机和人性扭曲。休伯特的果断闪现了作者吉辛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先觉,体现了作者超前的生态意识。

四、生态和谐的呼吁——天人合一的理想

生态和谐是指生态对象特别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协调与统一、有机与有序、自由与自然。[6]生态和谐是多重价值的统一,但是首当其冲的它着眼于一个“真”字上。真,是客观存在和人类认识自然的统一,它指导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表征了人的认知的合乎规律性。

在《民众》中,尽管理查德认为自己开发和改造万利山庄是在福利工人,但是他在庄园实施蓝图时不仅破坏了附近的自然风貌,由此而来的喧嚣的工地、涌入的工人、烟囱林立的矿厂,让万利山庄的居民都十分反感和无奈。理查德对于自然的改造的认识明显已经偏离了“真”的轨道,而真理是始终不容改变的,他的所作所为必然会受到惩罚。吉辛在小说中并没有俗套地用文字叙述大自然惩戒了理查德,他巧妙地通过理查德的妻子阿德拉偶然找到遗落的遗嘱这个情节安排,给了理查德狠命的一击。遗嘱的出现是一个“真”的还原,也意味着理查德即将失去他努力获得的一切——土地、工厂、财产、希望……这是对失“真”的理查德一个彻彻底底的并且非常致命的惩罚。最终,理查德在工人们的暴乱中被石头砸死了,他的死亡也意味着他对大自然的回归,“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理查德的归宿安排上体现的惟妙惟肖。

另一方面,“天人合一”的现代阐释可以理解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按照自然的规律进行建设”。理查德在建立万利山谷的实践中违背了自然发展的规律,打破了人类发展与生态和谐的平衡状态,而休伯特的及时举措正是这种“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践。他要求停止工业生产、弃利还林的觉悟正是人类理性把握世界整体的体现,他对“天人合一”理念的追求就是把小我融入大我,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实践。这种超前的觉悟对现代人类也是有着重要的启示——世界是一个整体,只有把小我融入世界这个大我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性自由,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要想实现人类的发展就首先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只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一个多世纪之前,吉辛就在《民众》中深刻探讨了“环境与发展”这个至今仍然困惑着人类的大问题,他思索问题的超前性使我们惊叹。[7]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急遽提高,同时,人类谋求一切的贪婪和欲望也在急剧膨胀。如果不顾生态发展的规律一路高歌猛进的发展,人类将不可避免地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无法修复的破坏。吉辛超前的生态意识也让我们现代人时刻铭记“在草、树消失的世界上,人的生命也将失去价值。”[4](P295)在现代生态学的生物圈中,没有任何一个物种能够单独生存和发展,他们只能在共同维护生命、维护系统存在、促进生物圈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生存进化。[8]善待环境,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对环境负责,就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人类在与自然的共生中,只有尊重自然、以自然的规律为准绳为进行循环发展,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系2014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乔治·吉辛作品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SJD023)

参考文献:

①《民众》(Demos, A Story of English Socialism)目前国内尚未有中译本,文中出现的引文均由笔者试译。

[1]戴维·罗伯兹.英国史[M].鲁恒光,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334.

[2]Goode John. Gissing, Morris, and English Socialism[A]. Victorian Studies[C].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68:216

[3]Gissing George, Demos [M].ed. by Pierre Coustillas. Brighton: Harvester Press,1972.382.

[4]Gissing George: Demos, A Story of English Socialism [M]. Middlesex: the Echo library,2007

[5]19世纪英国社会与文化浅析[EB/OL].http://3y.uu456.com/bpce0fa81b6bd97f192279e902-2.html.

[6]袁鼎生.生态和谐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7,(2):40.

[7]薛鸿时.论吉辛的政治小说《民众》[J].外国文学评论,1995,(3):107.

[8]李迅,张爱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文化重塑[J].城市发展研究,2014,(10):100.

猜你喜欢
生态意识自然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人对自然的暴力
解析小说《白鲸》的生态意识和德性伦理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意识渗透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