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辅导员服务理念

2015-03-27 21:29邓传芳,张训
关键词:服务理念以人为本辅导员

论高校辅导员服务理念

邓传芳,张训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辅导员是联系学校与学生的关系纽带,是连接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桥梁,对维护校园稳定,保证良好的教学、生活秩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教育体系乃以学生为主体建构,辅导员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培养爱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

关键词:辅导员;以人为本;服务理念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整个学校工作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是学校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桥梁,是学校各个部门与学生协调联系的纽带,是专职教师与学生进行教与学交流的信息传播平台,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增进了解和协作的“粘贴剂”。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辅导员既是一味调和剂,也是一道学生的心灵鸡汤。自从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设立政治辅导员制度以来,其间风风雨雨、历经坎坷,终在近几年步入正轨。特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第一次站在国家和全民族的高度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给予了明确定位,并且拓展了辅导员工作职能,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项服务职能写进了文件。因此,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性,还要树立“服务”的意识。而且,在我们看来,“服务育人”应该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永恒主题。

一、培育辅导员管理工作服务理念的必要性

(一)“以人为本”精神的写照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涵,以学生为本则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法则,而一切围绕学生健康成长的服务理念则是以人为本精神的生动体现。构建和谐校园决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高等教育建设的具体工作中。校园的和谐、教育的人性化恰是以人为本精神的最好体现。现代青年学子是在多元化和国际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其思想前卫,意识敏锐,感知世界的能力超强,因而,辅导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认识到当下学生的这一特质,认清学生在高校教育中的主体性特征,不能以教条甚至僵硬的教育法则约束学生的自由发展,而应该解放思想,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而不是教育对象来看待。当然,不能把教育中学生主题地位的提升简单地归结为是对传统教育观念——师道尊严的有力挑战或者颠覆,这恰是对师生和谐理念的崭新诠释。

另外,我国正朝着法治国迈进,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正在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新增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条写入“保障和尊重人权”,正是以人为本精神的法律体现。民主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平等。教育战线中只有服务至上才能真正做到教与学的平等。将教育对象升格为教育主体,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在花钱消费,树立自身在教与学中的主人翁地位,从而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热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唯有在教育中真正推行服务理念,才能围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展开研究,使高等教育管理贴近人性。[1]

(二)辅导员工作的现实状况使然

1.辅导员工作特点

其一、直接性。在高校,和学生接触最多者是辅导员,因而和学生关系最亲密者也是辅导员。在专业上遇到难题,学生更多地求助于专业教师,或者借助于资料平台自己解决,但在生活上的诸多难题或者困惑,学生更相信辅导员能够为其排忧解难,于是辅导员成为远离家庭和父母的学子们的贴心人。以此而言,辅导员是能够获得学生最多信息的那个人,而这些信息则往往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和教育研究的重要资源和制定相应策略和体系的重要依据。反过来,学校乃至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思路和具体的计划则需要通过辅导员传达到学生那里,从而走完大学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总之,辅导员在学生与其它学生事务管理主体之间充当着桥梁和中介作用。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活跃在为学生服务的第一线。

其二、层次性。从高校学生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来看,辅导员处于最基层。辅导员是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教育管理人员,按照学院党委、行政的部署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直接负责学生相关事务的管理和为学生提供服务。辅导员工作的基层性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具有服从性,从而要求辅导员必须站在为学校管理服务的第一线。

2.服务对象的特点

辅导员面对的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复杂而又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来自不同地方,由于中学阶段各自的学习、生活环境有所不同,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和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亦具有不同的层次性。其次,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乃至不同的性格,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学间发生冲突和矛盾在所难免。特别是受经济浪潮的冲击加上独生子女比重的攀升,家庭和社会中的教育理念有所变化。整个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也给青年人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以致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另外,现在的大学生亦面临三大压力,即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2]这也导致了许多大学生或多或少的具有一定的心理问题。校园事件很多都起因于此,“复旦投毒案”只是一个极端。从辅导员工作角度而言,他们在面对学生时也会遇到形态各异的问题,有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辅导员用心思考,果断处理。而且,辅导员的工作没有

固定的时间段,很多工作都是在学生的课余时间甚至是深夜开展,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工作时间就更没有边界了。因此有人戏称辅导员就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救火队员。

二、辅导员服务理念的具体表现以及综合素质要求

(一)辅导员服务理念的具体表现

首先,辅导员所必须具备的政治素养要求其在工作中帮助学生端正人生态度,学会现代社会的处事艺术,培养过硬的思想作风。为此,结合学校思政中心关于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毛泽东邓小平思想教育,让学生将其融入到血液中,明白新社会来之不易,形成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斗争精神的景仰。为达此目标,辅导员至少要制定分级细化的培养机制。要在形势政策课上把握时代脉搏,师生一体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不仅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感念家人的培养,感念师恩,感谢新社会所提供的好环境,从而引领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奋进,从而才能无愧于父母的养育,无愧于老师的教育,无愧于党和国家的培养,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技能,以求回报父母,回报社会。为了让学生卸去浮华,静心凝气感受崇高的使命感,辅导员要以身作则,主动学习,并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

其次,辅导员工作的实践性要求其能够熟练掌握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能够熟练操作微机办公系统,努力拓展工作途径,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时刻和学生保持最亲密的接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工作开展接地气、近人情,增强自己的魅力,以赢得学生的信服。

再次,由于辅导员和学生吃住在一起,容易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也有助于将教育融汇于日常的生活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正因为辅导员生活在学生之中,所以更有助于了解学生的生活、性格、心态等各方面的问题,使其能够及时有效地对症下药,也就是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最后,现代大学生一般生长在优越的环境中,甚至有的学生被一干家人奉为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离开家庭之前,备受呵护,因而必然导致其自理能力、协作意识差。加之,大学前的教育主要为应试教育,又致使其解决问题能力差。现代大学生群体中有不少人心理、思想发展亦不成熟,意志脆弱,承受能力差。这些特点决定了辅导员应主要围绕学生面临的问题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助服务。为了避免毕业即失业的观念和现象出现,辅导员要针对不同学生提出建设性的就业指导意见,帮助学生及早做好生涯规划和职业规划,尽最大努力为他们的就业提供各种服务。为了避免个体的疏离现象发生,要及早关注家庭贫困的学生,竭尽所能地为其提供经济支持,帮助其完成学业。关注性格内向、脱离集体、少言寡语、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经常与他们谈心,了解其思想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引导他们融入整个集体。

(二)辅导员提升服务理念的素质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辅导员要练就一身本领,不仅思想政治过硬,还要具有综合素质,特别要做到专业素质过硬。现代大学的辅导员大都一专多能。在专业知识储备和发掘上,有的辅导员并不比专业教师差。不仅仅能够胜任形势政策课,还能够担任专业课程的教授任务。如此,才能以身作则,赢得学生的尊敬。实践告知,很多年轻的博士、副教授乃至教授担任学生辅导员工作,其所带的班级精神面貌和工作成绩上都更上层楼。这就是辅导员的魅力所在,也是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所在。打铁还需自身硬。担当着教育引导学生的重任,辅导员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是难以胜任的。为此,辅导员不仅要有一两门精深的专业知识体系,还要具有广博的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掌握法学、心理学知识以及对办公软件的运用。同时要求辅导员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并且力争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接轨。因为尽管辅导员大多与大学生年龄相仿,但是快节奏的社会进程致使他们之间的存在明显代沟。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力争把学生管理上升为一门艺术。

此外,辅导员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鉴于工作的“救火”性质,加之辅导员工作面很广,而且经常处理突发事件,所以有时工作起来是没有时间概念的。这些决定了对辅导员身体上的要求是高校教师队伍中最高的。奥地利精神病学专家姚雷格曾经说过:“健康的体魄可以培植人们优美的心灵,而可恶的病魔则把人们善良的心灵和聪明的头脑禁锢在地狱之中,阻挠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3]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体魄是事业成功的支柱。所以,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检查学生早操的机会,坚持户外锻炼。另外,心理问题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这就要求辅导员首先保证自身有个健康的心理。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拥有坚毅的意志品格,才会在倾听学生的心理倾诉时,既能融入学生的心里,又能置身于外,适时调节自己的心境,做到张驰有度,不致走火入魔。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思想和感情的影响是相互的,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在工作中,受到学生情绪的牵制,从而导致两败俱伤。

三、谨防服务理念成为美丽的陷阱

当然,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分寸,不可突破限度。“服务理念”是一个仁慈美好令人向往的字眼,但事实上,并不是一味地服务就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过分地宣扬服务理念,处处强调服务,可能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大学生毕竟是年轻的一代,年龄上的局限使其思想、心智未能完全成熟,加之现代社会、家庭等环境之中的不良因素的熏陶,致使一部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偏低。对这样一部分学生,一味地强调服务,把部分家庭对孩子的宠溺之情带入校园,势必会加深他们的任性、骄横、放荡等不良秉性,进而在校园中误导出一种学生就是“老大”的氛围。尊重学生自由,但不能无视课堂纪律;迁就学生要求,但不能漠视教师的合理权益,这样的校园才是和谐校园。

(注:本文系安徽省2014年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独立学院学生管理软干预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jyxm713)

参考文献:

[1]李学宝,张凤霞.如何在学校中实践教育管理人性化[J].基础教育参考,2009,(12).

[2]韩兵兵.浅析如何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J].现代交际,2011,(11).

[3]徐涛.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34.

猜你喜欢
服务理念以人为本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转型中的公共图书馆对服务理念的探索
高青县坚持“转创增”深化审改助力经济发展
从资源共享看图书馆的公共服务
中美博物馆文化服务理念比较研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