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分级管理模式探究——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

2015-03-27 21:29刘书博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学生

刘书博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11605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教育面临着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特别新建本科民办院校在办学体制、管理模式、经费筹措等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入,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急需建立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我们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各学院层面上实行了各年级分层次、有侧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实效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途经、新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分级教育的内涵

分级教育涵盖了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层次到阶段、从共性到个性、从结构到功能等多重关系和联系,是大学生教育培养模式的科学体系。从广义上讲,分级教育指针对不同特点、个性、层次以及认知水平的学生群体采用灵活的分级方式为基础,从学生成长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成长,提升特长发展,完善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从狭义上讲,分级教育指一个针对学生学习结果、学习状态、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的不同,围绕学生科技、文化、体育等课外活动,借助实践平台,指导学生克服不足,确定目标,自我学习发展个性,运用特长全面提高的完整过程。[1]

二、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分级管理的科学意义

(一)实行分级管理是民办高校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关于实施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更好地适应现代大学管理的要求,学校积极推行校院二级管理改革,这是学校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举措,是整合优化资源,构建应用型学科体系的必由之路,管理重心下移,对院(系)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二)实行分级管理是全员育人的重要体现

中发[2004]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校所有课程都应该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责任。这要求全体教职员工要树立全员育人思想,积极担负起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职责,实现全员育人。学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后,大力推行班导师制,由专业老师指导学生学业学习、就业工作,以及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实现每个学生都有老师关注,每个学生都有老师指导。通过班导师,将教育管理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及学生的自我教育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三)实行分级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

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大都是90后,他们的特点是个性特点明显,自我意识极强,感恩意识淡薄,心态开放但是心理脆弱,喜欢通过短信、QQ、微信、微博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思想,有很强的参与社会事务的期待和需要。而学校教育多半还停留在单向的知识与道德观念的灌输上,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抵触情绪,他们需要尊重,需要倾听,并且要求有发言权,认为教育是家长花钱买的,也是一种消费。我们必须转变思路,由严格管理变为服务育人,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内心情感的释放。面对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有必要尽快建立起新的、更适应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工作体制和教育管理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分级管理的模式探究

(一)做好大一学生的适应性教育

大一新生来自四面八方,都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兴趣爱好,面对大学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陌生的课程,他们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更需要在大一期间做好适应性教育。

1.入学教育。针对大学新生中出现的种种不适应状况,通过开展大学适应性教育,教育和引导大学新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有效的方式从容应对,其中包括:尽快适应大学的教育管理模式和方式,转变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重塑大学奋斗目标,调整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进行心理疏导和调适。

2.国防教育。抓好新生军训工作,深入新生,了解新生情况,掌握其思想动态,通过军事理论、军事技能、爱国主题教育,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强化遵章守纪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3.爱校教育。通过开展参观校史馆,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特色,牢记校训校风及校园文化精神,深入贯彻“一二三四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与校园名师一同成长,与优秀校友共同进步,增强学生的爱校护校意识,激发学生作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一员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加强大二学生的个人素质教育

大二学生经过一年的生活,熟悉学校环境,心智逐步成熟,对专业的了解也更加深入,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深入学生内心,细致入微,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增强学生面对挫折和苦难的勇气,用积极态度面对生活。

1.文明礼仪教育。通过礼仪课程的开设,对学生进行专业、系统的教育,重点教育学生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学习个人礼仪、日常交往礼仪、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商务礼仪、社会交际礼仪等礼仪知识,通过开展主题活动、礼仪大赛等使学生提高文明礼仪意识,遵守文明礼仪规范,争做文明大学生。

2.挫折教育。通过开展挫折教育,增强他们的抗挫折心理素质,利用大学生实践这个环节,提高大学生抗挫折社会实践能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营造挫折教育的良好氛围,剖析大学生受挫折产生的原因,提供情绪宣泄场所和机制,使大学生学会在失败后如何尽快调整好心态、如何面对挫折、如何战胜挫折,提升大学生对待挫折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

3.生命教育。通过开展热爱生命教育,教会学生接受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与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之中,使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用积极态度面对生活。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结合专业教育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开展党史国情教育,注重对学生新时期荣辱观的培养,带领学生参观校外红色基地,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三)抓好大三学生的成才教育

随着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入和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大三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的成才教育。

1.成才与就业教育。进入大三后,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交际的扩展、思想逐步成熟,其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考研、出国、工作、创业,学生都希望毕业后有好的就业前景。通过邀请成功人士来校举办成才与就业报告会、座谈会,召开主题班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帮助大三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渠道、法律法规、求职技巧等,让学生了解社会,树立信心,振奋精神。

2.时代精神教育。利用课堂主阵地,加强时代精神的宣传教育;拓展渠道,把时代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把时代精神与党建团结融合,以志愿服务、文艺演出、演讲比赛、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等形式,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树立典型,激发他们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的动力,使大学生认真领会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使他们自觉投入到祖国建设中去。

3.恋爱观教育。大学生恋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正常现象,既不宜否定,也不可回避。学校通过开展恋爱观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指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端正恋爱态度,慎重选择恋爱时机,文明进行恋爱交往;特别是在与异性的交往中学会控制感情,直面分手,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四)做好大四学生的毕业就业教育

大四阶段是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思想教育的重点是抓好就业指导和人生价值教育。

1.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以爱岗敬业为基础的职业情感教育,以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为要求的职业纪律教育,引导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社会,了解自己,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2.社会适应教育。通过开展社会适应教育,使大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强化认知训练;提高自我独立生活的能力;加强人际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加大实践性教育的力度,提高应变能力和处事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多面性,树立信心,克服自卑,不断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是自己顺利适应社会新角色。

3.毕业离校教育。加强毕业生的基础文明教育,教育学生提高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离别之情,通过召开座谈会、联谊会、欢送会、茶话会等形式,激励毕业生铭记母校之恩、师生之情、同窗之谊;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步入工作岗位。通过“祝福学校”、“爱心传递”、“昨日重现”、“心怀母校,志在四方”、“我是一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等活动,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1]王可嘉.高校本科生开展分级教育的科学意义和理论[J].吉林教育,2011.1.

[2]李政.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分级引导策略[J].教育观察,2014.5.

[3]范焕谦,郭红莲.院(系)大学生教育管理七级工作体系的构建[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0.

[4]张彦.构建科学高效的院系基层学生工作系统[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9.

[5]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大纲,2014.8.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