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精神及其教育

2015-03-27 21:29刘辉
关键词:教育

统计精神及其教育

刘辉

(中国人民银行益阳市中心支行,湖南益阳413000)

摘要:在统计教育中,对“统计精神”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在初步探讨统计精神的内涵、形成和教育功能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统计教育中实施“统计精神”教育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统计教育;统计精神;“统计精神”教育

一、“统计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多数《统计学》教材都把统计学界定为一门方法论学科。另一方面,大部分统计学者和统计教育者主要致力于统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应用和教育,而对统计精神的研究和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当多的统计教师不懂得什么是统计精神,更谈不上用统计精神铸造学生高尚的人格。正是这种“统计方法论”指导下的形式主义的统计教学,只讲统计方法和统计应用,不讲这些方法背后的统计思想和统计精神,由此导致学生会解题、会考试,但不懂原理;会实证、会运用,但不会解释其意义;有追求、敢实践,却不会自省与反思。这样既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从长远看,更影响了统计学的发展。

因此,对统计精神及其教育功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统计精神不但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统计原理与方法,对从事统计工作和统计研究也是一种支持和鼓舞,对人们遵守统计职业道德更是一种内在的约束和规范。为便于开展统计精神的教育研究,本文先围绕统计精神的内涵、形成和教育功能等问题作些初步探索。

二、统计精神

(一)统计精神的内涵

统计精神是人们在统计探索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它沉淀于统计史、统计哲学及统计本身之中。确切地说,所谓统计精神,指的是人们在统计工作和统计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统计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有统计全局与公平精神、统计求真与创新精神、统计自省与反思精神等。

(二)统计全局与公平精神

1.统计全局与公平精神的内涵

统计认识事物着眼于全局与总体,并对构成总体的各部分、影响总体的各因素进行公正、合理、详尽地考虑和分析,以寻找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其内部联系,这种精神称之为统计全局与公平精神。

2.统计全局与公平精神的形成

统计全局与公平精神的形成和统计目的不可分割。统计的根本目的是发现事物的规律。客观事物的个别现象通常有其特殊性、偶然性,而总体现象则具有相对的普遍性、稳定性、是有规律可寻的。因此,事物的规律往往通过事物的总体特征来揭示。[1]要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首先要有全局性、总体性和一致性的思想观念;在这种总体思想的基础上,抛开细枝末节和表面现象,找出影响事物的主要因素、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来揭示总体现象的本质规律。

找出影响事物的主要因素,不是舍弃不起主要作用的微小因素。恰恰相反,而是要求我们必须平等、公正、合理地分析各种因素。这是因为主要因素要通过微小因素来体现。另一方面,各种因素对总体规律的形成都起作用,只有当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的时候,总体规律才能显示出来,并且这种总体规律通常是以平均数的形式来表现。而统计平均数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并给各因素以合理、公正的权数。统计这种公正和平均的思想,是形成统计公平精神的基础和来源。

3.统计全局与公平精神的教育功能能攻

统计全局与公平精神启发我们,应从总体上对事物进行把握。同时对影响事物的各因素,既要全面充分的考虑,又要合理艺术的取舍;既要看到普遍存在的事实,又要分析其一般趋势和平均水平。这种精神更教育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要有集体观、全局观,但同时任何个人价值都不可忽视,个人的价值只有通过集体才能展现出来,个人与集体的利益休戚相关。因此我们应该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平等、公正地看待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发现其优点和长处,扬长避短,为我所用,不断完善自我。

(三)统计求真与创新精神

1.统计求真与创新精神的内涵

统计求真与创新精神是指在不懈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能结合新情况和新环境,通过不断探索和追求寻找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创立新理论。求真是科学的重要目的,创新是科学的本质,求真与创新精神是人的可贵品质,也是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2.统计求真与创新精神的形成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统计学家Galton(1822—1911)曾经说过,“统计学具有处理复杂问题的非凡能力,当科学的探索者在前进的过程中荆棘载途时,唯有统计学可以帮助他们打开一条通道。”但是面对复杂的问题,要找到打开通道的方法,更加需要发扬求真精神。譬如我们要认识庞大而复杂的总体,其根本的方法是由样本推及总体,这实际上是归纳和推理的方法。归纳推理是要在数据信息的基础上透过偶然性去发现必然性。这种捉摸不定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需要统计学者进

行艰苦卓绝的设计、试验、试错、纠错、再试验、再纠错的循环往复的过程,需要有永不言弃的勇气和信心,需要有对真理追求的热爱和执着。

从统计的发展来看,统计史也是一部求真与创新的历史。统计产生于社会需求,并在社会需求中不断创造新的理论与方法,又不断将这些方法检验和指导实践活动。如对概率的探讨是源于对赌博问题的研究,法国大数学家Pascal(1623—1662)及Fermat(1601—1665)正是对掷骰子问题感兴趣,促进了概率论的形成,使得概率理论在人口学、保险精算学以及金融学等学科中广泛而迅速地应用起来。这些统计理论与方法的形成既是追求统计真理的过程,又是将统计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其他学科的过程。

统计求真与创新的艰难历程,更磨练了统计人特有的求真与创新精神。如著名统计学家Gosset(1876—1937)的时代,有关大样本的估计理论已经十分成熟。在他工作的酿酒公司,他通过多次观察和计算发现,通常用于度量估计精度的标准对于小样本及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是失效的。于是他提出了一种统计量的抽样分布,就是现在所熟知的“学生t分布”,并利用t分布族引入了小样本估计。[2]他的大部分论文都以“学生”署名发表,几乎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正身份,他不计名利和求真与创新的精神是统计人所特有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统计研究者。

3.统计求真与创新精神的教育功能

统计求真与创新精神能培养人们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能教育人们客观地看待一切,不轻信经验、不迷信传统、不畏缩于权威、不随波逐流。能磨练人们不惧怕困难、不屈服挫折的勇气和自信心。在统计教育中,通过统计求真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能够克服学生唯书、唯师、唯上,照抄、照搬的陋习,增强学生探索问题的主动性,提高学生思维的创新性、概括性和灵活性。

(四)统计自省与反思精神

1.统计自省与反思精神的内涵

研究发现,拟南芥BR缺失或不敏感突变体幼苗在黑暗条件下表现出下胚轴明显变短,子叶张开等光形态建成的表型[27],采用BR合成抑制剂BRZ处理野生型拟南芥也发现类似的表型[27, 28],说明BR信号可参与拟南芥光/暗形态建成。本研究在黑暗条件下采用BRZ处理甘蓝型油菜幼苗,结果显示(图4),与对照组相比,使用1 × 10-6 mol/L BRZ处理的实验组幼苗下胚轴伸长受到明显的抑制,说明在黑暗条件下甘蓝型油菜对BRZ的反应与拟南芥相似,BR水平下降导致幼苗黑暗条件下的光形态建成,但实验同时也发现幼苗的子叶没有明显张开。

在统计工作和统计实践中,能不断通过自我审查、自我发现、自我反馈和自我修正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达到逐步正确认识事物的目的,这就是统计自省与反思精神。这种自省与反思精神体现了统计从不担心否定自己,而是不断地反思和批判自己,并以此开辟前进的道路。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实践观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统计自省与反思精神的形成

统计要达到认识总体的目的,必须要抽取样本,而样本又是随机的。这样由样本推断总体,其结论带有一定的或然性和不确定性,并且这种基于局部特征和规律所归纳推广出来的判断不可能完全可信,于是必须要有一套在统计假设基础上的统计检验过程,这是保证和判断可信性、可靠性的内在逻辑要求。这一套严格的检验和控制程序,既检验统计假设的“真”与“伪”,又控制这种判断的可靠程度,还在样本随机性的基础上考虑统计表述的完整性、自洽性。[3][4]统计实践正是在统计假设思想、抽样思想、不确定性思想和检验思想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自省与反思的精神。

3.统计自省与反思精神的教育功能

统计自省与反思精神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精神。它能提高思维的严谨性、广阔性和深刻性,能使头脑更清醒,使人更丰富、更全面,能增强人们利用思维推理获得成功的信念和面对失败的承受力。这种精神也教育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首先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通过开展自我批评和自我检查,找到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统计精神”教育

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曾指出,在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通常在毕业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人们从事什么工作,那种铭刻于大脑的专业思想方法和专业精神却长期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告诉我们,在专业教育中做好专业精神教育是多么重要,它将是以后我们步入社会指导我们为人处世的方针和旗帜。那么,对于统计教育中的“统计精神”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

在我国,统计学者对于统计思想方法以及统计精神的研究涉足较少,没有充分意识到统计精神作为旗帜和方向的作用。有时,一种理论与方法的诞生,正是启发于一种思想和一种精神。因此,统计理论工作者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不能忽视统计思想、统计精神及统计文化的研究。对于统计教育者,更应认识到统计精神对统计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学科构架的把握、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统计教育者应率先进行统计精神及其教育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际中。

(二)在思路上,按“问题——方法——思想”的教学思路

任何统计工作和统计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这个目的的达到是多种统计方法的运用过程。而每一种统计方法都是由统计思想孕育而来的。一种统计思想的产生,却又是统计精神的转化与体现。这种思维上的内在逻辑关系,对统计教学同样具有启发意义和借鉴意义。我们在讲授统计理论与方法时,应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具体问题,按照“实际问题—研究目的—统计方法—统计思想—统计精神”的教学思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让他们深刻领悟到统计思想方法与统计精神的重要作用。如从“实际问题”到“研究目的”的环节中,学生可以了解到统计全局与公平精神在目标确定中的作用;从“研究目的”到“统计方法”的环节中,学生可以了解到统计创新与求真和自省与反思精神在方法选择和运用、在结果检验和校正中的作用。

(三)在方法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对于统计精神的教育,统计教师需要结合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譬如“渗透教学法”、“挖掘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等,限于篇幅,这里简单介绍前面两种。

“渗透教学法”是指在统计教学中,统计知识和统计思想精神的讲解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统计教师既讲统计知识,又讲这些统计知识背后的统计思想和统计精神。通过这种相互渗透的讲解,让学生在理解具体统计方法的同时,更深刻了解统计精神的魅力之所在。这种教学方法,也更容易让学生自觉地将这些统计知识、统计习惯、统计意识、统计能力和统计思想精神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他们所特有的统计文化体系。[5][6]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强了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为以后步入社会用专业思

想和专业精神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所谓统计精神的挖掘教育,指的是统计教师如何从统计史、统计学家传记中发掘典型事例及这些典型事例所蕴含的统计精神,如何用自身崇尚理性、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和带动学生,如何引导学生在多种统计工作和统计活动中感受和磨练统计精神以及统计精神的巨大作用。只要统计教师善于挖掘,正确引导,在教学中始终不忘统计精神的渗透和身教,那么“统计精神”教育就可以取得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黄良文.统计学原理[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1-19.

[2]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01-202.

[3]张应山,峁诗松.统计学的哲学思想以及起源与发展[J].统计研究,2004,(12):52-59.

[4]李金昌.关于统计思想若干问题的探讨[J].统计研究,2006,(3):31-37.

[5]郑奕君.统计教育与统计文化[J].统计与决策,2002,(8):17-18.

[6]邬补科.关于统计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南京经济学院院报,1998,(3):32-35.

猜你喜欢
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车内教育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教育心得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让教育成为终身之择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