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15-03-27 21:29玉开慧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玉开慧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广西崇左532200)

摘要: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依据,文章提出实施“语言知识VS语言技能”模式、“大学英语VS职业英语”模式、“整体教学VS分层教学”模式、“课本内容VS生活实践”模式等,以活化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职业需求、能力需求和交际需求。

关键词:艺术体育;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一、前言

艺术体育专业学生是高等院校一支特殊的群体,他们英语基础不好,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式不当。这些因素导致该专业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处在英语教学的边缘和弱势地位,课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为适应高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学生今后就业的需求,按照创新性教育、个性教育等理念改革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势在必行。

二、改革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

该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同时,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1]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Vgotsky,1978)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还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2]

(三)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都具有自己选择学习方向、自己发现学习资源以及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的能力。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习者充分发挥自主性与创造性,为学习者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帮助学生增强对变化的环境和对自我的理解。[2]

三、改革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教学建议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指出,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新的教学模式应能使学生选择合适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1]因此,改革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就是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学习需要和专业特色,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使之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职业需求、能力需求和交际需求。

(一)实施语言知识VS语言技能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外语课堂教学活动既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语言知识的学习;也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等的提升。但是在现实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语言知识学习而轻视语言技能实践,重视课内语言知识学习而忽视课外语言技能应用,没有实现学习语言就是为了交流的目的。因此,本着“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原则,教师要树立“以输入为基础,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理念,不但要改变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中心的倾向,还要把所学语言知识落实到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的实践。以《新世纪高职英语Ⅱ》Unit 5中的Use the Right Word: dress,put on,wear部分的教学设计为例:首先,教师布置学生通过利用字典或网络资源了解dress,put on,wear三词用法的差异;其次,教师呈现多幅与“穿着”动作或状态有关的图片,让学生选用dress,put on,wear来描述每一幅图,如She is dressed in /wearing a silk-made dress.或The boy is putting on his coat等;最后,老师要求学生用dress,put on,wear来讨论自己平常穿着或在某种情景中关于穿着的话题。语言知识VS语言技能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到语言知识,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了他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及其综合应用能力。

(二)实施大学英语VS职业英语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职业需求

尽管《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二版)读写教程》所选主题广泛,贴近学生生活,但是它与学生所学专业基本无关,使学生所学英语与专业知识严重脱节,无法学以致用。因此,本着“依托大学英语教学平台,丰富学生职业英语知识”的原则,教师可以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平台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加强听、说、写、译等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不同内容布置相对应的职业英语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要根据自己专业背

景去收集相关的英语学习材料来代替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以《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二版)读写教程》Unit 8《Body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课文引入部分的教学设计为例:上课前,教师布置学生负责收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手势并附带图片及中英文字,如体育专业学生收集关于体育裁判手势、音乐专业学生收集关于音高关系和音级倾向的手势等。上课时,各个学生呈现自己收集到的材料,供大家学习各种手势动作及其英语单词。下课后,学习委员负责汇总学生收集到的材料并上传班级QQ共享供大家课后学习相关英语材料、复习相关手势。大学英语VS职业英语教学模式不仅满足学生的学习英语需求,又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提高不同专业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实效性和适用性。

(三)实施整体教学VS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能力需求

由于艺术体育专业学生英语基础水平低且参差不齐,传统课堂单一的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习任务等无法满足众多艺术体育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最终会导致大部分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本着“以生为本”和“以学定教”的原则,在单元整体教学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将同样的教学内容分成多种学习目标层次、学习任务层次;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层次;最后,让学生通过课后自主探究、课堂小组合作获取有差异的知识。以《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二版)读写教程》Unit 4 中Focusing on Sentence Structures部分的教学设计为例:本练习的目的是要求学生使用There is no way…来代替原句的It is impossible that…。由于该练习类型的内容设计过于简单,不少学生在完成练习后并没有成就感和进步感。因此,基于学生不同英语水平,教师可以考虑设计三个不同难度和梯度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一是突出学生理解该句型用法的领会式任务:直接改写句子,供英语水平薄弱的学生选用;二是突出学生利用背熟该句型进行说或写的复用式任务:用该句型来造句子,供英语水平中等的学生选用,;三是突出学生创造性运用该句型进行说或写的活用式任务:两个人一组,将该句型应用到真实的对话情境中,供英语水平优秀的学生选用。整体教学VS分层教学模式有利于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水平上得到有差异的提高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实施课本内容VS生活实践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交际需求

由于艺术体育专业学生英语词汇量相对较少,传统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本内容的教学模式让很多学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看不懂文章内容。因此,本着“内容难度相当,材料源于现实”的原则,教师必须破除“课本中心”的传统观念,实施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材料的有效结合。以《新世纪高职英语?》Unit 9中《Surfing’s Up and Grade Are Down》课文的教学设计为例:首先,在学生阅读课文前,教师先设计以下三个问题:Q1:What do you do on the Internet? Q2: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end after using the Internet for a long time? Q3: What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to keep students from the dangers of heavy computer use by your parents or school?。这三个问题既是反映《Surfing’s Up and Grade Are Down》的主要内容,也是重现大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的成因及后果的现实情景。其次,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让学生分组谈论上述三个问题。这两个环节不仅使学生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容易将注意力转移到交际运用方面。最后,要求学生快速浏览《Surfing’s Up and Grade Are Down》课文内容,找出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并将课文答案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做比较。课本内容VS生活实践教学模式符合学生兴趣、需要及学习水平,又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语言交际材料缺乏的问题。同时,它不仅降低课本材料的难度,又增加了现实生活材料的重现率。

四、结语

总之,“语言知识VS语言技能”模式、“大学英语VS职业英语”模式、“整体教学VS分层教学”模式、“课本内容VS生活实践”模式等教学模式符合艺术体育专业学生认知水平、学习需要和专业特色,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双驱动的教学模式内容新颖,可操作性强,既注重学生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又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良好英语语言学习环境,有效提高他们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及未来就业竞争力。

(注:本文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2年教学改革研究基金项目“艺术体育类学生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YB201217;参与调查研究的成员还有:兰志丰、罗震山、张增虎和黄珊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景飞龙语言与专业交融知识与能力并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分析及改革思路[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6).

[3]刘利平,等.高职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7).

[4]孙长顺,陈怀祥“3B”—英语素质教育的建构主义途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5]滕芳,等.英语学习中言语技能培养的三个层级[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

[6]朱玉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独立学院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个案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6).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