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网络环境构建

2015-04-03 05:19□张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环境信息发展

□张 蕊

(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1300)



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网络环境构建

□张 蕊

(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1300)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须强化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秩序,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人的全面发展;网络环境;网络秩序

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向来被誉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因此无论是我国古代哲学还是西方古典哲学,都为人的发展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的触角已经遍及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与行为方式。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因此,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可以有效地规避网络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负面影响,实现网络社会与人的发展和谐互动。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解析

历代哲人结合各自时代的特点对人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启示意义的观点。如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了一个以仁爱为核心的从个人自身修养到外部教化养成的人格培育发展系统。孟子则有“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的理想人格塑造。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则认为,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一切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但是,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才赋予了人的全面发展以科学完整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及其历史发展演变的角度,揭示了人的发展状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程,并成为其人的解放理论的核心内容,将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概括为人的需求、劳动活动及能力、社会关系、个性和潜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并把个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看作相辅相成的整体,认为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有赖于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中才能实现,并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地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者的理想目标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2]。为此,在当前信息社会的网络视域下,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精神实质,深入分析网络环境的复杂因素,对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网络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双重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凭借其诸多优势带来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一系列重要变革,同时也必然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是,一方面网络技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现实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我们必须对其影响的两面性有充分认识。

(一)网络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网络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促进了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网络中便捷快速的查询搜索、新型的人际交往方式、海量的信息获取以及多种多样的娱乐形式等等,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现实的多样性生存需求,同时也能满足人的享受和发展需求,为人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了能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二是推动了人的劳动的全面发展。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人们开辟了种类繁多的省力而易操作的工作领域和更加方便舒适工作环境,网络环境为现实世界创造了新兴的用工岗位,以多样化的劳动方式满足人的劳动需求和能力的拓展,为人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三是促进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网络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交往途径,例如即时通讯、网上社区、网络论坛等等,人们能够在网络中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新兴的交往方式不仅拓展了人的交际面,同时为以人际关系为主的人的社会关系的建构开辟了多种路径和通道,为个体的社会化提供了广阔舞台。四是有助于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在网络环境中,人们可以自由选择信息、发表观点、结群讨论、表达诉求等等,有利于人们在多向度的信息沟通、碰撞和交汇中产生有价值的思想成果;同时,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教育的快速兴起,也标志着人们受教育途径和方式的多样化与便捷化,网络教育模式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满足人的发展所需的教育层次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五是推动了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网络传播及网络交往具有平民化、匿名化、自主性、平等性等特点,每个主体在此都受到同等的尊重,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在这个平台中,个体的存在价值得到强调和重视,人的主体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和完善,真正成了交往过程的主体。

(二)网络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负面影响。一是网络环境易造成人的异化。网络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但技术万能、工具至上、信息崇拜等心理也开始严重膨胀,使得一些人成为技术的奴隶和网络寄生者,导致了人的边缘化和异化,诸如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网民患有网络综合症,适应现实社会的能力弱化;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和匿名性还导致了一部分网民出现性格多重化和自我分裂倾向,影响到自我身份的伦理认同;对技术的崇拜使得一些热衷于追求一种畸形的自我价值观,“黑客”反而成了一些网民顶礼膜拜的“英雄”;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和间接性加剧了现实的人际关系疏远,易导致人情淡漠和人与人及人与现实社会的隔膜;此外,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开放性也会造成人们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淡薄、道德约束力弱化,使得一部分网民在网上无所顾忌地发泄负面情绪、散播虚假信息。二是网络环境易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如有些网络游戏在虚拟的情景中人的价值尊严、公平正义精神、礼仪诚信道德和真善美的追求严重缺失,大肆宣扬权利、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暴力主义等,这势必影响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诉求,特别对青少年的人格养成和发展极为不利;在网络中还可以看到许多言论内容是调侃性的、游戏化的甚至是侮辱谩骂式的,这种情况往往会给人的思维带来负面影响,在自我迷失中失去正确的价值判断的能力,造成人的思想意识片面、偏执;同时,在网络交流中随意造字、编词等现象层出不穷,破坏了语言的纯洁性及其文化的传承功能,网络语言的盛行使文化规范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三是网络的数字化虚拟性,使得网络上人的行为往往与现实中人的行为存在较大差别,现实世界的法律及道德准则对人的约束力弱化,人们可以不同身份登陆网站,可以任意篡改别人发布的消息,甚至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窥探别人的隐私,而外在的社会舆论和道德法律的约束力在此显得十分微弱,甚至很多时候人们可为所欲为而不必担心被追究责任和要求承担后果。现实社会中道德法律的权威性在网络空间失效,伦理的缺失使得网络世界易成为一个失控、混乱的战场,使人们在网络交往中的人格心理的健康发展受到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引发道德滑坡、网络犯罪等现象。

三、规范网络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网络业已覆盖全球的今天,认识上述网络的两面性,有利于我们采取有力措施抑恶扬善,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使网络成为人们吸取知识、交流信息、培养理性的载体,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正向作用。

(一)加强对网络公民的教育培养,树立网络道德。一是强化网络德育,培育网民的道德自觉性,使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一样具有强有力的道德、法律、制度、风俗习惯的约束,使人们的网络生活同样变得井然有序。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构建良好网络道德养成机制,提升广大民众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自觉性。因为道德准则可以在无形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调整,而且这种调整是广泛而深入的,可以从内在上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以保障网络活动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因此,需要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网络的监督管理,强化网络法制与网络道德建设,增强网络使用者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二是普及信息教育,提高民众的信息素养。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信息素养成为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在网络时代,信息不仅仅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力工具,应当在全民中以提高信息理论为基础,以适应社会对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重视信息基本知识的普及,提高民众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的加工处理素养,提高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实践能力,因为人的实践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人的其他能力得以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三是培养客观理性的精神。诸多的网络暴力及失范现象往往是由于理性精神的缺失造成的。网络世界是一个大熔炉,各种信息资源爆炸式地传播,身处其中的网民必然会受到来自各方信息的冲击,使其极易产生情绪波动做出非理性的判断。而理性精神的养成可以使人们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甄别和取舍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明辨是非、独立思考、理性表达、积极沟通,以建设性的心态参与活动,实现正向信息的有效传播,有利于树立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构建规范的网络秩序,净化网络风气。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网络法律体系。随着我国网络用户的增加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法律建设的滞后性也越来越明显。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使信息传播面大、速度快、社会动员效力强,如果法律不健全就会增加治理难度、提高治理成本。因而加快网络立法步伐严格规范网络行为,是维护网络安全、打击网络犯罪、保护网民正当权益的必然选择,应积极构建网络用户的维权机制,设立隐私信息保护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增加操作技术类法律法规以及在刑法中完善关于网络犯罪的条款等,保障人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全面发展。二是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当前,网络上一些人和组织肆意兜售与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利用互联网平台宣传封建迷信、暴力色情等,这无疑对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在网络环境建设中,通过政府、法律、社会舆论的共同引导,构建全面完善的网络监管机制,强化监管与执行力度;同时在网络监管中推行责任制,设立专门的监管人员,使技术监管与人员监管双管齐下,将不良信息的传播扼杀在萌芽中。三是重视网络监管新技术的开发,杜绝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传播、虚拟交往等所依赖的条件是网络技术,没有网络技术就不会有网络环境的产生,因此网络监管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机环境,运用技术手段来规范网络秩序是实现网络安全的重要保障[3]。网络技术开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设立屏蔽墙防止负面信息的侵袭和骚扰。在信息时代,大量的信息滚雪球般向人们袭来,采取技术手段屏蔽垃圾信息、避免信息泛滥。(2)运用技术手段缓解网络信任危机。网络交流是虚拟的、符号化的,信任危机的出现难以避免,但在这种情势下可以采用可靠的技术手段使得广大网民获得信誉担保,消除由于间接交流所带来的陌生感。(3)运用技术手段限定上网条件,消除网瘾者的网络依赖性和“电子海洛因”对人们的不良影响。(4)设立技术关卡严惩网络犯罪。例如,我国已设立的网络警察大队就对规范网络秩序、打击网络犯罪、净化网络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这种普遍的联系中才能扩大人的视野、发展人的实践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因此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需要,同时也是网络环境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使人的解放从自在走向自为。

[1]孟子.滕文公下[A].孟子(卷六)[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2]朱宝.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宋元林.培育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网络文化探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2).

The Research of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under Network

Zhang Rui

(Beijing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Beijing, 101300)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is the basic view of Marxism. With the rapid popularization of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is faced with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refor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network moral education, standardize the network order, build a healthy network environment, minimiz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network, and eventually promot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and harmony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network environment; network order

2014—10—18

张 蕊 (1981—),女,北京人,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管理学学士。

G434

A

1008—8350(2015)01—0020—03

猜你喜欢
环境信息发展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订阅信息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展会信息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