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体系建设也是应急工作重点

2015-04-04 06:40汪蕊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23期
关键词:食品药品预案药品

◆文 汪蕊

北京市西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我国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工作SWOT分析

前不久,北京市统计局和北京调查总队对市民食品安全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3.8%的居民关注食品药品安全,居民对本市食品药品安全满意度达85.4%,同比高出16个百分点。这也表明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总体向好。但是也不可低估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隐患。特别是“三鹿奶粉”、“福喜”等食品安全事件,给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仍未彻底消除。应急工作有其独特的特点,合理制定应急管理工作措施,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十分重要。

优势 法规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

根据当前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工作的现状,可以进行“SWOT”评价。“SWOT”,即:优势(Strength)、弱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威胁(Threat)。我国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工作的优势表现在立法,以及预案体系和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建设方面。在法律方面,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15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国家医药储备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其中就有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规定。在预案体系方面,我国组织制定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细化,制定出《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为我国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在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方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有所增长。此外,在信息报送方面,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面推进食品安全分析预警系统建设,在31个省(区、市)辖属的349个地市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网,为不同管理部门共享应急工作信息、协同开展工作提供平台。

劣势 应急预防意识待加强

在劣势方面,存在制度、预案适用性不佳等问题。虽然应急工作法律和制度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是必须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并非专门针对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绝大部分应急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在应急预案制定方面,过多地借鉴了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内容,缺乏食品药品安全应急方面的特性。另一方面,应急人员的应急意识不高。所谓“未雨绸缪”就是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而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工作方面,应急人员比较注重应急工作的处置结果,往往对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抱有侥幸心理,出现问题时才临时组织工作人员开始处理,忽视了应急预防,使得应急工作陷入被动。此外,我国应急工作在技术上还存在瓶颈。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建设相比国外而言落后一步,应急检测知识比较欠缺,检测设备没有跟上现实的需求,直接影响了应急处理进度。

机遇 体制改革是契机

由于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深入人心,各方对食品药品安全关注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首先,国家在力量配备、资源配置、投入保障方面提供支持,确保人、财、物划转充实到位,为应急建设提供了队伍保障。其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为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最后,社会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关注度较高,往往可以为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工作的建设建言献策。

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建,实现了食药监管机构的统一化,避免过去监管工作存在的“九龙治水”、分工交叉、职责不清等突出问题,从而做到对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监管的全覆盖监管。且近年来,我国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可以为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工作提高技术支撑,可以通过引进或研究先进的应急检测设备,向广大监管人员培训应急检测专业知识,化解应急专业能力瓶颈制约的难题。

威胁 企业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在经济时代,部分企业负责人盲目追逐利润,全然不顾产品的质量安全,缺乏维护公众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责任感,失去企业应有的道德底线。一方面反映出企业主体和从业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和风险知识。企业无视责任生产劣质产品在源头上给应急管理监管工作带来了威胁。同时,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也不利于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目前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大多数各部门自行公布,而现实中不同部门对同一内容公布的信息不一样。人们当前获取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的途径主要依靠媒体以及人们的口耳相传。难以获取比较权威的信息,容易引起公众的猜疑和恐慌。

猜你喜欢
食品药品预案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2019—2020年晋中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分析及建议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2017食品药品监管大事记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征订启事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利用大数据推动食品药品监管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紧急预案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