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首条重叠隧道顺利贯通

2015-04-05 19:18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5年6期
关键词:台车南宁市套筒

2015年6月3日,随着中铁148号盾构盾体顺利到达端头密闭钢套筒,由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施工TJSG-11标朝阳广场站—新民路站区间右线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南宁市第1条重叠隧道安全顺利完成。

朝新区间右线隧道全长621 m,其中重叠隧道段长达332 m(占区间长度的54%),且重叠段位于半径350 m曲线范围内,最小净间距2.0 m,地层主要为圆砾层、圆砾层及粉砂质泥岩复合地层,是11标项目重大风险源之一,同时也被列为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2015年最大的风险源之一。

该隧道重难点主要为重叠段地层加固质量控制、重叠段上行隧道盾构掘进参数控制及既有下行隧道变形控制、下行隧道同步支撑作业协同控制、重叠隧道下穿建筑物施工风险控制和上行隧道盾构到达接收施工风险控制。由于盾构区间上下行隧道净间距小,下行隧道处于上行隧道施工影响区域,盾构推进过程中因地层被扰动、荷载增加等原因对下行既有隧道有较大的影响。

针对这些重难点,采用了一系列技术措施。首先采用一套注浆台架,使用双液注浆机对下行隧道重叠段地层进行加固;定制了一套支撑台架在下行隧道重叠段进行全范围支撑,保证支撑设备超前盾构刀盘不小于10 m;根据下行隧道施工经验,优化掘进参数,在过程中加强施工监测;根据精密计算,搭建上行隧道密闭接收平台,为盾构顺利出洞创造必要的条件。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针对性地对注浆系统和支撑系统的设备进行改进,采用注浆台架代替注浆台车进行下行隧道注浆作业,设备更加灵活,作业人员操作起来更加便捷;对支撑台车的下部支撑板连接部位进行加强,减小支撑台车整体变形,提高支撑台车在隧道内的行走能力;针对富水圆砾层注浆效果不明显的特点,优化浆液配比,采用双液浆—单液浆—双液浆的作业顺序进行施工,经过不断尝试和努力,管片开孔后从喷水到渗水再到无水,满足了注浆效果检测的要求,也克服了圆砾层注浆效果差的难题。

上行隧道密闭接收平台搭建的准备工作,因为场地及端头地层的原因,放弃了传统的端头加固而采用钢套筒密闭接收技术。对支撑体系的加固、平台铺设的平整度、钢套筒安装后的密封性、钢套筒和盾构姿态复测进行严格控制,保证盾构平稳安全到达。

朝新区间重叠隧道的建成,为后续3个盾构区间的重叠段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猜你喜欢
台车南宁市套筒
CW6163B车床在线铣削烧结台车操作实践
套筒灌浆连接密实性检测研究现状及展望
Sam’s Family
新区300m2烧结厂台车栏板改造
关 公
一种尾架套筒自动机械锁紧机构
套筒类零件内孔精加工工艺分析
台车式热处理炉控制系统的升级改造
减速台车波形发生器的曲线复现及应用
铝带、箔轧机上、卸套筒装置的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