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会计专业的涉税实训教材建设

2015-04-09 12:10
新课程(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税务实训

倪 平

(云南开放大学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进入21 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在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引下,高职会计专业顺应教学改革的大潮,以会计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从教学模式、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笔者多年从事会计专业税务类课程的教学,基于教学工作实践和研究,谈谈高职会计专业涉税实训教材的建设。

一、涉税实训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1.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

近年来,我国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发生了较大变化,税收方面的改革举措和法规调整相继发生,这使经济主体的涉税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会计人员处理涉税业务的工作量日益增大。2006 年11月16 日教育部发布教高第16 号文,提出《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构建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将课程建设与改革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融“教—学—做”为一体,加强国家规范教材和实训教材的建设。”所谓“做”,就是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实训教材就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当实训指导教师依据实训教材有效地组织了实训教学,才能更好地将“教”与“学”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甚至有所创新。所以,要培养高职会计人才的税务处理技能,涉税实训教材建设显示出了应有的必要性。

2012 年3 月16 日,教育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发布教高(2012)4 号文,再次提出《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组织编写一批优秀实验教材,新增教学经费优先用于实践教学”。可以看到,为了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实训教材建设有着坚实的教学改革政策支持的大背景。

2.涉税实训教材建设的现状

高职会计专业使用的税务类教材一直以来都以理论教材为主,实训教材则是凤毛麟角。

理论教材多以本科教材压缩而成,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多地引用税收法规原文,许多专业术语词句少有解释,对于缺乏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加上高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基础文化素养不高,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教学课时来解释税收法条,不仅上课缺乏趣味性,在学习科目增多、教学总课时有所缩减的情况下,尽管已经努力做了调整,但可以用于税务实训的课时仍然非常少。在对本校2009 级、2010 级、2011 级会计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显示,有62%的学生认为,涉税实践教学的课时占理实总课时的比重应该在50%及以上更合理,这反映出学生对参加实训实践、在动手中学习的强烈愿望,符合国家高职教育改革的思路,涉税实训教学改革及教材建设迫在眉睫。

长久以来,所谓的“税务实训”,多以做案例计算题为主,并且非常有限。2010 年以后,才有不同版本的《纳税申报实务》教材陆续出版。这些教材大多没有摆脱理论教材的模式,整版复制税收原文条款,安排案例计算,最多增加了各税种纳税申报表的空白表样,对申报表中各项目的含义和计算缺少说明和实务演示,学生做起来仍是迷雾重重;另外,每个税种只提供一个模拟实训资料,训练类型单一,缺少重复训练的空间,不利于技能的熟练;还有就是关于税收征管法和税收筹划方面的实训根本为零,使技能训练仍然停留在一个很肤浅的程度。在我们对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中,有人郑重提出,“希望学生认真学习办税程序”,这显示出了实训教学和教材的不足;最后,是教材编写只顾让学生做什么,而不顾学生做成什么,训练效果如何,缺少评价指标和标准。所以,作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的依据,涉税实训教材的建设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3.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足,使涉税实训教材建设更显必要

作为高职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各高职会计专业几乎都建有校内手工模拟实验室或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在会计人才的技能培养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与近年来不断增长的对会计人员处理涉税业务的技能要求相比,税务实训条件非常有限。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注重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基本会计核算方法的练习,缺少税务工作环境模拟,对税务登记、抄税报税、发票管理等税务技能的训练都无法开展,只能是纸上谈兵;会计电算化专用机房台机数量有限,一般只配有常用的财务教学软件,税务教学软件的安装始终无暇顾及,从税务教学软件的开发来看,形象的、贴近实作的高质量产品几乎没有,最多也就是计算案例的非纸化。

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号召,各学校都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无论是从已建成的实训基地的数量上,还是从其可以提供校外实训的岗位数量、次数上来看,都无法满足学生实训实习的需要。就会计专业来说,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普通的企业都不愿意自己的财务信息和商业机密让局外人知晓,对税务信息也非常敏感,而财务公司和会计事务所则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存在疑问,担心出错,所以对高职会计的实训教学并不支持;一些有意向的单位在完成了部分前期建设工作后,也因为缺少规范管理与维护而搁浅,没有有效地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财政、税务机关作为国家职能部门,不仅业务繁忙,在代表国家执行征管公务时,也不便于接受学生的实习实训。

如此,在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足的情况下,要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中关于税务技能的养成,我们要在硬件建设上继续努力探索有效的途径,且要知道当务之急是要立足学校,积极争取各方支持,组织人员和经费投入,针对各项技能培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加务实的涉税实训教材来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

二、涉税实训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

1.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的关系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的媒介,税务教材承载着教师要求学生掌握的税务知识和技能,联系着教与学,使涉税教学活动得以展开,也因此具有存在的意义。因为帮助完成的教学活动功能不同,应有理论教材和实训教材之分,税务理论教材重在税务知识积累,而实训教材则重在税务技能的养成。虽然实训作为某项知识应用能力的训练,与相关的理论知识密不可分,但他更具有自己独立的教学目标和与理论不同的教学规律,因此不主张将实训教材和理论教材合为一体。

就税务理论教材而言,讲究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现已开发出来的国家规划教材和省级规划教材都已经做得很好,如能在阐述中多加入些专业词句解释、注意事项提示和相关知识拓展,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更有帮助。高职会计的涉税教育可以根据“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结合学生特点在深度上择其所需,削枝强干,重在建立学生对我国税收制度的整体框架认识,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法规检索和思维理解习惯等自学经验。

涉税实训教材应符合高职教育特点,既要与理论教材协调配合,更要突出其实践性。教材中应该有精辟的理论知识要点复习,实训资料设计应兼顾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既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实体身份设计多个实训资料,又要考虑实体规模体现循序渐进的技能训练过程,更要有示范、训练、检测。只有这样大量的、有计划的、有要求的训练,才能更好地发挥实训教材在技能培养中的作用,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2.以“双师型”教师为主,支持开发涉税实训校本教材

高职会计专业涉税实训教学的主要从事者,应是各校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这些教师更善于将知识和技能融入教学过程中。在缺乏实用的涉税实训教材的情况下,笔者主张以“双师型”教师作为主力军,积极支持开发符合学校和学生特点的涉税实训校本教材,来满足高职实践教学的需要。

涉税实训校本教材的开发,以本校“双师型”教师为主,并不意味着这只是某几个教师的事,或是学校关起门能做的事。对外,学校应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组织教师积极参加财税机构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或财税部门挂职锻炼或兼职,及时了解实际工作动态;热情邀请企业或财税部门相关专职人员到校交流与共建,努力听取来自实际工作的经验和建议;重视毕业生的信息反馈。对内,应努力更新观念,达成重视和尊重实践教学的共识,建立支持实践教学的教务管理环境和教师团队,加强沟通交流,群策群力,分工合作,共同致力于校本实训教材的建设,并结合财税政策的调整,自觉自律更新知识、改进教材。所以,这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工作过程。

3.从会计岗位涉税工作的技能要求出发设计实训任务,并形成完整的训练体系

高职会计专业的涉税实训教材建设应克服过去只做案例计算题、训练类型单一的不足,立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打破原有的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系统性的传统编排体系,从会计岗位完成涉税工作任务的技能要求出发,按分解细化的项目来安排实训任务;同时,并不只重视纳税申报表的填写,而偏废对税务工作程序的训练,既不能忽略报交税与会计核算的关系,也不必人为神话纳税筹划而不加练习,应建成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使学生处理涉税业务的技能更全面,如下表所示。

岗位能力要求实训任务 建议完成方法一级能力 二级能力我国税收制度和税法体系认识熟悉税收基本法、实体法、程序法的基本框架和进一步的详细分类填图游戏比赛分清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种与税目、典型税种的税目税率表分析判断模拟案例分析税务知识的整体框架认识税法构成要素的认识熟悉比例税率、定额税率与累进税率的特点和作用 模拟案例测算熟悉税基式减免、税率式减免和税额式减免的具体方法模拟案例测算认识税额核定与税收调整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认识典型案例模拟了解税务检查、行政复议与诉讼认识分税制 实体案例分析熟悉开业税务登记、纳税人身份认定与税款征收方式确定实体案例模拟办理税务登记熟悉税务登记证的使用、保管与验换 思考练习纳税工作流程处理技能了解停业、复业登记,变更登记与注销登记 实体案例模拟熟悉发票领购与管理发票管理实体案例模拟熟悉发票的填开纳税申报 简易税种的纳税申报表填制 模拟案例申报税款缴纳 税收缴款凭证认知与填制 模拟案例交税一般纳税人抄报税与抵扣联认证单项税种的计算申报与核算技能增值税计算申报与核算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业务会计凭证出具与申报表填制实体案例模拟其他税种计算申报与核算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业务会计凭证出具与申报表填制略略

续表

4.税务实训资料也应提高仿真性

教材中的税务实训资料是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实现税务技能培养的载体,其编排除了考虑到对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的训练外,应更多地体现现实工作的真实任务需求。所以,应尽量提高实训资料的仿真性,尽可能在各行业现实工作中取材。所以笔者主张税务实训也应该坚持用原始凭证说话,工商许可证、税务登记证、银行开户证明、购销租赁等交易合同及交易发票、企业固定资产台账、相关法规节选等,尽可能以实物形象资料示之,少用文字描述,能在这样的仿真条件下训练,从实用性上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实际工作中的严肃与务实,可以大大提升实训教学的效果。当然,要达到这样的实训教材建设要求,如前所述的开放的工作过程必不可少。

高职实训教学改革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而实训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教材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当我们在为让学生能多做实训而付出努力,为建设实训教材而付出努力时,应充分考虑到实训教学课时紧张的现实状况,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为实训教材提供更多的辅助工具,如教学指导书、电子挂图、多媒体课件、Flash 动画等,以便更好地提高实训课的利用效率,加快提升实训教学的效果。

[1]程淮中.关于高职院校会计教材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

[2]程淮中.对高职院校校本会计教材开发的理性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2).

[3]李寅杰.高职实训教材编写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8,(05).

[4]陆晓艳.基于工作过程谈高职会计教材改革[J].考试周刊,2011(69).

[5]孙晓宁.关于税务会计岗位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探索[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2(01).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税务实训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