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2015-04-09 03:47河北省三河市化甲屯小学065200
学周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生活化生活数学

白 硕 (河北省三河市化甲屯小学 06520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白 硕
(河北省三河市化甲屯小学 065200)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就道出了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实用性与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有效嫁接,让数学的产生与运用真正回归到儿童的生活现实。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小学 数学 教学 生活化

在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应用十分广泛,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它的身影,生产中常会用到它的原理,科学技术发明同样离不开严谨的数学理论与思维。从古至今,从古埃及时代的土地测量,到当今的信息技术,数学以其强大的实用性为我们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数学中最基本的数和形的概念并不是人们凭空发明的,而是从现实生活中总结得来的。比如数的产生就是我们祖先在打猎时为了弄清楚猎物的数量而发明的;而“形”也是祖先对现实中的具体事物进行描摹而产生的。以“圆”为例,人们通过观察生活中各种圆形物体,才在描摹的基础上渐渐发明了抽象的“圆形”,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进而发明了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圆周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且由于人们的知识水平、文化程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运用数学思维或数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大至国家税收,小至买日常用品,从而提高了生活效率,也开阔了我们的思维。由此可见,数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数学的应用实践意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应用观,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并具有自觉地应用数学的意识。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小就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并不是枯燥生硬的,而是充满生活情趣的,因为它来源于我们身边,只要处处留心,就一定可以感受到数学的真实存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教学,千万不要把学生困在书本教材中,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公式概念,然后在做题时生硬地套用。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仔细观察生活,从中发现一些数学问题,做生活中的小科学家。例如在教学一年级 “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时,我要求学生用两种计时法去记录一个星期内最有意义的一天。学生记录得非常详细,不仅熟练掌握了这两种计时方法,而且还在实践中明确了二者的区别,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我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让学生计算自己爸爸、妈妈的岁数,然后计算出爸爸、妈妈和自己加起来一共多少岁,很多学生之前对此并没有概念,经过这样的小调查,学生在算数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父母更加了解了。

二、生活问题数学化

要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到数学课堂中来,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让学生多接触社会,贴近生活,教给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学以致用的基础上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给学生生活化的练习,才能更好地使他们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并逐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常常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比如在学完 “直角”以后,我让学生望眼四周,看看教室里存在着哪些直角,在回家的路上观察到了哪些直角,回到家之后又有哪些直角。学生的反馈很好,有的观察到了讲台角,有的观察到了黑板,有的观察到了电视机、床、书桌、窗户、门……又如在教学“线段”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学生一起到校园里到处寻找线段,学生一个个兴致勃勃,去教室门口找,去操场上找,还牵着我的手要去洗手间找。这次活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生动的数学,感受到了数学存在于生活中,而且还使学生经历了一次愉悦的成功的情感体验。通过这样长时间的练习,我让学生在经历生活历程中感悟到了数学,实现了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主建构的目的,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了学生以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的能力。

三、在活动中提高学生体验生活的能力

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链;日用之繁,无一不用数学。”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突破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可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的、动态的、主动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家庭、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自由的自然体验、社会体验、文化体验、劳动体验等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六一”前夕学校按每人10元给各班自行购买图书赠送给每个班级,充实班级图书角的书籍。对此,我请一些学生担任学校购书采购员,调查图书市场,设计最佳购书方案。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利用星期天去各书店进行调查,各书店在“六一”期间都实行了优惠销售,儿童书店与新华书店的书价相同,儿童书店的图书全部实行“八折”销售,新华书店是买5本送一本。学生在调查后通过计算、比较,最后设计出了最佳的购书方案。

总之,我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在教学中及时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汇总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促进了学生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长此以往,不断深化,学生就会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精彩的世界。

[1]冯利峰.浅谈小学数学问题的生活化[J].学周刊,2014(1).

[2]杨永凤.谈小学数学生活化问题[J].小作家选刊,2013(2).

[3]张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06).

(责编 吴海婷)

猜你喜欢
生活化生活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