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04-10 13:44宋玉静
关键词:中华中华民族价值观

宋玉静

(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6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宋玉静

(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6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立足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在2014年2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习近平的讲话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一脉相承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源并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创新和当代实践[2]。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观简而言之是指某一国家、民族或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核心价值观是动态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的接受需经历“提倡”“培养”和“实践”的过程,它能深入人心、引领全民价值观的方向并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主要具备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核心价值观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充分反映民族文化心理;二是核心价值观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先进性,凸显民族文化的时代发展需求,指引民族文化的发展前进方向。具备了上述条件,核心价值观一定能获得社会共识,凝民心聚民力,成为全民共进的正能量。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心理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时代概括和表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形式烙上了传统文化的独特印记

在表述形式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认识的过程。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社会风尚、凝聚社会共识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大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曾遇到有部分群众反映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不好记,不简明扼要,不通俗易懂,不利于传播和践行。因此,社会上对提出鲜明的、便于传播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呼声很高。直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最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浓缩为“三个倡导”,涵盖24个字的基本内容。这精辟的24个字可以说是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高度凝练。这一表述不仅覆盖了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也和党和国家一贯倡导的思想、理念和精神相一致。这一概括层次分明、简明扼要,既有中国文言言近旨远、明快生动的语言风格,又继承了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的精神内核,有着显而易见的传统文化的独特印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建立在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基础上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自强,更需要文化和价值观的自强。现在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要有丰厚的物质文明积累,更要有高尚的精神文明支撑。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社会承受着社会内部转型,外部多元文化渗透的压力。面对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意识多样、多变的新特点,需要用先进的核心价值观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个大工程,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工程,是一个国家的命运工程。所以,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都把核心价值观做一面旗帜,抓在手里。对内,教育国民;对外,影响和感召世界。一个国家的人民培育和践行的价值观,也会影响到该国的经济发展路径及成就,因此经济发展过程也是文化发展过程的一个体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GDP总量跃居全球第二。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我们曾经倡导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始往为文化搭台——“文化唱戏”上转变,文化逐渐成为重头戏,所以我们的社会价值观也需要改变和重塑,中国要建设文化大国,要建设价值观大国,当代中国必须孕育和提出自己行之有效的核心价值观。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它的来源必须紧紧依靠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决不能通过移植和仿效西方的核心价值观来建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因为任何文化都有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都有自身独特的价值理念,所以,不能完全移植照搬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立国之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依据,它必须来源于中华悠久的传统文化,并且要体现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吸收和创造更新。建立在这样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有生命力,也才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心理,它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只有对本民族固有文化的时代演进进行精确的把握,体现对本民族历史使命和发展前景的自觉与自信的核心价值观才是有生命力的,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建立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基础之上。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源头活水,不竭清源。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在具体内容上,3个层面的倡导,24个字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它的根源。

(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

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之一。关于富强思想历代有为的统治者都致力于追求国家富强、民生幸福。孔子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在于希望全体社会成员都有生活的保障;商鞅变法也是追求国家强盛的举措;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富国强兵的思想、富民养民的思想;近代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中国梦,都是要实现国家的富强繁荣。关于民主思想古代与近代也有相同之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等思想都与现代盛行的民主观念相关联。文明,中华民族是文明之邦、礼仪之邦。儒家经典里“温、良、恭、俭、让”的思想都表明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是非常讲究文明的。关于和谐的思想也有与之类似情况,中华民族自古视“和”为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当然,古今和谐观念有一定差异,但“和而不同”的理念依然在全球获得普遍性的认同。

(二)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承继了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自由所指的并非美国等西方国家提倡的自由主义,而是指人意志的自由、生存和发展的自由,反映了人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关于平等的思想最早体现在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观,不问出身,不问社会地位,都有享有教育的权利,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古代的科举制度,考试面前人人平等。公正即公平和正义,中国古代推崇正义,孔子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均”就是不按规矩分配社会财富,践踏公平。“公生明,廉生威”为官应出自公心,这样才能处理问题明了,公正,了然于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韩非子要求君主以法律的威严巩固王权统治,商鞅改变“刑不上士大夫”的历史,将相、大夫与民众一样,违法犯罪都将受到严厉惩罚。可以发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都承继了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它不仅是古代进步知识分子、政治家的美好愿景,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价值追求。

(三)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理念,是中华儿女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至高无上,“位卑未敢忘忧国”爱国故事数不胜数,苏武出使西域,岳飞精忠报国,戚继光抗倭,邓稼先、华罗庚、钱学森……为了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幸福,他们有的不惜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牺牲自己的幸福。不论时代如何变化,爱国是永恒的主题。敬业,中国古代就提倡敬业精神,孔子提出“敬业乐群”“执事敬”,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尽心尽责。诚信,更是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相连。“民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诚信作为一种传统的道德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至于友善,更是在传统文化中多有强调和宣示。《易经》提出告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道德经》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等,都是倡导友善的体现,这些古训即使是在今天仍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精华。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中华民族几千来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坚持用科学、辩证、礼敬的态度,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现代社会的眼光加以审视,使其适合今天的社会,能更好地为中华民族创造崭新的、科学的价值理念。

(一)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千年,历史悠久,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深受其浸染和影响。无论是思维方式、道德仪礼,还是民俗风情、吃穿住行,都可以感受到文化无所不在的渗透。只要我们结合时代特点细细找寻,很容易发掘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时代价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治国平天下的大无畏精神,对树立大局观、培养整体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可以看作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即不但要锐意进取,更要大胆创新,而这种精神也正是当代青年所需要的;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这种包容精神教育年轻人要用宽阔的胸怀接纳身边人、身边事。总之,我们要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价值,并融入到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当中,不断地扩展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外延和内涵。

(二)辩证地整合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4]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吸收了包括中华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它不是对传统文化所有内容的盲目继承,而是蕴含有当代的创新精神,它是应时代精神的要求应运而生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蕴涵着许多为人做事的道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情况,我们要从自身实践做起,言行合一,继承践行传统思想精华。中华传统有说不尽的优点,也存在诸多不足,传统文化产生于农耕文明,受当时的科技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难免会带有历史的局限性,因此我们要学会鉴别,理性地有选择地继承。

(三)传播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祖先为我们创造的巨大精神财富,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必须熟悉当代青少年的特点,贴近他们的生活,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循序渐进,教化于无形。不能把道德教育要求的目标设定过高、脱离生活实际,必须防止道德教育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定要打好人性与道德底线教育的基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队伍建设。在现有的教师队伍基础之上,填充一些专业相关的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加入到这样的队伍中去。完善优秀传统教育课堂内容的填充和教材的选择。要循序渐进地实现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进入课堂,之后不断地让其饱满、丰富且成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并使这门课程正式纳入到各类学生学习的体系中去。与此同时,让理论结合实践,把学习化为行动。传承文化不光是喊口号,背典籍,而是要落实在实际生活的每一处,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皈依和行动指南。

综上所述,我们涵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的接续关系;其次要立足于传统文化,自觉汲取养分,滋养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能入脑、入心,才能够为人民接受和实践,成为全民追崇的充满正能量的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5]。

[1]张岂之.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源流[N].北京日报,2009 -06-01(2).

[2]杨晓英.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西安日报,2014-07-08(2).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710.

[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1).

[5]曹德本.中国传统文化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8-9.

【责任编辑 王凤娥】

D648

A

1674-5450(2015)06-0036-03

2015-08-19

2014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4DSZ063);2015年沈阳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SDSZ-2015-093)

宋玉静,女,辽宁朝阳人,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

猜你喜欢
中华中华民族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