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2015-04-10 13:44张雪艳马立立张晨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张雪艳,马立立,张晨

(1.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2.沈阳化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辽宁沈阳110142;3.东北大学图书馆,辽宁沈阳110819)

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张雪艳1,马立立2,张晨3

(1.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2.沈阳化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辽宁沈阳110142;3.东北大学图书馆,辽宁沈阳110819)

由于新时代网络的普及应用等因素,以教师上演独角戏为特征的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以视频等网络听课为手段,靠自主学习、课堂解疑为主要内容的“翻转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新趋势,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对“本末倒置”的教学方法不适应、硬件实施还不完备、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有待满足等值得深思的问题,所以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以找到一条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挑战;变革

“翻转课堂”是由美国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于2007年提出,后来在美国大学里掀起风潮。2013年传入中国,同年9月,北京大学首推这种课堂教学方式,现在中国各高校纷纷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试点,此改革利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高科技手段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产生了值得深思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翻转课堂”是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趋势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等各方面的要求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求我国必须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坚实迈进。教育,尤其是直接给社会输送人才的大学教育,更是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的主要途径,但目前的大学课堂育人模式远远不能适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紧迫需要。很多高学历毕业生,不具备工作需要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也不能在工作手段改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创造出较有价值的创意和成果;传统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要求。以教师为主导的“时间+汗水”“满堂灌”的课堂模式,严重抹杀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注入式的教学手段限制了学生分析思维的能力,导致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习惯。有些教师基本是踏铃而来,铃响而去,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理解、沟通和交流。教学方法呆板,案例较少、实践性差,课堂气氛枯燥、缺乏活力;传统课堂教学不能满足教师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用的教科书必须是有关行政部门指定的教材和参考书,严格限定教师课堂教学文件的规范,明确规定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讲稿等课堂教学文件,甚至要求了每类文件的格式,过度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表现,板书、站姿、课堂走动的范围等,都有所规定。加上成绩至上的考核方式,在有限时间内使教师课堂授课内容不能充分地在思想和联系实际等方面,发挥自己的个性风采,教师教学模式几乎一样,教出的学生,也差不多是一个板式[1]。

(二)“翻转课堂”适合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传统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师讲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课后进行知识内化;“翻转课堂”是课后,既课堂外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得到知识的传授,然后带着问题来到课堂,老师和其他同学给予帮助和协助,共同解决问题。“翻转课堂”是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的一场革命,是新形势下教学模式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2]。“翻转课堂”尊重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差异,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真正培养起学生自学、质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种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看视频和自学本身就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对不懂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提问,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改为主动,并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经过思考和翻阅资料自行解决,有困难的问题,到课堂解决。学生在面向课堂阐述问题时,培养了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及在众人面前讲话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将各种想法全部展现出来,及时反思学习成果,甚至会对视频和教材的观点进行挑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会撞击出思维和智慧的火花。通过课堂参与体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在课堂上具有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学生的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的学习过程,长此以往,滴水穿石,一定会调动起学生的解决问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育。

(三)“翻转课堂”适合信息时代大学生的特点需要

现在中国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备受家庭的关注和呵护,大都是在掌声、表扬和鼓励的氛围中成长的,自尊心强、追求自由平等意识突出、参与和体验心理浓重。他们经过高考后进入大学,自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家长和老师的束缚,可以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事情,包括学习时间、方式和内容选择等方面。而大学生所处的年龄也是自制能力相对较强阶段,能理想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而当今世界随着新时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学习用品,为“翻转课堂”创造了外部和技术条件。通过“慕课”也就是网络的视频授课,学生具有上课的主动性,什么时候上课,用多长时间上课,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可以方便地学习要求掌握的知识。传统课堂的弊病,使考虑学生性格特点的“翻转课堂”随着信息技术进入新的时代。

学生利用自己的方便时间进行学习,不懂的地方可以再次视听,翻转课堂通过“自学时间”最大化来延长课堂时间。经过课堂外的自学后,有些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可以解决,课堂上则主要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互动,解决在线与离线时所遇到的问题。教师没有必要像传统课堂那样一一道来,而是抓住学生的难点进行点拨和辅导。学生都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会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倍加关注[3]。经老师和其他同学帮助,“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对学生来说,易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对教师来说,实施了因材施教。

(五)“翻转课堂”体现了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学生课外看完视频和书籍后,带着不解的问题来到老师和学生面前,教师由知识的呈现者转变为学生的教练,老师与学生交谈、交流、探讨甚至争论。这样的课堂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发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这样,师生之间从认识、熟悉到了解,加强了情感交流,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教师也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不像传统课堂那样,教师上了讲堂就讲课,讲完课就走,清高冷漠,很少也没有条件与学生分享更多的时间和想法。

二、实施“翻转课堂”面临的挑战

“翻转课堂”是信息化背景下的一场教育革命,是新时代课堂教学模式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它是在我国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种种弊端的情况下,从美国引进来的一个新生事物,同时,在我们国家土壤里生根、发芽、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欣赏和学习先进国家翻转课堂的优点的同时,不能忽略其给予我们的挑战。

(一)“学—教”的“本末倒置”教学模式需要时间适应

多少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一直呈现的是“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变成了“学——教”这种“本末倒置”形式,及随之带来的一系列变革,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一个观念转变和实际适应的问题。学生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被动式的学习,习惯了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进行学习,还不适应自主学习,探究的内驱力显得不足,需要时间适应。“翻转课堂”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比如制作视频、专题网站、开通博客等,如果教师不能很好设计课堂,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的单一性比较强,整体数学教学课堂的方式比较简单,很容易形成一种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这对正处于创新意识发展的小学生来说,其不良影响程度比较高,会严重抑制学生的好奇天性,使得学生丧失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热情。缺乏了热情,学生就很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良好的兴趣,我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数学课程的教学将会再次变成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考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穿插性的将一些同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引入进来,这样一来课堂的气氛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学生也可以得到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进而产生想要学习数学的愿景。

(二)“翻转课堂”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差距拉大

现在的中国大学生经过紧张的高考后来到大学,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在有专业课教师考勤和辅导员的约束的条件下,他们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听,不感兴趣就“身在曹营心在汉”或者逃课。“翻转课堂”课后学习要靠学生自觉,原先不学习的学生也可能还是不会自主学习,而传统的教学使学生已经习惯被逼迫着学习了,让他变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是需要一定过程的,而且如果他真心不愿意,你也没有办法强迫他“自主学习”。这样没有了强制性的考勤听课,有的可能就会掉队。还有,学生的理解力是不同的,在课堂上提出各种问题,对有的问题会出现这种状况,老师讲解对有些已经会的学生来说是耽误了时间,不讲解,不会的学生会产生知识漏洞。再有,有些基础差的或腼腆的学生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会出现小组的合作学习交流、班内的展示评价往往成为优生的一言堂,学困生只是被动的听众。这样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三)同时多学科“翻转课堂”会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身体健康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必须提前通过视频和其他方式学习知识。若在一天里一个学科有少量知识点的视频课,学生可以课后学习,如果一学科一天安排内容多,或者这一学期学生有3到4门课,甚至5到6门课,这些课都布置视频观看,在学生可能很难完成的情况下,学习会比以往更加被动。所以过多的“翻转课堂”学习,学生会因为完不成课外的学习任务,而更加影响学习效果[4]。如果学生整天观看视频,也会影响身体和眼睛的健康。

(四)推进翻转课堂的硬件实施还不具备

美国等发达国家学校均是一些硬件设施完备的现代化学校,专门建立了翻转课堂交互式网络平台,教学资源丰富,学生人人配备电子书包,网络和网络平台通畅,随处上网。相比之下,作为发展中国家,或是根本就没有,或是不完备,相对于美国学生可以人手一台平板电脑,以及便捷快速的互联网,我们的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和硬件设施,对推进翻转课堂的硬件实施还不具备,我们还需要更多硬件和软件上的支持。

(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有待满足

翻转课堂本质上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定教,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尊重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差异。欧美发达国家,班额比较小,师资力量比较充裕,有的课堂还有助教,而国内动辄五六十人的班,甚至一个班百人左右,单靠教师一个一个地指导学生恐怕是行不通的,难以实现翻转课堂“人人参与,全员发展”的初衷。

三、树立“翻转课堂”坚定信念,实施教育变革

现在许多地方逐渐开始尝试翻转课堂,不是因为炒作,而是确实是看到了它相比较传统课堂的优势。,但是若要本土化,必须先试点研究,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找到一条适合于我国实际情况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道路。

(一)树立教师的改革信念,强化“翻转课堂”素养

翻转课堂只是一个“工具”,其背后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是最重要的。很多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已经习惯了过去的教学范式。实施“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对自己进行“革命”,所以只有坚定的改革信念作为支撑才能使改革不断持续地坚持下去。在实施的初始阶段,教师要付出更多的艰辛,从教学网络平台建设到教学视频相关制作,到每堂课的精心准备,都需要强化教师的“翻转课堂”的素养。

(二)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能力,使“课”前和“课”后学习成为“新常态”

现在的大学生比较容易产生学习的惰性,教师必须通过网络等手段随时了解和跟进学生的课外状况,教师所布置的课外学习任务如不及时跟进检查,学生没有做到“课”前和“课”后的学习,“翻转课堂”就会成为形式。通过对“翻转课堂”的观察,通过教改思想观念的输入,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强调考核要求和考核措施,使学生在课外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掌握知识的状况的需要,随意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节奏来观看视频、研读书籍、思考和解答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一个学生自主学习后,剩下的就是“问题”,学生的最大成果就是对所学内容认识理解上的困惑和不解,有力于培育学生自主、独立的思维能力,如果没有问题就无法与教师沟通,就难以参与到小组和班级的交流对话中来。

(三)积极发展“翻转课堂”的信息科学技术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而网络速度较慢是我国高校实施“翻转课堂”的诸多制约因素之一,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统筹解决,通过加大财政支助,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等各种途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配置高性能服务器,加大宽带的接入量,积极开发以视频为主要格式的教学资源,站立信息化教育潮头,引领教育现代化。

(四)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

在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评价体系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评价指标。评价主体由教师独自承担改为多个主体来完成,专家、教师、小组、学习者个人评价相结合,共同完成评价任务。评价过程强调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要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学生在实验记录、各种原始数据、活动记录表、调查表、访谈表、学习体会、反思日记等的内容中的表现[5]。对教师的评价看视频的制作、与学生网络沟通情况、课堂互动设计、对学生问题解答等,通过学生满意度、督学、领导同行评价来进行。

(五)做好“翻转课堂”的学科和时间安排

实施“翻转课堂”需要学生在课后花费大量时间,学校在时间安排上要考虑学生的各种需要,周到安排,不能占满学生整个休息时间。“翻转课堂”对不同的学校、不同学科、不同的教师,要看是否具备开设的条件,而不能搞一刀切,避免出现“跟风”现象。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3):58-64.

[3]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3):56-60.

[4]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5]杜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5):113-114.

【责任编辑 赵颖】

G642.0

A

1674-5450(2015)06-0134-03

2015-09-10

张雪艳,女,辽宁本溪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西方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