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空想家,还是追梦人?

2015-04-13 22:06游识猷
南方人物周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演讲稿遭遇挫折

游识猷

前几年流行一本叫《秘密》的书,还拍成了同名纪录片,里面所述的“吸引力法则”令人心动——只要你全心渴望某个结果,就会散发强大的磁力,你所渴望之物会被你吸引,而整个宇宙都会倾听你、帮助你,直至梦想成真。

细想觉得疑惑,全心渴望成为世界首富的人,数目肯定远多过真正成为世界首富的人。《秘密》对此的解释是,“那些失败者的渴望不够热烈真诚。”反正怎样都能囫囵自洽,就看有谁信了这邪。

摸爬滚打几年,生活有以教我。摸着身上的青紫,我总结出两件事:一,“如果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会成功”,有很大几率,你依然不会成功。二,如果一开始就对成功不抱希望,直接“做好了最坏打算”,有很大几率,那个最坏打算就会成真。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奔着60分去的人常会不及格。纽约大学心理学家加布里埃尔·奥丁根说,原因很简单,若你对“结局”乐观,这种对结局的美好想象会让你放松无比,你的血压都会因此降低。但这种乐观想象只够让你觉得“我想要这结局”,却不足以令你动力十足、立刻行动起来。

这还不是最糟的情形。有时越是“乐观”的人,反而越难以达成目标。原因同样简单,若你对“过程”乐观,这种乐观会让你高估自己的意志力,低估会遇到的困难。就像怀着盲目自信上路的人,既不能辨认路上的水坑陷阱,也没有备好风雨大作时的应急帐篷。奥丁根曾让一群正在减重的女性想象自己面对高热量食物诱惑时会怎样行动。有些人对自己满怀信心,有些人则悲观许多。一年后,奥丁根回访这些女士,将她们的减重成果与此前的自我评估一一对应。结果大大出乎乐观者意料,对自己抗诱惑能力最为乐观的人,恰恰是减重最少的人。

如何化乐观为动力?综合学界目前流行的“心理对照(mental contrasting)”和“执行意图(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理论,奥丁根提出了简称为“WOOP”的方法。

第一步确定愿望(Wish),许下一个真心渴望、非常具体、有挑战性的愿望——譬如,做一个15分钟的英文演讲。

第二步想象成果(Outcome),想象达到目标后你将如何从中获益——譬如,英文演讲既锻炼能力,又提升知名度。

前两步不算太难,第三步才是关键,寻找障碍(Obstacle),对比你的现状和渴望达到的目标,需要弥补哪些差距,可能遭遇哪些挫折,自己的身心状况在努力过程中可能如何波动——需要一个有吸引力的演讲主题,约2500单词的演讲稿,单词发音要矫正,台风要更加镇定,写稿可能沮丧,上台前可能怯场,上了台可能头脑一片空白……

第四步:具体计划(Plan),一定要采纳“假如处在X状况下,我就采取Y行动”的计划形式——假如晚饭后在电脑前,我就开始写演讲稿。假如在地铁上,我就默默背诵说辞。假如觉得“我的稿子好糟,不可能讲好”,就要对自己说“不管怎样,努力后我会比从前更擅長演讲”。

WOOP的原理在于,要让大脑行动,必得先告诉大脑“对结局保持乐观”,而后告诉大脑“还存在哪些差距”,最后告诉大脑“遭遇挫败时该怎样行动”。实验证明,就连意志力最差的吸毒者都能靠着这几个简单步骤,用一个下午写出一份求职简历。WOOP还能用来排除那些你并非真心渴望或太难实现的目标——如果现状跟目标差距太大,或者根本想不出遭遇险阻时如何解决,那么就该及时收手,换个更可行的目标,免得白白蹉跎时光。

写下一个你很想实现的愿望,要有难度、要十分具体、要有衡量“目标达成”的标准。

实现愿望后你将如何从中获益?至少写出3条。

努力过程中需弥补哪些差距?可能遭遇哪些挫折?至少写出3个差距和3种挫折。

针对差距和挫折拟定计划。

如果时间、地点满足_____条件,我就开始______行动以接近目标。

如果遇到了_____的挫败,我就采取______的应对方法。

把写好的计划贴在每天能看到的地方。

猜你喜欢
演讲稿遭遇挫折
找准演讲稿的三个靶心
如何写好一篇高考作文演讲稿
怎样写好演讲稿
挫折使我更坚强
预防遭遇拐骗
“迟到城”里的遭遇
消失的演讲稿
“祝遭遇各种不幸”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