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回忆中的美味

2015-04-13 22:08蔡子强
南方人物周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李光耀回忆录红肉

蔡子强

李光耀治国有方,无天然资源的弹丸之地新加坡,经其励精图治,一跃而入发达国家之列,但其家长式管治作风,却一直惹来争议。例如,他立法禁止学校内售卖汽水,便让惯于自由主义、活在西方民主社会的人,为之侧目。他这样做固然出于好意,是希望避免学童在发育期间变得痴肥,但不是人人皆会领情。他特别不喜欢孩子长得痴肥,在回忆录中特别提到,他小时候没有汉堡包和意大利薄饼之类的快餐,也没有不健康食物和特许经营的餐馆,更没有外国的小甜饼,在他记忆中没有见过肥胖的孩子。

事实上,李光耀曾在新加坡多次推行健康饮食运动,连人民吃口香糖都要管,甚至全面禁绝。他就是这样一位对健康管理要求十分严格的政治领袖,而且十分自律,结果得享91岁高寿。晚年他曾分享养生之道,说只吃清淡食物,如粥、白肉和鱼肉,不吃红肉。台湾中央社曾访问过接待李光耀访台的圆山饭店员工,透露他来台时爱喝永和的无糖豆浆、烧饼和油条,喜欢亲自削水果吃。

插图/Nath

李光耀曾在《李光耀观天下》一书中提及,早年他爱抽烟和喝啤酒,后来因抽烟会在选举期间影响声带,于是索性戒掉。他曾因爱喝啤酒而长出“啤酒肚”,于是打高尔夫球健身,每天三餐后都会使用跑步机,晚餐前还会去游泳。媒体也提到,除了运动,李光耀还以喝温开水来养生。有次他赴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会谈,为了润喉,热茶一杯接一杯地喝,结果会谈中不得不上洗手间。后来他得知茶会利尿,于是就改喝温开水。

戒吃辣、红肉是他晚年才养成的生活习惯,早年则不然。年轻时,他喜欢到海边游泳,海边有一个沙爹小贩,烤的沙爹很好吃,每次他游完都会光顾。不过当上总理后,他已经不吃沙爹了,随着年纪渐长,他已经不能吃太多辛辣的东西,吃了沙爹会肚子疼。

李光耀在回忆录中提到,留学英国剑桥期间,他爱把每星期配给的肉,用咖哩煮来吃,而女朋友(即后来的太太柯玉芝),则爱用鸡肉和辣椒粉来炒牛油面条,当作炒粿条来吃,这也是他觉得可口的菜式。

他在回忆录中还提到,他有一位曾经拿到英国籍、生活作风洋化得像个英国绅士的祖父,虽家道中落,但依然讲究吃喝。他说童年时与祖父一起用餐,是一种莫大的享受。祖母一身厨艺,擅长炸牛排,再伴以刚磨碎的豆蔻,伴着炸成金黄色但却不油腻的薯条一起吃。

但似乎祖父馋嘴的基因没有遗传给李光耀,又或严苛的政治环境、沉重的政治重担,把这些基因都压抑下去了。

李光耀不太讲究吃,却也有让他念念不忘的美好味道。

在《李光耀: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一书中,收录了一群《海峡时报》记者对他的访谈,当中有一篇他提到:“我记得我们吃过的最美好的一顿饭……”

1963年,他在伦敦与马来西亚政府商谈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合并事宜。起初谈判并不顺利,他说:“我们中断谈判,决定去泰晤士河边马娄一家叫‘钓客清话’的地方。食物可口,环境优美,人也放松了。”

这顿饭对谈判有没有帮助,访谈中并没有提到,但最后谈判终能达成协议,新马正式合并。只可惜,两年后新马闹翻,新加坡被逐,无奈只能选择独立,这已是后话。

但李光耀对这顿饭念念不忘,46年后他到访英国,还特地到那里庆祝86岁生日。他深情地说:“过了四十多年,河堰还在,他们保留了周围的建筑物,一切充满英国风情。那里可能是历史保护区,因此不能随意改建。它是老英国的一部分,尽管里面已经装潢得很现代了,但周围环境依然如舊。我不是怀旧,只是它让我重温年轻时光。”

但他也感伤地说:“我的味蕾不同了,所以尝的味道也不一样,我相信那儿食物的水准同以往一样,并没有走下坡。但我的味蕾变迟钝了。”

食物的味道,永远与你那一刻的心境和感情是分不开的。最美好的一餐,只有在回忆中才会发现,而且掺杂了各种与食物无关的感情。思念在记忆中沉淀。脑海里的回忆,永远是最美好的东西。

猜你喜欢
李光耀回忆录红肉
伊朗红肉月产量增长11%
大灭绝回忆录
蜜獾回忆录
加工红肉才是影响健康的“罪魁祸首”
新西兰红肉出口保持强劲态势
毒虫回忆录
红肉蜜柚在合川引种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求‘材’若渴”等8则
中国知识分子观念中的李光耀图谱
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