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油茶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2015-04-15 22:28宋峰禄孙丽翠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油茶籽茶油食用油

宋峰禄,孙丽翠

(安徽亿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宣城 242131)

安徽油茶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宋峰禄,孙丽翠

(安徽亿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宣城 242131)

安徽省油茶业在政府扶持与农户参与下得到快速发展,但仍存在原料紧张、龙头企业带动效益不足、产品单一、市场开发及抗风险能力弱、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只有积极推动油茶产业整合升级,延长油茶加工产业链与推动技术进步,才能推动安徽省油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油茶;加工;发展现状;展望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1)属于山茶科山茶属,起源于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源树种之一[1~2]。我国的油茶资源非常丰富,品种多达几十个,是世界上油茶籽产量最高、分布最广、品种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安徽、贵州等南方省区的丘陵地带。油茶干燥成熟后的种子是油茶籽,是一种含油率很高的食用油原料,油茶籽经浸出或压榨可得到茶油。我国是目前世界上生产油茶籽最多的国家,总共约有400万hm2的油茶资源,每年全国可以生产出60余万t成熟的油茶籽,常年产茶籽油15万t[3]。

1 安徽油茶产业基本情况

安徽省是全国油茶生产重要基地,安徽适宜油茶种植的产区主要有黄山、宣城、安庆、六安、巢湖与芜湖地区,各地区先后出台了《黄山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宣城)、《六安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六安市油茶种苗管理和良种繁育推广实施意见》等。同时,安徽省财政不断加大对油茶产业的资金投入,2013年油茶专项资金和现代农业发展油茶资金等投入达到5 000多万元。根据《安徽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安徽全省油茶林总面积达到20 万hm2,年产油茶12万t,产品精加工率达80%左右,油茶产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2 安徽油茶加工业发展瓶颈

目前安徽全省油茶加工企业达97家,年产茶油3.52万t,年产值超过15亿元,有力促进了生态改善、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但安徽油茶加工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加工能力强,但原料供给紧张

安徽全省现有油茶规模加工企业为8家,其中仅安徽大别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安徽中盛食用油科技有限公司与安徽省华银茶油有限公司就分别拥有年生产3.0万、1.5万与1.0万t茶籽油的产能,3个企业的年加工能力达5.5万t以上,而目前安徽实际年产茶油3.52万t。在全部97家油茶加工企业中,还不包括油茶加工小作坊。油茶产自山区,由于山路崎岖造成运输成本上升,不少种植农户直接将收获的茶籽就近送入油茶加工小作坊进行加工,造成实际油茶加工企业能获得油茶籽数量更少。目前安徽省油茶加工企业的技术与装备已初具规模,本地区的油茶籽产量已不能满足企业产能的需要。企业获得茶籽油原料的能力将直接影响乃至决定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加快建设发展油茶培育与种植基地,并提供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成为油茶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

2.2 企业多而小,龙头企业带动效益未体现

按照《安徽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安徽将建成2~3个年加工能力万吨以上的企业,目前安徽大别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安徽中盛食用油科技有限公司与安徽省华银茶油有限公司均达到万吨茶籽油的产能,其余均为众多的中小型加工企业。但目前油茶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效益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产品差异化、产品销售市场、产品消费者定位、产品包装宣传等各方面均同质化,龙头企业的效益只体现在产量上,其市场开拓及技术带动效益尚待培育形成。而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湖南省油茶乃至全国油茶业的龙头企业,年产销茶油超过11亿元,以“合纵连横,打造茶油湘军”的龙头企业战略发展规划,通过整合油茶产业上下游资源,带动了湖南全省乃至全国油茶和食用油脂业的快速发展,值得安徽借鉴。

2.3 产品单一,处于初级加工阶段

目前安徽省油茶籽榨油加工后仅获得茶油与油茶粕,油茶加工企业产品单一,局限于纯茶油,没有迎合不同消费群体的茶籽调和油、茶籽营养油、浓香茶籽油等系列产品。产品单一必将造成茶油生产企业在狭窄的市场空间相互竞争、厮杀。而油茶粕含有蛋白质、多糖、多酚、鞣质和茶皂素等有价值成分[4],因此油茶粕是开发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的优质原料。目前安徽省所产的油茶粕多直接作为发酵有机肥基料,或者作为进一步加工的原料资源进行销售,市面上众多高附加值的源自油茶粕资源的糖萜素、茶皂素、生物杀虫剂等产品没有一个是安徽省油茶加工企业生产的。极短的产业链,造成茶油本身的价值和高附加值得不到彰显,企业的经济效益未得到充分挖掘开发,产品处于初级加工阶段。

2.4 油茶市场开拓及营销环节薄弱

在当今“渠道为王,终端制胜”的年代,只有市场支撑才能推出产品。目前安徽省油茶加工企业市场开拓还局限于“立足本土,逐步开发外省市场”的本土营销思路,茶油海外出口为空白,形成多层次密集分销网络还需要时间。在中央电视台、省属媒体的广告投放额很小,尚没有形成全国性知名油茶品牌,使得安徽省油茶的市场销售网络较小,直接影响油茶产品的销量,销售增长率不高且不稳定。

2.5 抗风险能力弱

油茶加工后的获益产品为茶油和茶油粕,一般情况下食用油企业利润的20%来自食用油的销售,其余80%来自粕类的销售。只有延长粕类深加工产业链,把茶油当作初级产品甚至副产品时,才能使茶油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茶油由于其原料成本较高,产品价格甚至出现倒挂现象,单纯以茶油加工销售获利已很难,只有油茶企业推动油茶粕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实现油茶产品多元化,则在当前食用油价格下跌的“挺粕压油”市场背景下,较强的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可维持企业生产利润。

2.6 油茶基础科学研究薄弱

早前研究已揭示,茶油拥有对人体有益的众多成分,并对油茶的压榨生产工艺及设备进行开发,推动油茶加工业的发展。随着油茶加工产业的发展与市场的不断变化,油茶业需要基础科学研究为其提供新的支撑,如茶油掺假检测、茶油中有害物质的去除、医学及其它行业功能茶油的开发、改性工程茶油开发等方面。目前安徽省尚无在油脂工程方面具有研究优势的研究所和高校,在油茶领域更为匮乏,造成基础研究的薄弱,不能在基础科技研究方面为油茶的品质、安全和新市场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3 展望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植物,符合国家“不与粮争田”的食用油发展战略,其健康、低碳的品质也迎合了市场需求,在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的战略下,发展茶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市场意义。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农户的积极参与下,安徽省油茶种植面积突飞猛进,不断有新的投资进入油茶种植加工领域,但较短的油茶产业链和较低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水平限制了安徽省油茶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只有积极推动油茶产业整合升级、延长油茶加工产业链与推动技术进步才能提升安徽省油茶产业发展动力,将我国特有木本油料—茶油真正开发成为我国高端食用油。

[1] 刘润萍,马丽荣,王恒炜.甘肃省油橄榄和紫苏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14(4):43-49.

[2] 李 阳,陈 琛,孔维宝,等.甘肃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10(6):45-47.

[3] 邢朝宏,李进伟,金青哲,等.我国油茶籽的综合利用[J].粮油食品科技,2011,19(4):13-16.

[4] 李文林,黄凤洪,王利宾.油茶籽加工和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中国油脂,2011,36(11):55-57.

(本文责编:金 苹)

S37

A

1001-1463(2015)02-0063-03

10.3969/j.issn.1001-1463.2015.02.023

2015-01-11

宋峰禄(1969—),男,安徽郎溪人,工程师,主要从事茶油的研发与推广工作。联系电话:(0)13956584338。E-mail:ahyhkj@163.com。

猜你喜欢
油茶籽茶油食用油
林安娜 茶油飘香 绿色扶贫
废食用油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开封后的食用油应该怎么存放
2019上海食用油展、食用油包装展览会
霉变油茶籽对压榨油茶籽油的影响研究
茶油飘香
2019上海食用油展、食用油包装展览
油茶籽粕中茶皂素的优化提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山里茶油郎
世界首条水酶法油茶籽油规模生产线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