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5-04-15 22:28马晓梅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实训室园林实训

马晓梅

(陕西省榆林林业学校,陕西 榆林 719000)

中等职业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马晓梅

(陕西省榆林林业学校,陕西 榆林 719000)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等职业教育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办学新理念和培养目标新模式层出不穷,为中等职业学校加强专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陕西省榆林林业学校在深化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优势,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当前人才培养形势,探索出一种符合学校实际、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园林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学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职业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日趋完善和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中应不断深化改革和创新,坚持以满足学生就业和发展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宗旨,根据市场变化需求,加快培养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为振兴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发展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 培养目标

1.1 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求职观念的转变,中职学校应致力于建设一个与地方经济建设、学生就业与发展需要和园林市场变化需求相适应并互相促进、互补协调的培养目标体系。因此,陕西省榆林林业学校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绿地种植设计等岗位,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高素质园林劳动者和中初级实用型技术人才。

1.2 构建符合中等职业教育规律,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1],主要包括职业范围、人才规格、课程设置、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等构成要素。陕西省榆林林业学校通过对20多家企业及中高职学校的调研,结合榆林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校企一体、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1.3 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拓宽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渠道

园林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体系,在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园林专业教学机制过程中,应坚持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不断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一是要加强学校内部的园林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现代园林科技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园林专业教学、科研、生产、实习基地,引进现代园林生产科研的设施设备;二是要加强与地方园林花卉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教学实训基地,联合开展园林生产科研活动,建立和完善校企互利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搭建广阔的平台;三是利用校内外的绿化养护工作和绿化工程,为培养学生的现代园林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等综合应用能力提供实践条件。通过依托实训基地,实现园林专业教学的“产—教—学—研”的有机融合[2],不断拓宽培养渠道,逐步探索出“教学实训—生产科研—实习就业”一体化的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3]。

2 培养措施

2.1 以教学改革为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课程在教学改革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园林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在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过程中,坚持以课程改革为基础,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及实训条件,发展基于生产流程的生产式教学模式;划分实训土地,责任到人,形成“责任田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融入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发展“创业式”教学模式。

2.2 优化教学资源分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专业设置上,我校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和严谨的论证研究,在教学课程设计上,根据专业特点,重新调配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增设了实训项目,逐步形成基本实践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有机结合的实践教育体系[4];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引进高新技术人才,聘请园林专业的高级技术人员为专、兼职教师,构建学校与社会双向的专家技能型人才流通渠道和交流平台;对现有的专业教师进行岗前培训,鼓励专业教师从事园林生产经营活动和承担园林科研课题,把园林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通过技术推广和产业示范作用来扩大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强化技能训练,通过在岗培训、高校深造、企业实训等途径来强化教师的专业技能,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5]。

2.3 加强实训项目基地建设,促进产学研相结合

2.3.1 校内实训基地及实训室配置 按照课程改革及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要求,以现有实验实训条件和师资力量为基础,学校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改造和扩建,改善现有实验实训条件。根据校内实训实习的需要,建立了品种园、苗圃园、组织培养研究中心与园艺植物标本室、园艺植物保护实训室、花艺设计实训室、植物生理实训室、栽培技术实训室和制图实训室等多个实训室,满足学校每年招收园林绿化专业学生实验、实训的需求,能够支持本专业技能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及生产性实训等实践教学需要。

2.3.2 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场所,学校积极与园林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签订合作协议,按学生人数,确定了学生与企业比不低于10∶1的签约实习企业,满足了学生的校外实训要求。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遵循以下原则:专业基本对口,能够满足园林绿化专业学生教学实习的需求;按就近就地、相对稳定、节约开支的原则选址,至少要在3年内保持相对稳定;应能满足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教学实习所必需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有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较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兼职指导老师。

2.4 坚持能力本位,德育先行

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生活和学习行为的现实特点,以及学生毕业后面对的就业竞争形势,陕西省榆林林业学校在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始终坚持“能力本位,德育先行”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在实习和实训中进行热爱生活、崇尚劳动的实践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品格和言行养成教育,使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

[1] 张智荣.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2):4-6.

[2] 杨成德.浅议农业高校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J].甘肃农业科技,2013(11):40-41.

[3] 祁岷青.陇南地区农科教结合工作的实践和问题[J].甘肃农业科技,1994(7):39-40.

[4] 覃 利.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05(19):104-105.

[5] 王 青,陈荣武,黎俊玲,等.试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03(4):37-39.

(本文编辑:李 杨)

G712

A

1001-1463(2015)02-0071-02

10.3969/j.issn.1001-1463.2015.02.027

2014-12-20

马晓梅(1980—),女,陕西米脂人,讲师,从事花卉学与艺术插花教学工作。E-mail:344727296@qq.com。

猜你喜欢
实训室园林实训
清代园林初探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