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大改革”为突破口做强做优做大我省地方国有企业

2015-04-17 22:53赵杰
奋斗 2015年12期
关键词:出资所有制混合

赵杰

以“三大改革”为突破口做强做优做大我省地方国有企业

赵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并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系统的战略性部署。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为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描绘了宏伟蓝图,提出了行动纲领,也为我省地方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虽然我省经过了两个阶段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改革,总体上解决了国有企业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历史包袱沉重等历史积累的突出问题,但地方国有企业活力不足、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破解,国企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的要求,我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1+N文件的一系列的重大部署,应立足全省地方国有企业实际情况,坚持以重点改革为突破口,着重推进统一监管、分类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等三大改革任务。

一、实现统一监管是做强做优做大我省地方国有企业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八大从我国发展全局出发,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国有资产法》也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政企分开、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不干预企业依法自主经营的原则,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要稳步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的国有资本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按照中央和国务院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的精神,全国各省市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工作,相继实施了国有企业统一监管工作。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我省39个省直部门出资或者管理的企业(含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共486户。截至2014年末,省属企业总资产3561亿元,所有者权益887亿元,职工人数96万人。其中,省国资委出资企业资产总额1303亿元,所有者权益271亿元,在省属企业中分别占比37%、31%。为有效解决我省地方国有企业多头管理、制度不一、政企不分等弊端,做大我省地方国有企业规模,必须要按照中央文件政策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积极推动实施省直部门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工作,进一步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做强总量,培育一批规模大、质量优、效益好、结构合理、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企业集团。通过实施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推动全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事转企改革工作,完善省国资委现有资产经营公司职能。通过充分发挥资产经营公司、省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作用及新设企业,在实施统一监管过程中实现省属国有企业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

一是立足我省资源优势,整合省直部门同行业企业,新组建一批大企业集团,统一划入省国资委作为一级企业直接监管。二是按照产业相近、业务相关、优势互补的原则,将省直部门一些企业划到省国资委一级出资企业(包括划入后新组建的一级出资企业),扩大业务板块,做实企业规模,提升发展质量,做优做强做大一批一级出资企业。三是对不具备前两类重组整合条件、规模不大但具有部分良性资产及业务的企业,分期分批划入省国资委所属资产经营公司,采取明晰产权(股权)、内部重组、招商混合所有、资本运营、资产、股权转让、债务和解等方式,有效盘活存量资产,逐步培育一批新兴产业企业公司,提高国有资产效益。

二、推进分类改革是做强做优做大我省地方国有企业的必要前提

中央提出将国企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两类企业,明确界定功能定位,有助于国有企业采用不同的改革路径来深化改革,能够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入融合,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提升国有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今年4月,省国资委出台了《省国资委出资企业分类监管的实施意见》,根据国有资本功能定位和市场属性,结合我省出资企业的实际和发展方向,分别划分为商业类、公益类,与中央的要求是一致的。不同功能定位的国有企业,在今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促进公平竞争等方面,改革任务和途径应各有侧重,这也有利于做大做强做优我省地方国有企业。

一是应动态调整全省国有企业功能类别。进一步修改完善现有规章制度,指导全省国资系统,按照谁出资谁分类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对国有企业进行科学分类。允许各地结合实际,划分并动态调整本地国有企业功能类别。对企业分类后,着力抓好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

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商业类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指导,修改完善考核指标,以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为重点,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实施股权多元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根据不同情况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各类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国有资本可以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也可以参股或退出。处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国有企业,要保持国有控股,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

三是有序推进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紧紧围绕公益类国有企业承担的功能目标,加大国有资本投入,严格限定主业范围,加强外部监督,一般这类企业宜保留国有独资形式。鼓励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备条件的公益类国有企业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试点,积极探索非国有企业参与经营的有效路径,以推动企业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是做强做优做大我省地方国有企业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目的在于促进“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影响力、控制力、抗风险能力;意义在于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总体安排上,重点区分“已经混合”和“适宜混合”两类企业。对通过实行股份制、上市等途径已经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要着力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上下功夫;对适宜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三因、三宜、三不”,即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防止“为混而混”、“一混了之”。

在分层实施上,集团公司层面,重点探索推进引入有实力、有信誉、有优秀管理团队的战略投资者,交叉持股,国有与非国有资本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子公司层面,重点推进符合条件的二级、三级国有独资公司进行股权多元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实现途径上,强调方式多样、形式灵活、交叉持股、同股同权。一方面,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除特殊行业和领域,我省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均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实行同股同权,切实维护各类股东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鼓励董事会运作规范、具有较强资本运营能力的各级国有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以公共服务、高新技术、生态环保、战略性产业为重点领域,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鼓励国企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重组等多种方式,与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积极推进具备相应条件的国有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在我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原载2015年12月1日奋斗理论圈微信公众号

(作者系黑龙江省省长助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甄真zhenzhen@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出资所有制混合
混合宅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完善FDI外国投资者出资确认登记管理
论第三方出资下商事仲裁披露义务规则之完善
认缴出资制的问题与未来改进——以债权人保护为视角
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医院:到底走多远?
所有制结构
股东出资瑕疵的表现形式及认定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