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赶上新闻业的黄金时代
——有关新媒介环境下媒体工作的思考

2015-04-18 04:34欧阳晨
法治新闻传播 2015年1期
关键词:编辑部用户

■欧阳晨

如何赶上新闻业的黄金时代
——有关新媒介环境下媒体工作的思考

■欧阳晨

从逻辑上来看,一家专业媒体的工作与诞生之初并没有太多本质上的变化:聚集与筛选——帮助个体了解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可是,正如汽车的发明完全改变了人类对于地理的认知、消灭了马车行一样,全新媒介的出现,也决定了依靠 “马车行进”的旧媒体最终会被淘汰。但 “它”的被淘汰,并不是新闻业的衰竭,反而隐约露出了黄金时代的光芒。留给新闻人的,其实只有一个问题:如何赶上这样的黄金时代!

抱着这样的一个认知,在过去的两三年内,广州日报全媒体中心从平台发展、内容组织、运营推广、人员架构上都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思考,试图努力地变更自身,迎接新时代的到来。以下是我作为一个参与者所萌发的一些思考。

中央编辑部和采编流程优化

英国 《每日电讯报》编辑部大蜘蛛网式的布局,或许是这一两年间,在谈及媒体融合时,最常被引用的一张图片。与这张图片一同进入媒体人视野的,则是中央厨房或者中央编辑部的概念。

从发现中央编辑部这个概念,到逐步将其实现,中国的传媒业跟进的脚步并不算快。但目前来看,绝大多数的传统媒体已经承认,原本具备标志性意义的 “灯火通明的编辑室”,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媒介,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亟须进行彻底的改革。而搭建自己的中央编辑部,以推动采编流程的优化,也已经成为了报业高层的共识。

这样的尝试,有很积极的作用。广州日报社从2014年12月1日起开始试运行中央编辑部。从大半个月的运行来看, “中央编辑部”高规格的设置 (一级部门),有力地保证了稿件的实时采集和发布。数字新闻部 (包括网站、社交平台、手机新闻APP)与传统编辑部门合署办公,也较好地解决了 “先网后报”与 “先报后网”的争论。优质的内容资源得以真正地注入新媒体平台,使其具备了在市场上竞争的能力。

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大洋网为例,在改版完成的同时,其新闻编辑团队完全并入中央编辑部,与纸质版编辑、社交编辑、APP新闻编辑、基础编辑合署办公,统一指挥、统一调配。短短半个月,在技术平台未发生根本性变更的基础上,其ALEXA网站全国排名,上升了1000多位 (排名的上升,同样有赖于其他推广手段的应用)。

在承认这种积极作用的时候,我们也认识到,目前的工作当中,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是在中央编辑部的设计中,目前依然还是 “编辑”占绝对主导地位,技术因子的缺失比较明显。譬如,在SEO查询工具优化里,关键词的选取非常重要。但关键词辅助决策系统,目前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依托外部开源的百度风云榜、微博搜索热榜等工具,虽然有一定作用,但对于原创、首发的内容制作而言,严重滞后,帮助并不太大。在很多商业企业或者IT企业中,已经被广泛设置的数据分析团队,并没有被植入到中央编辑部的运作当中。

其次,则是在实际运行当中,用户的观念还需要加强。从目前情况来看,没有完成对用户分类、 “画像”的工作。譬如,面对强势的互联网媒体,很多地方媒体直觉地认为,传统媒体转型的主战场只能在本地,通过发挥本地采写优势,做好本地新闻,才能服务好本地用户,进而具备在新媒介环境中的竞争力。

这种想法没错,但却不够深入。本地用户,到底对什么内容感兴趣?他们是一些什么人?如果需要分类的话,到底是用什么维度来区分?如果不深究,反馈到中央编辑部的内容选取时,就会引发选稿理念的冲突。

最后一点是内容运营观念的强化。IT业有句话, “没有运营的内容 (产品),是没有价值的”,起初不理解,但现在对这句话有了一些体会。

腾讯全媒派曾发表过一篇文章,主要谈 《赫芬顿邮报》的SEO查询工具优化策略。印象很深刻的是,该报的编辑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内容编辑,另一类,则紧盯着谷歌,看哪些搜索关键词最受关注。后一类编辑,或者根据这些关键词整合新闻故事,或者调整现有稿件的关键词或热词标签。

只要打开 《赫芬顿邮报》的任何一篇文章,总会发现文末 (以前是在大标题下方)有很多蓝色的关键词或者短语标签。个人认为,它之所以如此设置,除了方便用户根据热门标签,引申阅读外,还在于试图囊括所有的热门搜索标签,引导搜索用户访问自己的网页,以提升自己的流量。

类似这样,针对每一篇稿件的精细化运营,值得我们仿效。国内媒体的此类工作,才刚刚起步,要做到并不容易。中央编辑部的设立,固然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抓手,但优化自身采编流程的工作,却只能说开了个好头。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逐步探索、调整、磨合、优化。

“我们是来看评论”的启示

在国内的新闻客户端中,网易客户端的特点非常明显, “无态度、不新闻”“为你而生”的背后,是评论区的极度活跃。这一点,总让人想起,微博鼎盛时期,很多人说的 “我们是来看评论的”的说法。

大约一年前,曾有机会跟欢聚时代的创始人兼CEO李学凌请教。他有一句话,我记得很牢:他在当网易总编辑时,干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求做好评论。不久前,有机会去北京参加新浪组织的一场新媒体沙龙活动。会场上,网易客户端的主编王雯作了一个主题发言。在随后的问答环节上,她说,网易有一个内容保障中心,大约几十号人,主要就是负责评论区的工作。

接下来的问题则是,我们为什么要高度重视 “我们是来看评论”这句话呢?

首先,它代表了用户的活跃度。对于任何一家客户端而言,评论区的多寡,多少都反映了其核心用户群体的规模。这就如,微信公众号的粉丝数,大体可以由其文章平均浏览数乘以十算出一样。

其次,用户的评论就是UGC(用户生成内容)。据说,网易跟帖中,最牛的一个用户,其总计已经写了20多万字,相当于40多本鲁迅先生的 《朝花夕拾》。对于很多新闻,尤其是较为非常严肃的新闻而言,用户的评论,已经成为了一种解读,成为了其他用户消费的内容产品。

在这里,顺便说一说澎湃的 “热追问”。澎湃将 “热追问”放置在了一级菜单内,每一篇文章也设置了 “提问”环节。但 “问答”与 “议论”并存,却导致了用户选择的困难,阻碍了活跃度的提升和UGC内容的生产。理论上,每一篇新闻,其实都可视为一个专项主题,是与时间轴、爱好、地域等相似的分类维度。

最后,对于专业的媒体机构而言。用户的评论,更是新闻报道贴近 “客观真相”不可或缺的环节。

陈序在 《主编死了》一书中,对新闻 “真相”有过一番精辟的描述。他说,新闻报道,都融入了媒体对事实的理解和判断。 “对事实的理解和判断不仅会因不同受众的接受而异,更可能因政治、社会和文化的时移势易而变化。”在他看来,新闻 “真相”是动态的,是永无止境的。而要不断地逼近真相,则需要引入 “反馈”。通过受众或者用户的反馈,不断修正、更新而迭代。

通过用户的评论,不断完善我们的报道;或者如今日头条,在新闻标题下,列出热门评论而不是编辑撰写的摘要。这同样都是很有价值的尝试。

数字化生活时代的报道和数字新闻实验室

大约在2003年前后,网络游戏 《魔兽世界》的兴起,曾经引起了虚拟货币的讨论。与之相对应的是,那时人们经常用 “虚拟世界”来对照现实生活。10余年过后, “虚拟世界”一词,几乎很少看到了。与之对应的,则是朋友圈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大数据开始成为显学。当下传媒界,也越来越盛行 “数据新闻”。

数据新闻的盛行,本质上是对 “数字化生活”的一种深刻认知。背后潜藏的含义,是现实世界正加速 “数字化”。新闻报道的对象,素材获取的来源、报道的方式,正在逐步转向。这种转向,对于新闻业而言,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大有裨益的。

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主编亨利·布拉基特曾刊登了题为 《新闻业进入黄金时代》的评论文章,并为此列举了12条理由。比较关键的几条如下:

首先是,信息的传递前所未有的畅顺,信息的总量变得日益丰富,这不仅对于接受信息的个人有益,更极大地扩充了记者可报道的领域和范围,意味着素材的极大丰富。其次,所有记者几乎可以迅速而直接地接触到地球上的每个人。这意味着,采访的成本被大大降低了。最后,则是报道可以采用的手段,可以用丰富多彩来形容,而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等。记者可以采取最高效、最合适的方式,达到最好的报道效果。

剩下,则是考验我们有没有能力做到。数据新闻实验室,就是大家在努力尝试的一条路。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包括很多纸媒都开始设置数据新闻或者可视化团队。新浪、网易、财新网,一图观政、识局等微信号, 《广州日报》 《南方都市报》 《新京报》等纸媒都推出了不少类似作品,不时还会出现令人眼前一亮的可视化报道。

但在数据新闻蔚然成风的同时,诸多问题也开始出现了。原因在于观念上没有厘清是做报道、新闻,还是做产品、服务。

财新传媒首席技术官黄志敏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演讲时曾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应该包含三种人:采编人员、设计师和程序员。

对此,我认为除了这三种人外,数据可视化实验室其实还必须包括 “产品经理”在内。产品经理负责对用户需求进行挖掘、排序,衡量内部资源是 “干得成”还是 “干得好”,与开发设计沟通,提出好玩、易用、功能性强的设计方案,同时负责采集数据,根据反馈评估效果。

以往,手段有限,决定了想象困难、反馈不易,报道仅仅采取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进行,已经足够。但当数字媒介到来后,手段、素材的极大丰富,人们对于信息产品需求不断提升,传统的报道理念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节。

因此,在我们的设想中,首先,“它”应该是 “数字新闻实验室”,研究的对象,是数字媒介下信息产品如何打造或者说如何更好报道的问题,而不仅仅是解决 “数据可视化呈现”的问题。

这其中,用户研究是先决条件。产品人员的加入,有助于改变以往采编时过于随机、单向输出、用户思维欠缺等问题。在比较理想的状态下,每一个数据新闻产品,甚至说每一篇稿件,在保持 “客观真相”的同时,都可以视为一个小型的 “产品”来打造。

正是由于关键问题没有得到厘清。现有的数据新闻产品,进而存在或者炫技,只追求美观、漂亮,但理解困难,难以读懂;或效果平平,抓不住新闻重点,带不来流量,变成了纯研究等等问题。

前路透社数据新闻产品项目经理马金馨曾指出了当下国际数据新闻发展的八大趋势:个性化、实时化、游戏化、响应式、开放化、平台化、常规化、全球化。我认为谈得很到位。

(作者系广州日报社全媒体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编辑部用户
编辑部的搞笑日常
编辑部的春天日常
疯狂编辑部之鸭腿饭(四)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Camera360:拍出5亿用户
100万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疯狂编辑部之快递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