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建工作指标体系构建与推进措施探究——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

2015-04-19 09:12
关键词:贡献度学生党员指标体系

蒋 琼

(湖北经济学院 物流与工程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一、建立大学生党建工作指标体系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骨干力量,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中共湖北经济学院委员会《关于提高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贡献度的实施意见(试行)》(鄂经院党发[2012]53号)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学校“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各级党组织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思想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并将党建工作全面融入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领导力度、参与深度和实施效度,不断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可见在新形势下,一方面,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挑战,要求必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心,提升质量,注重内涵的发展要求,同时构建一支党性坚定、素质过硬、作风能力强的辅导员,这是做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目前许多高校针对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进行了专门研究,但在一些指标和权重上存在着盲目性和主观性,或者是只注重考核成绩而没有沟通反馈,没有发挥绩效考核预期的效果,一定程度上甚至挫伤了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基于新要求和存在的问题,必须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指标体系,这项工作的完成有利于规范高校辅导员从事党建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有利于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有利于探索建立辅导员长效学习机制,进而提升我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最终促进我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长远发展。

二、建立大学生党建工作指标体系原则

鄂经院党发[2013]42号关于印发《院系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贡献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中,指标体系设置了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56个观测点,针对大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以及学生党支部建设作了明确要求。本文正是基于此指标体系进一步细化,结合辅导员工作职责,从原则、指标以及评价管理三方面探索构建适合我校特色的大学生党建工作指标体系。

绩效是管理学中的概念,将绩效引入辅导员党建评价工作中,建立大学生党建工作指标评价体系,有利于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我校辅导员党建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要符合我校的校情和长远规划,符合我校辅导员长远发展的要求,具体而言,应具备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导向性原则。通过设定的考核指标,能够使领导、其他部门的广大教师以及学生了解到辅导员党建工作的具体情况,促进交流沟通,同时通过对其工作公正公平的评价,起到奖励优秀、鼓励上进和督促落后的作用,并为其晋级、调动、奖惩等提供可靠依据。

二是针对性原则。在构建指标体系之前应明确考核目的,要考虑清楚考核指标是针对工作的哪方面内容和职责而制定的。

三是可操作性原则。设定的指标要覆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又要避免评价指标设计的重复和关联,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设定的标准应该适度,既有一定挑战性,又不能过高而挫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三、大学生党建工作指标体系与要求

关键绩效指标法(KPI,即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是指设计针对组织战略目标有增值作用的绩效指标用以评估组织绩效的一种方法。通过设计关键绩效指标对绩效进行管理,可以保证真正对组织有贡献的行为受到鼓励。以关键绩效指标法评价高校学生党组织绩效,其关键项目可设计为:(1)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和组织生活;(2)党员的思想教育和思想引领;(3)党员发展与教育(4)党员管理与服务(5)群众满意度。每个项目又可以细化为几个指标。

以下是设计的关于辅导员党建指标体系详细的指标内容及评分标准,详见表1。

四、辅导员在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指标体系落实中的工作对策

高校辅导员通常直接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负责学生党建工作,在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是大学生入党的引路人,联系人,谈话人和带头人,只有重视并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建设一支作风正派,素质过硬的大学生党员队伍,才能更好地将学生党建工作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紧密结合,发挥大学生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贡献度,新形势下,辅导员需要科学运用指标体系,创新性地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表1

一是创新组织建设。过去大学生党建工作大部分是以辅导员老师为主体,学生支部书记、策划学生活动等都由辅导员老师来主导,这样一方面使辅导员工作繁杂,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党员主体意识,创新组织建设在发挥贡献度中意义重大。一方面要重视党员的实践锻炼,比如老党员带新党员,正式党员带预备党员,党员担任班级相应干部,加强党组织对团组织的指导性,发挥党员同学在基层组织中的引领作用,既有助于加强对调动党员积极性,加强对党员的培养与引导,也有助于班集体建设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要体现全程性和动态性,在培养方式上应该有所创新,不仅仅是单一理论培训,还可通过组织生活、讲座、例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党性修养。

二是建立科学学习机制。辅导员老师应该制定层次化工作目标,针对递交申请书的同学、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制定不同的教育方针,提高思想育人的实效性。辅导员要采取灵活有序的工作方式,通过主题交流、主题座谈等方式,引导学生党员进行自我思想教育,指导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规范发展程序。一方面推进制度规范化科学化。完善推优制度、培养考察制度、民主测评制度等,以便对入党积极分子、重点考察对象和发展对象进行规范深入的教育,另一方面开展深入细致的培养考察工作。为保证党员质量,一是要明确支部培养考察目标,从入党动机、政治理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学习表现、工作表现、生活作风、群众基础等方面进行考察;二是要执行严格的考察标准。可以通过谈话、考试等方式,也可以由党支部负责人、党员代表组成答辩小组,对发展对象的政治思想和现实表现进行全面考核。

四是创新载体建设。学生党建工作是贯穿整个大学生培养过程的日常性工作,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考核制度,针对党员考核管理不能仅限于辅导员和党支部,还应该将载体延展到课堂、宿舍,多方面了解学生表现情况,更好地保证党员的全面质量,通过在党员寝室设立“示范寝室”和“党员责任区”,增强广大青年同学对学生党员的认可度和信任度,让学生党员更好发挥主体作用,真正将大学生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紧密结合起来。

(注:本文系2014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人才培养贡献度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4D054)

[1]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共中央[2010]15号,8月13日印发)

[2]教育部第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07.

[3]教党[2013]2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

[4]教思政2014[2]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5]关于提高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贡献度的实施意见(试行)》(鄂经院党发[2012]53号)

[6]《院系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贡献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试行)》(鄂经院党发[2013]42号)

[7]付亚和,许玉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8]严玉光.浅论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作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7

[9]陈艳艳,欧阳峰.浅谈辅导员如何推进学生党建工作[J].湘潮,2013.1

[10]何文,吴涛.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党建工作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1.6

[11]吴豪.绩效棱柱理论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评估中的应用[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6.

[12]赵宇.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量化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

猜你喜欢
贡献度学生党员指标体系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充分把握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基于贡献度排序的肾透明细胞癌串扰通路分析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需求侧资源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贡献度综合评价体系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探索——基于VAR模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