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2015-04-25 11:12黄一琳侯晓桦李西林李东波陕西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西安710068
陕西中医 2015年8期
关键词:椎间盘腰椎间盘手法

黄一琳 侯晓桦 李西林 李东波 陕西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西安710068)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症[1-2]。目前国内治疗方法以药物、牵引、物理因子、推拿、针灸为主;牵引及 Maitland、Meczie等力学手法是西方国家治疗本病的常用手段。2013年2月~2014年10月我们对比研究了针刺配合推拿与Maitland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科门诊就医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为39.12±8.41岁;病程为8.26±6.35月。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38.64±7.95岁;病程为7.87±7.11月。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及治疗前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及Maitland手法治疗,治疗组则使用腰椎牵引、针刺及推拿疗法。以上治疗1d1次,每周5次,共治疗20次。对于急性期腰腿疼痛剧烈的患者,先行卧床休息,并使用抗炎药及脱水剂以抑制无菌性炎症反应、消除水肿,待疼痛减轻后再纳入本观察。

腰椎牵引 采用电动牵引床,仰卧位骨盆持续牵引,屈髋屈膝,牵引重量渐进性增加,为体重的30%~60%,牵引时间为20~30min/次。

Maitland手法 通过评定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腰痛、下肢疼痛、腰椎活动受限等)及其程度,据此选择针对性的手法。疼痛明显时,先采用I、II级手法使腰部疼痛缓解后,再用III、IV级手法改善腰椎活动度。操作方法:①垂直按压棘突;②侧方推棘突;③垂直按压横突;④旋转摆动;⑤髋关节屈曲/内收;⑥直腿抬高。每一种手法可重复3~4次,治疗时间约20 min。

推拿治疗 患者俯卧位,扌衮、揉法施于两侧腰背部竖脊肌、多裂肌及患侧臀肌;弹拨法作用于两侧髂腰韧带、骶髂韧带;扌衮、拿法或掌揉施于患侧腘绳肌、髋内收肌群、腓肠肌;腰背部及下肢肌肉放松后患者侧卧位下行腰部斜扳法,然后在俯卧位下以掌根按压腰椎棘突,牵伸患肢;最后以擦腰骶部、牵拉踝部抖动、掌推患侧下肢结束。治疗时间20min。

针 刺 腰部:以双侧肾俞、大肠俞、腰夹脊穴为主。下肢:L5~S1椎间盘突出者,症状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分布和肢体循经性疼痛病候相关,当从足太阳膀胱经诊治,取患侧环跳、阳陵泉、委中、承山、昆仑等穴;L4~5椎间盘突出者,症状与足少阳胆经有关,取患侧环跳、阳陵泉、风市、膝阳关、悬钟等穴。局部皮肤消毒后,诸穴以毫针常规针刺,得气后留针20min。

疗效标准 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ous scale,VAS)评价疼痛程度,以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3]评价LDH对患者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的影响。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内差异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2组患者VAS、ODI评分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2组患者VAS、ODI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

VAS(分 )ODI(%)组 别 n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5 7.05±1.83 2.12±0.94△▲ 60.53±18.49 21.86±9.72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5 6.96±1.72 3.34±1.15△ 59.25±17.68 28.69±10.51△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椎活动受限、腰背痛、下肢疼痛或/和麻木感等。其病理机制为[4]:①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硬膜囊、神经根,造成机械性损伤及局部缺血缺氧;②突出物诱导自身免疫反应,引起无菌性炎性水肿反应。治疗目标为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改善患部微循环,消除炎性水肿反应,促进腰部及患肢功能的恢复。

腰椎牵引能缓解腰背肌痉挛,降低椎间盘内压,增加后纵韧带张力,减轻膨出或突出的椎间盘对硬膜囊、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5];还具有预防、松解神经根粘连,纠正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作用[3]。腰椎牵引因疗效肯定、操作简便被广泛用于LDH的治疗。Maitland手法是国外物理治疗师治疗LDH的常用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已逐渐引入国内,成为康复医学科的治疗手段。本研究将其作为对照治疗方法。Maitland手法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即缓解疼痛及肌痉挛;纠正关节错位及不良应力;松解粘连,改善腰椎活动范围。

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腰痛”范畴。腰部闪挫、劳损、外伤等可损伤筋脉,导致气血瘀滞,不通则痛;久居湿地,或衣着单薄,风寒湿邪入侵,痹阻腰腿部;或湿热邪气侵淫,或机体内蕴湿热,流注足太阳、少阳经脉,均可导致腰腿痛。推拿、针刺为我国传统医学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推拿可缓解肌紧张、肌痉挛,缓解椎间盘内压力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时具有松解粘连、纠正不良应力,恢复脊柱生理曲度和力学平衡的作用[6]。刘德华[7]等的研究发现推拿可改善脊神经根微循环,改善受累神经的营养状态,从而消除炎性神经根水肿,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本病从经络循行部位来看,主要累及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因此针刺疗法多循上述经络取穴,辨证施治,以期疏经通络、行气活血,通则不痛。肾俞为肾之精气输注之处,具有补肾壮腰强筋之效;大肠俞可以疏调局部经脉之气血,通经止痛;腰夹脊穴位于足太阳经与督脉之间,足太阳经又是脏腑之俞聚会之处,所以刺本穴既可疏调以上经脉之气,又能调整脏腑气血之平衡;环跳是足少阳、足太阳经之交会穴,善于疏通二经之经气,有通经活络、止痛强筋之功;风市为风邪游行聚集之处,刺本穴可祛风散邪,通经活络;委中是腰背足太阳经两分支在腘窝的汇合点,刺本穴可以疏通腰背部经脉之气血;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穴,位于筋气聚会之处,有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之力;承山为足太阳经脉气之所发,刺之可疏调其气血,舒筋解痉,缓急止痛。现代研究证实[8],针刺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炎性渗出物,因此能减轻或消除炎性渗出物对局部神经根的刺激,解痉止痛,防止神经根粘连以达到治疗目的。

[1] 吕正茂,杨利学,谭龙旺,等.CT引导下射频热凝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8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4):507-508.

[2] 冯 军,任 蓉,杨丽霞.针药并用对腰椎间突出症患者疼痛指数及功能障碍指数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3):164-166.

[3] 燕铁斌.骨科康复评定与治疗技术[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75-177,285.

[4] 王洪伟,李长青,周 跃.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568-570.

[5] 朱美兰,罗 军,戴江华.分期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3):213-215.

[6] 丁海涛,唐学章,陈 剑.按压微调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4,28(1):11-14.

[7] 刘德华,张仕年,万 兴,等.疏经通督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3,45(8):51-52.

[8] 齐 明,陈以国,尤 柱,等.针刺配合推拿足三阳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J].陕西中医,2014,35(8):1056-1058.

猜你喜欢
椎间盘腰椎间盘手法
层递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七步洗手法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