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法在肛肠手术后镇痛的应用

2015-04-25 11:12邓森田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中医肛肠科安康725000
陕西中医 2015年8期
关键词:羊肠线肛肠肛门

薛 昶 邓森田 陈 静 王 波 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中医肛肠科(安康725000)

痔疮、肛裂、肛瘘等是肛肠疾病中常见的多发疾 病,Ⅲ、Ⅳ期混合痔、裂口深达内括约肌的肛裂以及所有类型的肛瘘的治疗中,手术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但肛肠手术后肛门疼痛如无临床干预通常要持续近5~7d甚至长达半月以上才开始逐渐减轻,对患者术后产生了极大的痛苦,目前提出很多不同途径的镇痛方法,如使用镇痛药、术中注射亚甲蓝、中药内服外洗、超前镇痛、平衡镇痛、自控镇痛等,但这些方法中都有其不足之处,因此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是肛肠科术后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本文观察了穴位埋线在肛肠手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12月收治的肛肠手术患者110例肛门病手术患者(混合痔、肛裂及肛瘘),年龄在35~65岁间,排除了心血管系统、肝肾及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能正确理解评分标准且同意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针对疼痛治疗的患者,按年龄及病种随机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62例,平均年龄41岁;对照组50例,平均年龄39.7岁,患者的性别、患病时间等不纳入本次研究的数据统计中。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先于手术室行骶管麻醉,麻醉后于长强、承山、天枢行穴位埋线;然后行手术治疗。穴位埋线操作步骤:使用3~0医用羊肠线按1cm长度分段放入一次性使用埋线针中,然后刺入穴位,边推针芯,边退针管,把羊肠线埋入穴位后用棉签按压针孔片刻,检查无出血后贴上创可贴,以防针孔处感染针。对照组:患者先于行骶麻或局麻后行手术治疗,手术结束后接静脉镇痛泵,静脉镇痛泵按舒芬太尼2ug/kg加托烷司琼10mg及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配置,静脉镇痛泵参数:舒芬太尼5ug,背景剂量2mL/h,PCA 量0.5mL,锁定时间15min,在静脉镇痛泵药物用完后改为口服尼美舒利分散片止痛治疗。

疗效标准 对患者手术后24小时及术后第1、3、5、7d最大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2],0代表无痛,10代表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生活休息。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的是(n)表示,采用的是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的是分组t检验,并且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 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恢复情况统计(n,±s)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恢复情况统计(n,±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4h 1d 3d 5d 7d治疗组 62 4.36±1.26 5.69±0.37 3.02±1.01 1.97±0.57△ 1.55±0.24组别 n 手术△对照组 50 2.19±1.81△5.52±0.71 3.46±1.54 3.15±1.23 2.55±0.55

表2 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统计(n)

讨 论 手术是治疗肛门良性病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作为肛肠病手术后最重要的并发症疼痛的成因非常复杂,西医认为解剖因素、手术因素、排便刺激、局部组织水肿、术后换药及患者个体差异等[1]均不同程度导致术后疼痛的发生。我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并从中医角度出发,认为广义上手术本身也是外伤的一种,属于“金疮”的范畴。而金刀创伤致经伤络损,或为气行不畅,或是瘀阻脉中,而“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亦凝矣”;所以在术后,气滞血瘀每多同时并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伤痛,形伤肿。”,李中梓认为“气喜宣通,气伤则壅闭而不通,故痛;形为质象,形伤则稽留而不化,故肿”;气无形,病故痛,血有形,病故肿,综上可见术后经络受损,气血瘀滞是痔术后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病基础。因此痔术后应以气滞血瘀为辩证要点,治以行气活血、化瘀止痛[3]。

针刺治疗疼痛是中医学的重要特色之一,现代医学研究从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边缘频谱分析、神经解剖结构和神经生理学、生物全息、心理调节等不同角度证明了针刺镇痛有着确切的疗效[4]。埋线疗法是在针灸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在长期临床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将羊肠线埋入所选穴位中,羊肠线在体内发生软化、液化并被吸收的变化,这种变化持续时间较长,从而在埋线的腧穴产生较长时间的刺激,延长了对机体经络及腧穴的刺激时间,充分体现了《灵枢·终始篇》中“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的思想,也弥补了一般针刺治疗作用时间短、疗效不持久、不易巩固疗效的缺点[5]。文中选用的穴位是在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及督脉三条经脉上取穴,长强穴处于尾骨的下方,尾骨端和肛门连线的中心处位置,有行气散瘀止痛、调畅肠腑的作用,承山穴位于小腿的后侧,有理气止痛、舒筋活络、消痔的作用。长强、承山配穴被历代医家认为是治疗肛门病变的组穴要方,有行气通便、活血化瘀的止痛功效,并在临床实践确实对于肛肠病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6]。并进一步根据肛肠术后因“久卧伤气”导致脏腑虚弱,胃肠蠕动功能减弱的特点,我们在治疗中又加入了天枢穴,因为天枢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系升降清浊之枢纽,有沟通气机上下,升降沉浮的作用,对于术后患者调理胃肠脏腑气机,减少便秘等并发症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从而减少因排便导致的疼痛。三穴合用,充分发挥穴位的远治作用和近治作用,共同达到行气活血、调理气机、化瘀止痛之功效。

[1] 刘学义.肛肠病患者术后疼痛的研究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7):145-146.

[2] Dahl JB,Moiniche S.Pre-emptive analgesia[J].British MedicalBulletin,2011,71(5):13-27.

[3] 薛 昶,王 翔,邓森田.复原活血汤在痔术后应用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4,35(5):543-545.

[4] 朱现民,尹连海.新时期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趋势[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l):33-35.

[5] 刘 征,仝肖文,张 超.穴位埋线法主要临床应用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 ,2014,30(12):72-73.

[6] 赵迎春.针刺对混合痔手术时骶管麻醉药物剂量影响[J].陕西中医,2013,34(10):1401-1402.

猜你喜欢
羊肠线肛肠肛门
从“风盛则痒”思想论治肛门瘙痒症
羊肠线穴位埋穴治疗妊娠呕吐63例
肛门瘙痒不能挠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常见肛肠疾病的诊治
哈乐治疗肛门病术后排尿障碍32例
穴位埋线疗法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理
高分子聚合物(PGLA线)—穴位埋线的新希望※
活血润肠汤治疗肛肠术后便秘40例
中医护理干预肛肠术后患者排便50例